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士良校长讲话
李校长家长会讲话实录
尊敬的家长:
咱们因为孩子我们相遇在这里,共同商讨咱们教育孩子的大计。
今天参加会议的领导,都是和咱们的孩子,和咱们的家长接触最多的。主持会议的是咱们学校的党委书记鲁统峰先生,他负责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右侧的这位,是这个校区的管理者,杨敬奎先生。周国红校长,大家可能接触多一点,他是负责整个高一的管理、协调工作的分管校长。坐在最右边的是咱们级部的主任——陈奎才先生。我想都坐在这里,给大家也见个面,有什么事情,除了和年级的班主任,向年级负责人、分管校区负责人,向我,反映、沟通、交流,都欢迎。
教育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工程。实事求是地讲,咱们面对这么多的孩子,我们虽然也在天天地思考,天天地做,做了各种各样的调查,给学生谈话,个别地了解,包括这些天我给你们家长做个别的沟通,了解一些情况。总起来看,咱们都有一个良好的愿望——把孩子教育好。可是作为家长方面和学校方面的,配合协调方面,应该从今天这个会起,咱们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高一开学到现在,80天的时间,给咱们的孩子,给咱们的老师,都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
实际上给咱们家长一个适应的过程,孩子由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阶段有哪些变化。原来不管怎么设想,不管孩子们学了这八十天,你来得更具体一些,看的问题,想的问题更具体一些。
八十天的时间,应该说大部分孩子比较好地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但咱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作为家长们,两大部分,一大部分是,觉得孩子到学校了,反正自己也辅导不了,全都交给学校了,学孬学好都与我无关,那我也无能为力;还有一部分,也是绝大部分,是关注得有点过度。我们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呢,学生觉得无形的压力,虽然家长也没有提一些具体的目标,但是那种过度关注,那种还是感觉很明显的,觉得无形的压力,学生的压力当然来自好几个方面,一是来自课程本身,高中课程的难度、量、速度都和初中没法比,还一部分压力来自于社会,他已经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快节奏,感受到这个社会竞争的压力,也无形地反应到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上。所以带来了很多压力,甚至是焦虑。
每一年开学前后,我都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生活,甚至有些连军训都坚持不了,就不得不退学,就是说他已经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有时候他已经承受不了了。每一年都有这种情况,我们觉得是很遗憾的事情。所以到了高中,如果不进行很好调整的话,这本身又增加一层压力;又面临高考,家长谈的多了,所以学生关注的程度就更高了,所以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共同关注,共同讨论的问题。他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他对高中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很多学生还拿着小学、初中的方法来应对高中的课程,这是很困难的。因为在小学初中阶段,自己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自学的意识,自学的能力,太欠缺了。所以对高中,自己思考,自己理解,为主要的先期学习手段这种方式,很多孩子是跟不上的,那光凭着课堂听,那只能是听得稀里糊涂的。那么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很多孩子希望老师讲得越细越好,讲得越明白越好,殊不知高中阶段讲明白,听明白,和真正的会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他们自己不会看书,不会找问题,所以你让他问问题,他都不知从哪个方面问,问的问题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他说明白怎么做还有一定的距离。记笔记,为什么记笔记?怎么记笔记?很多孩子掌握不了这个方法,有的因为记笔记而耽误听课,有的把精力放在听课上来不及思考和理解,记住的东西怎么应用?和课后怎么结合?没有结合。因为在很多孩子的眼里,完成作业就是完成学习任务。
那咱们家长在指导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先明白,咱们先明白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初中阶段有哪些不同,否则你怎么告诉他?你说也说不到点子上去,他也觉得你也不理解他,或者是说不到点子上去,影响他沟通的热情,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和您沟通了。
所以我说,咱们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我一直有个理念,有个观点,老师是和孩子共同成长,咱们家长和孩子共同地成长,没有一套现成的东西,等着所有的学生来,我讲这些就行了,不是的,一级一级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主要区别,我想掌握这么几点。
