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谈汉字 (原创)
还没有被汉字书写体系同化的外来语,为数不多。中国的国民用汉字谐音法来同化外来语的能力很强。近年来文化开发,大批人走出去,大批人海归来,他们是外来语的“二道贩子”。他们的谐音注释外来语的方式就是汉语的语音注音的方式。这种注释的音准度不高,但是可以起到沟通的目的,也就进入了流通领域,逐步被民众接受,成为新语汇,并还有了“华皮肤”的新装。 

试举例:Pizza: 按我的美国朋友说,这个字原本就是中国字“饼子”的“发音”。马可波罗把这个食品带回了意大利。意大利的人民按着拉丁语的习惯给这个中国来的饼子穿了一件“罗马大氅”,现在又出口转内销,成了“必胜客”。 这当然是“广告人”的“创意”。这么一出国,一回国,中国人都不认识这个“饼子”了。 

再举例:sauce: 这个字的中文意思是“浇在蔬菜或面上的卤,勾汁,调料”,用日本话是“料理调料”,用英文是“dressing”,就是沙拉油,沙拉酱一类的调料。这个字,我的美国朋友说也是老马当年从中国带回来的中国字“臊子面”的“臊子”的“发音”,给意大利人以整治,就成了“sauce”。 如今这北方的陕西的“臊子面”的发音还完整准确地保留在意大利语里。这也是马可波罗先生的传播的结果。中国南方人吃的面没有叫“臊子面”的,有叫“小面”,“阳春面”,没听说英文里有“xiaomian,yangchunmian”的遗迹,但是随着中国餐馆里“炒面”的普遍供应,而且还有“捞面”供应,英文语汇中已有“chaomian","laomian "语汇的出现。但是越南人的”phon"(可能就是"粉”的发音)最贫民化,最快,最清淡,在美国的生意很好,和美国人出去吃粉,吃面,吃饭,叫“粉越南”去。

如今没有被汉字“同化”的外来语不多。第一顽主应是“阿Q”的这个“Q”字。这个字最近又有了兄弟“QQ”,只是中文发音的习惯里没有语音完全符合的现成发音来对应这个音。所以到现在,这个“Q”字还没有被“华夏”同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区别
基础日语入门学习,假名在日语学习中作用
零基础学习日语-你只要掌握这几点-轻松入门
上一个说“丼”不读jǐng的人,已经被我骂哭了
冯天瑜 邓新华:中、日、西语汇互动与近代新术语形成
中国汉字里发音最多的字,1个字6种发音,一种表示打牌赢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