义务教育阶段,它是带有普及性、低门槛的教育,就是说你会这些就行了,这是低门槛的义务教育,特别侧重知识记忆,你不理解也能记下来,也能写,也能得分,所以重知识、重记忆,但高中阶段,他是由普及性的义务教育阶段,变成选拔性的,所有的高中生都经过了选拔,咱们九万多个初中毕业生,咱们所有的高中只能招5万多,有三四万到不了高中,它本身就具有选拔性。那么到咱们一中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前半截的,城区的好一点孩子三分之二的在咱们这里,相当的集中。它的选拔性和义务教育阶段就不一样了。再一个高门槛,高中阶段的选拔,选拔进来再需要经过再一次的选拔,因为不同门类的大学在等着你,它就不是你会多少就行了。那还有会的多与少,一定会有区分,因为大学是分层级的,所以分数的层级就决定了大学的层级。那么都面临着一种比较和选拔,当然高门槛,你会了这些你还能会什么?你同样会这些,谁能学得灵活;同样学得灵活,谁会创造性地应用它解决问题,谁的思维深刻,谁的思维敏捷,它不光是会不会的问题。那它这里面就要做一定的区分,就有选拔性的。如果说初中、小学侧重知识,侧重记忆,那么高中阶段除了侧重知识、侧重记忆,这个双基,这个基本能力以外,更重视理解和应用。如果初中你知道它是什么,哪一年,叫什么就行。那么高中还需要讲这个事情对今天的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你能通过这个事情,给现在问题找到答案吗?上前推了几步,还满足于记下来,已经远远不够了,所以要理解。不理解,我通过反复的训练,我也能把它记住。一是高中没有这么多时间,二是你光记住了,还不会应用,不会用这个东西解决问题,那就没有达到高中的要求。所以标准不一样了,标准高了。用已学知识解决现在的问题,就是已经不是咱们过去的要求,单纯靠补补课,多背,多发些资料,多怎么着,就能解决的。很多家长就说,咱们孩子学习差点,不要紧,咱们找人补补。我想假期之中找人补补,不能解决的话,你说一些问题,假期补课能解决的话,他假期补课补什么东西呢?知识本身的内化的过程,不是堆一堆东西给他,他就掌握了,就和吃东西一样,他消化不消化还是关键,不是给他多少,一大片自助餐,学生能吃多少就是多少,吃到肚子里以消化为准啊,不是以你给他多少为准的。当然高中阶段,它自己有的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特别是对能力要求高,绝对不是你想学多快就学多快,这一节内容必须完成,这个模块的课时是固定死的,因为到了期中考试就要期中考试,到了期末考试就要期末考试,你完不成就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他没有太多时间,再细嚼慢咽地在这里搞,讲明白了,和真会了,还有很大的差距在里面。高中主要讲,这不是高中的主要内容,自己看书。自己看书,自己理解,不会的问题问老师问同学,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有的家长说了高中的课程这么多,这么累,这是客观的,必然的。因为它这个量在这里,因为义务教育以县区为单位,中考全市为单位,咱们中考和潍坊、淄博没有关系,可是高考全省一张卷,一道分数线,他不管你临沂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基础,你要没有法跨过这条线,有的地市初中是四年,很多地方初中的第四年后半年就进行高中课程学习,咱们这个学制初中就是三年,还得用上半个学期,甚至是一个学期来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一些查漏补缺的东西给你补齐他,在这到了高三留出半年多,甚至一年复习的时间,那你想一下,紧张程度是没法回避的。它不像义务教育阶段,你用一个小时学,我可以用一个半小时学,你玩去了,我再去,高中不是。从早到晚,周末也好,节假日也好,实际上换了一种学习方式而已,自己复习,自己预习,自己完成作业,自己找出不会的问题查漏补缺。所以只是换一种学习方式,所以哪有课内外,校内外一说啊!高中,全国如此,全世界如此。大家似是而非听到的国外的高中生怎么样,国外的高中生只要他想考好大学,只要是想考好大学的孩子,都是很苦的,没办法,大家都知道美国,美国考好大学,很多人举美国的例子,美国想进常春藤学校,这些孩子你知道他们学到什么时间,你看一看一点都不比我们孩子轻松。当然,你说我不往那里去,我就想选择一种职业,上职业院校,当然很轻松,它是这样的。不要一提国外就怎么怎么样,台湾怎么样,日本怎么样,韩国怎么样,怎么从电视剧上看一看,那些孩子只要想上一个好大学,他能不苦吗?所以,咱们对这样一个现实有一个理解。
所以高中阶段,基于这种情况,有自主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自主预习的习惯,必须养成。你看初中的孩子,甚至连自习课老师都占着去讲课,这个我不评价初中怎么教学,因为这也不是哪一个学校的事情。说你不讲不知道学啊,好了,不讲不知道学,你就讲了,讲得孩子都只是被动地接受,能接受多少就接受多少,那个老师都讲好几遍,但是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没有养成。你问他学习学完了吗?他就只是作业做完了吗?如果有的孩子只是提前看一下的话,只是预习式的,只是准备听课的。事实上,我们高中阶段必须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你越主动,你就越轻松。为什么呢?你把经历用到不会的上面,你要不自学的你知道你哪些会,哪些不会?都迷迷糊糊的,你说会,还不明白;你说不会,还真有点,但是,丢三落四,学不会,一考就考不到分,所以自学能力尤为重要。这是高中要求的,如果养成不了这种自学能力,你完不成高中学习任务,也应对不了高考。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开学典礼上,我就讲过这个事情。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咱们老师,咱们家长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一定是先自学后听课,弄明白哪些会的,哪些不会的,甚至没有弄明白还要去问,他就有目的了,他就知道精力和时间用到那个地方去了。有的说假期我先把课程先捋一遍,实际上你捋一遍的效果不大,意义不大。老师还是照样给您弄一遍。
先自学,我为什么没有用预习呢?真是要通过看书,哪些能理解,哪些看不懂,甚至把不会的题目看看,这样的孩子,第二天听课,他的精力,会的就复习,不会的就重点听,甚至还知道问哪些地方,他的效率就高了。
第二个先,先思考再提问。咱们成人都有这个经验,当咱们这个问题思考很久,不知道答案的时候,别人一句话,一点拨就豁然开朗,哦,原来如此。原因是咱们提前作一些思考。如果你连看都不看,反正都是新知识,你问他哪个地方他都搞不清楚。他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哪些会,哪些不会,别人一点,豁然开朗,哦,原来如此!
再一个先,先复习再作业,一定是学完了,先复习,再做作业。作业如果时间不够,宁可不作业,也要先复习;如果时间够,把作业做完它,作业无穷无尽,不是越做越多就好,
作业是检查的,巩固的,你连理解都理解不了,课本都不好好看,课本都不好好地咀嚼一遍,那个作业做起来有什么意义?翻翻看看,别人也会做,老师也给打了对号,实际上掩盖你很多的问题,很多孩子的夹生饭就是这么日积月累地累积下来的。
所以,先自学后听课,先思考再提问,先复习再作业,这一点,咱们根据孩子的能力,因为,我了解的,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以完成作业为准的,做得快的,8点,9点就做完了,有的10点,有的11点。为什么要做完?我觉得做完作业是什么标准,就是做不完的话,也不要影响睡觉,影响第二天的听课效率,精力不够你也受影响,可是作业多少是准量呢?老师们天天在研究,也很找出一个标准,只能用基本的,因为有的人,这些作业他完全做完,有的人做不完,因为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熟练程度差别太大,那怎么办?每个人都学会自己选择。
我历来主张,包括我的孩子,我的学生,我一直在强调,作业是为你学习服务的,不是你唯一要完成的。要是为了完成作业,来不及复习,来不及预习,你那作业大可不必做,做的效率也低。所以说,一定不要说,作业多和少的问题,一定是针对哪些孩子的问题,再一个是不是一定找个时间做?你理解了不做,也比不理解抓紧时间做强得多。大家看,高中的这种方式要求,包括难度进度都决定了都和初中不一样,咱们给孩子们谈论方法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提到这一方面的特点。这就是咱们从老师,从校长,从家长都要谈到的孩子主动学习的问题。提前学习,只有自学,才能因材施教。一个大班级怎么能因材施教?只有自学。你学了又问题,可以讨论,可以问同学,可以问老师。问的过程就是这个学生需要解决的过程。大部分学生有共性的东西,当然,很多同学都是个性的。所以参加那个辅导班一遍一遍地弄,效率太低,针对性太差,这事我不大提倡。你有那个时间,你能多学好多东西。
再一个,学生遇到的很多问题,除了我刚才说的那些不同特点,我顺便把高中与初中不同课程、学法不同的特点说一下啊。现在我们再调查过程,才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其实我们老师觉得很简单,但是呢,很多孩子呢?大家想想很多孩子在初中,在初中班级里面都是前几名的孩子,到了这里以后,原来自己都是一个中心——太阳,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明星、中心,现在不是中心了,充满失落感。这就需要老师、家长,帮他调节。你很优秀,还有很多优秀的孩子在一起,这是现实,如果只从名次上来说,第一只有一个,优秀与否,哪还有几个第一?一个市只有一个第一,一个省也只有一个第一,全国一块考,他也只能有一个第一,或者出现一些并列的情况,那也仅仅只是出现并列的情况。
再一个,就是关注程度,你想老师面对一堆新同学,他都要有了解的过程,一群优秀的孩子在一起,我们期望的老师,目光爱心撒到每一个孩子身上,这是我们教育的职责和良心,
那可能不会像在原来的班级被过度的关注,那这个是要适应的。
再一个,很多孩子认为,很多家长就关心成绩,好像对自己不大理解,不大了解。但是,我了解的家长,认为对自己的孩子太了解了,你看看吧,他翘翘尾巴,就知道上哪飞。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咱们都那么自信,但是孩子的反映和咱们的差别怎么那么大呢?我觉得沟通出现了问题,咱们的经验,咱们成长经历和现在孩子已经不成节奏,所以咱们所谓的经验,是有些问题,咱们提的要求和问题都对,因为那是咱们的人生经历,可是对于这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怎么样呢?频率对不上,波段对不上,跟对错了没有太大区别,但是,谁给自己孩子不是对的东西,不是宝贵的人生经验,可是他觉得不是他最需要的。他知道,但是他没有这个体验,他的认同感就差。好的孩子就点头听着,你觉得他很听话;差一点孩子就给你顶几句,你就觉得他逆反,实际上都差不多,都没有太当回事。可是咱们都很自信,咱们都非常了解咱们的孩子,我每次做这个调查,咱们差异怎么这么大呢?所以我说,咱们孩子有时候说咱们不理解他,不了解他,也就不奇怪了。所以,咱们孩子就说,就知道关心我的成绩,就拿着我成绩比谁谁谁,比他强的地方他也不说。是,咱们都不那么比吗?咱们孩子哪点弱,就拿着给比,还得找哪项强的比。
当然,问题、情况还很多,我就是给老师、给家长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注意哪些方面,为此,我给咱们家长提几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就根据刚才这个情况,用心了解、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家看,用心,我原来还有一句话,走进孩子心灵,这是咱们施加影响,施加教育效果的唯一途径。你走不进去,你就沟通不畅;你沟通不畅,你施加的效果就弱的多。用心了解、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能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更不能用自以为是的、想当然的东西,来给学生提出这要求、这注意、这方法、那方法,因为时代不一样了,大家看,这些孩子,今天的孩子,和你们这年龄段时间上学时候,和我们年龄段上学时候,我上学的时候,老师的嘴就是唯一的知识来源,现在的孩子,首先从生活上来说,物质极大的丰富,当然了也带来了一些不绿色的、不环保食品、饮料也多了,给孩子们这方面的激素的东西不是你故意的,你不得不吃的、被吃的多了,所以孩子身体发育快了,你看身高一般是要比十年前、比十五年前、比二十年前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我这个身高176cm,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在班里就数到前三位、四位,站队在最后。现在我站在高一的学生中,我都是属于中等偏下的了。可是这些孩子身体上的发育快,和心理上并不同步,你看长的大人身子,一看就是小孩脸,行事、说话就是个小孩。那么,这些孩子,在他身体发育比较快,心里发育不太成熟的时候,恰恰遇到了一个信息,铺天盖地,各种各样的信息,咱们家长试图做很多的努力,这封锁,那隔断,你怎么隔断,他是生活的社会人,他是活人,光是同学之间的信息来源就比五年前、十年前都翻了几倍,他有些信息量大,远远地超出了大人,甚至老师,所以不能把他当成小孩子来看。可是这个特点决定了,大家看,长得像大人,但是还没有具备大人的心智成熟程度,同时,孩子早熟,性成熟普遍提前,现在的孩子来看,要是搁十五年前,从初潮算起,女孩子能平均提高2岁,男生发育也是,那么这些错时的发育,和环境污染以及食品的垃圾性也有关系,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刺激,这种成熟,跟人的自然成熟是不同的。人的成熟有自然规律的,这些非自然的东西,他会出现很多矛盾和困惑,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苦恼多、烦恼多、焦虑多、困惑多,还有孩子觉得什么都不懂的多,这么一个很复杂的阶段。所以对于咱们的教育提出了很多很多挑战。所以我说,我们是面对着每天都在变化的孩子。有的时候我们硬是把压力转嫁给孩子,很多孩子都意识到我将来要怎么样,我家里要怎么样。你看看,他受的这方面的影响,包括咱们经常在他面前提学不好怎么样、将来怎么样。社会快节奏,也反应到学校来了,没法不反应到孩子身上。所以我说他的复杂情况远远超过了你们上学的那个年代,咱远的不说。另一个特点,除了早熟,就是孩子的独立意识普遍增强,可是独立能力远远不够,独立能力甚至还不如15年前的你们,甚至还不如20年前的我们。因为这些孩子没有经受过什么东西,甚至从上小学开始,很多家长的观念就是只要你学习好,别的不用你管,我都给你代替,有点问题,都是家长出去帮助摆平,孩子得到什么锻炼了?这独立能力来自于哪里?独立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长大了自然得来的,它是锻炼得来的。“实践出真知”,咱么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所以说独立意识强,独立能力不足。当然了,由于管的多,自控能力也不够。你看过去父母就知道干活,不知道管孩子,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能力、自己的管控能力,大的看小的,孩子也多,现在呢,当然,孩子少也是原因,都是在大人的呵护下罩起来成长的。所以,独立意识虽然强,独立能力差,自控能力差,所以我们不能太放手,虽然个子长。第三个特点,这些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强,很少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或者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往往看问题偏颇,不全面,遇到问题都是找客观原因多,找主观原因少,找他人原因多,找自身原因少。这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造成的。这点实事求是地说跟孩子少有关系。大家看,从他生下来,就是全家的宝贝,不管长的什么样,都是帅、漂亮,不管他会说句什么话,都是哎呀你真能啊,太厉害了,他一直都在这么厉害的范围里面出来的,你把他当成太阳,孩子啊,他当然就成了真正的太阳了,你想想,要是再多了这么多太阳,他适应吗?那么这个中心,他慢慢被大人在不知不觉,习惯性地塑造下,就形成了。孩子要怎么样,大人要服从,要将就孩子,那么这种情况下,自我中心意识强,我觉得和这个是有关系的,这个孩子应该来说,理论上讲,应该都明白。可是一做起事来,他这种自我中心往往就显露出来。那么咱们怎么针对这种情况,跟孩子进行沟通,进行引导。第四个特点:这些孩子往往比较虚荣、敏感,敏感虚荣,你都不知道他为什么不高兴了,是因为同学说句话,还是因为老师说某句话时瞟了他一眼,他马上就把种种事情联想到我怎么了,是不是他们不喜欢我了,是不是我招谁了,是不是对我有看法了,过于敏感、虚荣、攀比心。别人要有个好车,我也要有个好车;别人有个好衣服,我也要有。很多孩子,我不是指所有孩子,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这种心理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心理哪里来的?实际上也是来自于早期教育,包括家庭教育,觉得人家孩子有,我们家孩子也得有。我受了一辈子苦,不能让我的孩子再受苦,这不是都是咱们大人常说的话吗?我再穷也不大差这点儿,那这个攀比实际上慢慢形成了教育。所以大家意识到了,慢慢提出来弄校服呀怎么样的,我对这个问题有我的一些看法,我不反对也不提倡,年级当中觉得要弄也行,也不是不行,但是我提醒他们的是解决统一服装,你解决不了思想问题。攀比不是因为你穿什么服装而来的,而是因为你有了攀比的思想,你才有了比较,你都不穿衣服了,他攀比思想还有,是吧?根在哪里?根在思想上而不是在形式上,咱们到时候觉得不攀比,可是咱们很多举动就是在攀比,处处在比。孩子生下来真是累啊,从幼儿园开始就被比来比去,好孩子、差孩子,好学生、差学生,听话的、不听话的,但是这些过于的自尊,实事求是地讲,孩子太容易受伤害了。不是因为我们不爱,而是因为我们太爱,不是因为我们不关注他,而是因为我们太关注他了。就今天早晨,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十岁的孩子自杀了,因为英语没考好,考了39分,觉得很难堪,一个小男孩。多少孩子,包括大学生,一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元旦开晚会,唱歌跑了一下调,结果自杀了,觉得没法见人了。大家看看大学生当中出了问题,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家长眼里的好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怎么出了这么多问题,你看看那些心理问题,你不感到害怕吗?“一俊遮百丑”啊,一个学习成绩掩盖了多少孩子的问题啊!咱们注意到了没有,很多孩子的逆反,有的家长说你有什么难过的,有什么难受的,我拼死拼活的,不缺他吃,不缺他穿,什么也不比别人少,不就是在老老实实地学习吗?那孩子哪来那么多苦啊?所以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对孩子的天大的误解,实际上有很多的孩子,这几年,每年连续都有很多孩子军训坚持不了回家的,每年都遇到几个,想象多严重吧。就光说他叛逆,就光说他不听话,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是心理问题,由于这种不高兴、低沉、抑郁情绪的出现,咱们只看作是逆反,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忽视他真正存在的问题,这些孩子很痛苦,压力很大,从他的焦躁,从他的睡不好,从他的学习学不进去,从他的一看上去闷闷不乐,不愉快,看什么都兴致不高,已经出现问题了。咱们还都提学习啊学习,成绩啊成绩,分数啊分数,所以我说咱们,如果学校注意不到,学校就失职;老师注意不到,就不是好老师。那咱们家长是否走进孩子的心里?能否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苦处、难处在哪里?为什么要成立家委会?为什么要欢迎家长来多参与学校的活动,多上班里看看,多和老师沟通,多了解了解孩子?所以我说这些东西,你说他为什么那么过于自尊,是因为我们一个劲地把他宠起,为什么没有抗挫折能力,就因为我们一直罩着他,从一点点我们大人就一直保护他,咱们就好好看着,不允许他吃点亏,不允许他受点委屈,不允许孩子闹仗,家长有时候还要给他摆平,给他撑腰,你说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不脆弱才怪呢,他不会自己面对这些问题,他不会自己保护自己,他不会向老师求助,向家长求助,向110求助。他碰到这些问题,他觉得跟大家说了没有用,为什么呀,你给他解决问题就是照顾照顾,你的孩子你能照顾他一辈子吗?为什么今天出现那么多“他爸是李刚”,“他爸是王刚”,那些坑爹的孩子,不都是罩他罩的吗?实际情况是咱能罩得了这个世界吗?你能罩得了他几天呢?他出去面对的就是脱离了一个高考的世界,他怎么应对啊,有这种应对的能力吗?有这种心理准备吗?所以孩子的问题,受点挫折,受点打击,都是正常的,你得把它看成是正常的课程,人生必不可少的课程。你不给他制造,别人给他制造挫折,你应该乐观其成啊,实际上小孩过去打仗,就是巴掌耳光的事。反正我小时候觉得要跟邻家孩子打仗,肯定回家父母得对我头上拍两巴掌,我不但也没有受到伤害,他们觉得该打你是轻的,这是从小我就灌输这样的概念。真正小孩之间打仗,轻来轻去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咱们现在的家长不允许,有了照应后,几个脆弱的孩子都是因为被有强势的家长保护起来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纨绔子弟少伟男”。所以我说这些问题都能从我们教育中找到问题,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
这是第一个建议,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第二个建议一定要树立起“成人重于成才”的观念。家长们扪心自问:你希望有什么样的孩子?这个时候你不得不想到身体要健康,心灵要阳光。身体健康了,品行要端正,有好的行为习惯,还要有生活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最后才是学习成绩。那么多的因素,为什么只谈成绩,只谈分数呢?只盯住这一点呢?没有好的身体,你说这个人不是废人吗?心理出了问题,他就是病人啊,知识再多,能力再强有什么用啊!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到处不受人欢迎,你还能干出什么事情啊!生活能力不强的话,那人还活着干什么,人活着不就是为了生活吗?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说生活能力不行,什么都不行,上大学了,把衣服寄回去叫你洗,虽然你愿意效劳,你愿意这样做,但孩子得到了什么?你说他到了美国,远洋寄回脏衣服,你再给他寄回去?面对这么复杂的世界,这么复杂的生活,处理好家庭的关系,同事的关系,工作的关系,你说这些能力谁帮得了他,你肯定希望他生活能力强。这么多能力,当然学习能力强,因为这个社会,当今你说什么是文盲,不会学习的叫文盲,不是识字不识字看来已经不是文盲的标志了,你不会学习,不会随时随地地学习你就是现在的文盲。当然学习能力要强,学习成绩要好,可能有些家长说了我知道这些很重要,考学嘛,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那我告诉你,今天的书呆子适应不了高考。今天的高考已经不是原来的高考,它已经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换。考你的思维,考你的思想,考你对问题的认识深度,考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的高考,大家都研究过没有?你看着年年都在高考,你知道这几年高考发生多大的变化吗?为什么咱们一中的高考成绩在步步提升?因为咱适应了这种潮流,你说哪个县区的学校,包括市里的,不拼命抓紧啊,不抓得死死的,为什么呢?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我就举一个例子,2013年的高考历史题,你即使把高中的历史课本背下来,你也得不了30%的分数,它考的是用历史的知识,它过去考的是:什么人,什么年代,什么事,什么意义,我上学时就记这些东西,记住了高考就能得分。现在不是,现在它要考的历史知识,它的历史事件,它一定要让你看看,这个历史事件什么情况,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你看看当今这个问题,比方说农民工的问题,你看看会引起哪些问题,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对今天的交通,红路灯的历史概述,你怎么概述啊,你得知道城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了城市,才有了交通啊,有了交通才有了路口,有了路口才有了人指挥或是灯指挥,才有了现代化的城控啊,那这些以后科技的发展一步一步来。悠久的历史的发展,历史的脉络,城市的发展,当今城市化进程这么快,应该咱们怎么样,城市下水的问题,城市的堵塞的问题,信号灯的问题,在今天让你提出解决的问题的方案,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你上哪里去背啊?你不了解,你不把这些知识灵活运用,你怎么应对了高考?你说他一个光会背书的人能应付得了吗?你光讲背书有什么用啊,他自己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了。所以成人重于成才,我说的“人”,大家注意,“成人”实际上它和“成才”不矛盾。他一定是成人先成才。那么成人即使成不了多高的才,也可以,正常的人,能够养家糊口,能够上孝敬父母,下教育好子女,能够有生存能力,为社会做贡献,自己过好生活,这也是我们当家长的乐于见到的。实际上你没有这些的话,我跟你说了,你说现在的高考,你对当今的世界,缺乏这些能力,你在高考答卷上,体现出了你能力不够,知识陈旧,没有创造性,死板,认识问题偏颇,没有前瞻性,都暴露在考卷上。现在的数理知识也密切联系生活,为生活而服务,也不是除了算题就是算题,除了答案就是答案,那没有意义,高考不是这样,密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联系历史的发展,联系你周围的事情。你说人死读书能行吗?不提成德,但期望的孩子也应付不了现在的高考,这也是咱们的孩子这几年高考能占这么大优势的原因。这是第二个要求大家树立的观念,成人重于成才,先成人。
第三牢固树立人各有才的观念,人各有才,各有能,各有技。“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就跟学生讲,这个世界这么大,你找不出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是如此,哪怕是双胞胎,哪怕它同卵双胞胎,它也不一样,他父母绝对混不了,他们之间也混不了。因为你一看,说明分不出来,夸他们太相似了,肯定他家人能分得了,他们不一样。所以决定了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咱们要求学校、老师要多一把尺子量学生就会出现很多优秀的学生。咱们多一把尺子量孩子就会发现孩子身上很多亮点、优点、长处,不能光拿自己的小孩去比,那样比不科学,也不客观,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实事求是地讲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子,这就要求我们,人各有才,应该来说,以此现实生活来看一看,你回忆回忆你的同学,是不是各有各的特长,各有各的特点。他今天的生活是不是仅仅以学习的名次来排的。说一下马云,现在家里都不供佛像供马云了。马云曾经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我当年学习不好,但是我班里前六名的同学雇给我,都给我打工”,但是他班里头六名的同学雇给他,都给他打工,他学习不好。你要那个时候天天遇到那样的家长和老师的话,想成为马云,我想成为什么都很难说,弄得灰头土脸,毫无自信心,你看长得又不帅,学习又不怎么好。所以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出多少批好学生?多一把尺子看孩子,你就会发现他身上有这么多长处。所以我们现实当中这样告诉我们,理论也给我们证实,多元成才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才能表现在好多方面,千万别一个智商给你分成三六九等。实际上,智商仅仅是智力方面的一个指标,更重要的是情商,你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可以说人际关系,沟通能力,认同能力等等这些,可以说有的人学习可能不一定好,但做买卖不一定差。有的人学习不一定好,但运动能力比较强,非常协调。还有的人,对色彩特别敏感,他能成为很好的画家;有的人对韵律、节奏很敏感,他能成为很好的音乐家。为什么现在能工巧匠少了,是因为咱们学校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光是成绩、成绩、再成绩。大家看过去三教九流有多少能人啊,那些能人都是谁教出来的?就是因为他各有各的特长,社会允许他发展。今天都走到学校来了,一个评价方法,把孩子弄得都差不多一个样了,成批量,成规格了,还有能工巧匠吗?你看过去,你看乡村,包括乡村街道,哪个地方找不到那么多的能工巧匠啊?能人多得很啊,有的人学习不好,到了部队能发展得很好,当一个好兵。有些人,学历不高,做起事来,你看他有多少发明啊。你看看现在动手能力强的人,只要给他机会,就会干得比高学历的人强的很多,在青岛港的许振超,包括我们莒南机械厂的一个老工人,自从退了休了都发了家,发明了好多东西,机械、生产都是他的,一个退休的工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要不是改革开放,下了岗,这个人就埋没了。但是这些那么多的方面,咱们不能只盯住一点,所以学生很反对一谈就谈学习,它还有很多方面,即使想谈学习,也不要忽视这些方面,是不是?现在都是以学为主。
第四个方面给家长的建议:一定要正确地对待考试成绩。这个问题我本来就认为不用讲这个问题。可确实还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还不仅自己困惑,搞得咱们孩子也困惑。你比方说,拿着初中的名次,有的家长说退步了退步了,初中的时候都是班里前两名,第三名都没考过,这次一下考了27名,那你想想这个比较有什么意义。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不学习的反而都得上学,那高中不说了嘛,已经通过选拔了,高中本身就是一个选拔,在高中当中咱们都是很好的孩子。除了那个特长生,那个文化赋分低,其他那些咱们都是可以说都是学习好的好孩子,那这个比较来说,那你说和初中有什么可比。甚至有的家长说这个孩子得找找得补补语文了,语文考了85分,那数学那其他几门都是90多分以上,你既没看总分是多少,再一个你也不知道85分在他班里,也许就是头十名来,那个数学95分在他班里也就是30多名,那这个科和科之间得分数也没有可比性,因为平常的日常考试难度系数没有人专门地去研究它,都是根据老师在一份题目上来检测,起检测作用,如此而已。至于你说是一个名次这次跟上次相差几个名次,一道题就可能影响了十来个名次,因为他分都非常接近,何况考试本身就有偶然性,你就这么说吧,今天你把孩子给他考一门数学,明天再用类似的题目再考一次,你说名次会变吧?名次照样会变化,你能说是这一夜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咱这里天天考,你能判断是退步了还是进步了?你没法判断,他是事实上也不能表明到底是退步了还是进步了,考试当中他就有他的偶然性。种种的原因,不能简单地科和科之间的比,拿这次的分数和上次的分数比,再拿这次成绩和初中小学比。甚至有的家长说在小学里都是双百分,你想想,他肯定是双百分,你说初中双百分就不容易了吧。谁敢上初中说,都考满分,已经就不行了,高中就是如此。咱们就是发现那些不行,再针对性地,去针对性进行教,他针对性地进行学,高中阶段的考试就是检查性质的,就像你去医院体检一样,你必须查出真东西来,才行啊。血脂高就是高,血压低就是低,你就定性它,你不能马马虎虎的,你比如说杨校长血压高,我就熊他,你怎么20年前血压不高呢?这个有什么意义,这个没有意义。今天的血压高就是今天的指标,现在的血压高,针对性什么措施,正确的方法是,所以我说,这个成绩,应该来说。咱们一个班能够考50个重点,他们一个学校也考不到,原因在哪里?他不是说一个学校就怎么样,你这么想吧?就算咱们招50个孩子,初中班里都是第一名,你放一块,他一定有个第一名,有个第50名,大家想想,你说他就退步了?都进步了,进步是绝对的,但名次永远是相对的,怎么学,永远有一个第50名。这就是客观事实,很好理解。所以我说,正确地对待成绩,科学地对待成绩。不要提那些,下次再提5个名次,这种指标,一般我说提没有意义。他要是能提10个不更好吗?何况他这个成绩是动态的。包括有经验的老师教课,他是三年,我今天牺牲点什么,为了第二年怎么样?放长线钓大鱼,不是一步到位,不是什么都要会,咱们一节课什么字,写多少遍,为什么一步记扎实,字不是这样记得,过几天读读别的书他就会了。不要老是费这劲,不要当场就把弄会他,当场就把弄会他。很多人知识积攒是螺旋式的,他不是记忆点什么,一下什么都不会忘,遗忘是正常的,有时候你在这个地方没有透,在另外的地方就透了。大家想想,你敢肯定你上小学的时候,你小学的时候都会了吗?可是你读完初中,你在看看小学的,不简单了吗?你初中的时候,你也有很多不会的题,你上了高中,你看看,不也很简单吗?咱们大人就老是一种情况来熊孩子,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大家想想,咱们有时候是居高临下才会的。有的老师忘记了自己怎么会的问题,为什么我反对老师老是讲,老是讲,这个问题,他是能讲明白,他上午讲,下午讲,根据自己备课,根据自己提前的讨论,根据自己经验,讲明白了,但是学生的认知不是这么认知的。应该顺着学生认知的思路去走,不是根据咱们明白,说清楚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就是考不出分来?讲明白了,是描述明白了,说明白了,这么说不行,那样说,学生是这么思考问题的吗?学生是一步一步地思考起来的,认知有认知的规律。认知的规律不是你所谓的明白不明白。所以我说对成绩来说,他也有一个规律。这三年的话,如果没有变化的,大学的话从小学考不就完了吗?考完了,这个孩子上清华北大,那个孩子上山大,行吗?小学不行,初中不行,高中也是一样。这三年是有巨大变化的,为什么咱们那么多的择校生都能够考上学?有些毕业的学生说,一定要把弟弟妹妹送到一中去,学习很差的都能考上好大学。今年招生政策就是这样的,不能解决分数不够进一中的问题。你真找到路子了得法了,就有很多学生基础差就能上很好的学校。反过来,一些分高的同学,不注意方法,还用初中方法去弄,靠补课,靠什么去弄,肯定到最后就不适应了。所以这个学生的成绩是动态的,咱们有一个尊重这种差异的客观事实。同时还要了解成绩动态的,学生变化的事实,忽视这个事实,咱们就对成绩没法做出判断。也许这一段时间他就很认真地学了,但是成绩很不理想。你不能说他不用功,不能再施加压力,这个时候不但不能再施加压力,还要泄压力。当然有的孩子他不知道学,你应该施加一定的压力。当有的孩子一心想考好,已经有压力,这个时候,你想想不是应该安慰他吗?“唉,尽力了就行!再个学习不是一天的事儿,你好好复习,反正咱们牢牢地用功了就行。”有的孩子目标高,目标高你就该给他增加高目标吗?反而该给他降降,“你怎么弄也得是重点大学,不要急”是吧,你以为你泄劲,他就真就不努力了,真就往下出溜了?没有这样的,真正有争胜心的孩子,不是说你加加压力,你就往上上,你一宽慰他,他就自己不用功了,不是的。所以我说正确对待考试成绩,是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家长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观察孩子什么状态,给他一个评价,一个激励,一个指导,一个宽慰,所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没有一套秘笈适应所有的孩子。
第五个建议,千法万法适合自己孩子的法才是好法。那些状元的经验有借鉴意义,前不久炒作的所谓的状元的笔记,我希望您警惕,状元笔记没有用,甚至还有一些是人为编造的,如果有用也是适合他自己有用,未必适合咱们的学生。
首先,提一个差异的认识,孩子是有差异的,这是我反复提的原因,即使我说了,把初中的第一名放到一个班级里去也是有差异的。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同样是数学弱,弱的点也不一样。大家看孩子天生的禀赋,从生下来,基本就决定了。兴趣,习惯,能力,基础,努力的程度,学习的方法,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既然有这么多差异,咱们就能看看杨校长怎么学的吗?鲁校长怎么学的吗?做参考可以,所以一定是不是适合我?有的人加班加点可以,有的人到了12点不睡,就会影响第二天的精力。还有一个家长很焦虑——作业做不完。比如,作业对于杨校长他觉得不算多,对于我觉得有点多,对于鲁校长,他觉得有点少,因为各人的熟练程度不一样。能力速度肯定不一样,那怎么办?我刚才已经提到了不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吗?一大堆的自助餐,我吃多少,我心里不得有数吗?我还得以吃进去为准吗?那算什么标准啊?是以我的为盛多少为标准啊。到了十点半了,你困得不行,再坚持,除了影响学习,还影响身体健康,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得不偿失。这就是孩子的差异,你千万不能比,邻居的孩子学到两点。咱们曾经有个孩子,他的成绩是前几名的,他晚上第三节晚自习就受不了,他就休息,他的效率就很高,他的成绩照样很好,情况不一样,基础也不一样。所以千法万法适合自己的孩子,适合就是好的。比如,刘翔的教练带出刘翔来,把送过去,我就的给刘翔跑的那么样吗?恐怕这辈子不可能,再一辈子也不可能。我就不适合那个东西,所以说这里面是不一样的。往往咱们忽视差异,只是攀比。人家能行,咱就能行。这种话,咱们作为励志的格言可以,你说他符合事实吗?要尊重孩子,要看看他什么特点,他用功到什么程度,他已经用功,就不要施加压力了,要宽慰他。
最后一个建议,家校配合问题。实事求是地讲,两种倾向我们都很担心。觉得孩子到学校了,反正自己也辅导不了,全都交给学校了,学孬学好都与我无关,那我也无能为力,孩子需要关注的,需要培养的,需要陪伴的,需要沟通交流的,这是亲情维继的,不光是血缘关系,为什么孩子要自己带?孩子在身边带,自然界都是如此,小猫生下来老猫养,小狼生下来老狼养,你见过这个狼生了送给别的狼养的吗?家庭教育,家庭学校是咱们这个学校无可替代的。所以家庭教育重要,但是家校配合更重要,学校当然承担了一个更大的学习的责任。可是学习不光是学的问题,还有一个情商的问题,情商的培养,家校相互配合。
再者学校有自身的规则、方式、方法。我们广泛听取,别说家长的建议,其他学校,其他老师的,往届学生的,我们都在听,但再怎么理念,都要符合一中的理念,符合我们这种教育模式的框架,形成一个合力。
现在教育是很难搞,任何一个领导,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谈教育,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说,我没有当过老师,我还没有当过学生吗?是,谁还没有上过学啊,张三怎么弄,那个学校怎么弄,那个班怎么弄的,小学怎么弄的,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方面。你不借鉴不能发展自己,再借鉴不能失去自己,这就是咱们这几年来,咱们慢慢向上走的原因。
作为一个老师,他是一个群体,我们看老师他是一个团队,横着看一个班里面,他是一个团队,老的,新的,男的,女的,这是一个团队;纵的学科看,这个英语组,这个语文组,这一个理综组,这个团队,是取长补短,一块教研。所以说,新老师,新老师经验少,但教学的标准不能低,因为他有这个团队保证的。最后的评价不是因为新老师,老教师的问题,就看哪个班的班风正。班风好,团队合作好,甚至家长配合好,拧成一股绳的,往前走,不是互相指责,实事求是讲,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不好,给老师太大的压力也不好。你想想初中小学,你让我抓多紧,我就抓多紧,你让我多布置作业,我就多布置作业,你叫我怎么样就怎么样,,你拍拍这里(胸脯)说,孩子受益了吗?因为高中学习不是你讲得越多越好,而是注意消化和吸收。预习复习的时间,孩子的时间就这么些。
给孩子怎么谈,给老师怎么谈,咱们应该内外有别,守着孩子怎么谈老师,守着老师怎么谈孩子,也是不一样的。唯独一点,咱们要相信,咱们要相信咱们老师。世界没有一种职业,行业,像老师和家长高度的统一,家长们希望孩子们成才成人,老师们希望他们成人成才,老师们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一个方面,你想想多么高度统一啊,包括校长,包括主任,老师,家长,包括学生本人,高度的统一。所以需要相互的协调,相互的理解,是他往前走,你说他就让不好,他就好了?你说医生看病,他说他不好,他就提上去了。老师们是有差异,不论男女,新老,风格不一样,方式不一样。我们看老师主要是看过程,看成绩,我们对老师也是动态的评价。新老教师一块备课,先导课,示范课,汇报课,老师们一起使劲。我们还是希望家长们成立家委会,通过各种渠道,可以给老师说,给领导说,可以给我们说,因为我们的目标高度一致。欢迎大家参与进来,经常一个最大的帮助,提供资源,获取资源,代替不了他,学习一定是自己的事情,通过思考发展自己。慢工出巧匠,不能靠辅导,靠加班。就像农民种庄稼,你只能提供土壤,环境,施肥,水分,你着急没有用,你拔苗助长是不合理的。庄稼是靠自己成长,小树靠自己成长,该做的要做细,生活做保障,心理抚慰,疏导。然后提供环境,这就够了,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事情。成长是他的事情,咱们都是服务者。咱们家长老师静观其变,期待他的成长,就够了。如果,他不够好的话,一定他的这些环节出了问题。所以做一个守望者,做一个期待者,满怀热情的期待,不要心急气躁,不要心浮气躁,也不好急功近利,也不要采取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手段。
咱们做到这些就能形成一种很好的合力,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和平台。今天因为这个关系,利用这个时间,耽误大家时间了,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入高中了,如何为高考冲刺?
鬼才地理老师放大招:46句顺口溜囊括4本教材,从此地理拿满分
初中是孩子成绩“突变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成绩一飞冲天!
初中优秀的孩子,到了高中成绩不行了?可能是家长犯了这样的错误
高中三年如何度过
“ 小学重习惯 ,初中重态度 , 高中重能力 ”,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