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濮鲁原创: 土家族溯源
土家族溯源
(2017-03-02 17:59:3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9e535080102wzkx.html#cmt_3599247
关于土家族这个族群的来源,古代的资料和近代的资料都没有介绍清楚,许多学者的研究也仅仅是陷于汉文化的含糊记载中,甚至仅从语言的交流上将其归类为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支族群,于是就认为土家族是羌族的一个支系,并且从火葬习俗上来看待土家族与羌族的同源性。我现在要告诉读者的是,我们分析土家族源流必须将历史向前推远一些,推到包牺氏时代。
我们再来看巴蜀历史,巴蜀在远古时期是什勺氏的统治区域,率先加入了包牺氏联盟,包牺氏联盟最初的王族是建立联盟的蚌埠氏,蚌埠氏的一部分族群在马家窑文化时期或稍晚一些的时候,从甘青高原南下进入了什勺氏统治的成都平原和长江上游地区,他们比大、小月氏和羌族到达巴蜀地区的时间要早七百年至一千年左右。由于蚌埠氏的进入,在巴蜀地区到处都有彭山、彭水、彭州、彭安、彭镇、彭村等与蚌埠氏相关的地名。由于土家族是蚌埠氏的族群,他们自称为蚌则康,意为蚌埠氏支系的族群。“蚌则康”一词在后来的变迁中逐渐变成了“比兹卡”。
蚌埠氏原是东胡族群,东胡是东方夏族的北夏族群,他们崇拜长生天,祭拜蒙古神,蒙古神在北夏语中读“幕古斯”,意为天空神,在土家族地区称为“茅古斯”,羌族是不会祭拜蒙古神的,只有蒙古族中的东胡人才会祭拜蒙古神。包牺氏王族的蚌埠氏主要以“彭”为姓,因为“彭”与“蚌”在濮文中是同一个字,彭姓在土家族中也是首先的一个大姓。土家族同时还祭拜八部王,“八部”一词实际上是“蚌埠”读音的演变。
土家族早先并不是生活在湘西地区,而是在巴蜀地区和牛门江(黔江)地区,他们在这里与本土的仡佬族一起建立了牛门江部落,但是在舜帝期,大禹辅政,将苗族从山东强行迁徙至西南,苗族的原照羲部落到达牛门江部落后,将牛门江部落的仡佬族和土家族进行驱赶,部落的治所被迫从黔江(古称牛门江)迁到铜梁(今涪陵),土家族则被赶到山东面的湘西地区。这些解读不是汉文化资料能查到的,而是要用巴国记事神话进行濮语还原才能了解。苗族人驱赶仡佬族和土家族后继续沿江而上,到潼水门被小月氏焉犁巩氏族所阻,于是退到合川建都,称巴国为后照羲国。这个记录说明土家族早在苗族西迁进入巴国之前就已经生活在巴蜀地区了。
再说土家族跳茅古斯舞和摆手舞祭拜长生天,他们的舞姿与蒙古族舞蹈都很相似,他们的服饰与苗族人的服饰也很相似,而苗族人中的大部分族群是兴隆洼文化时期和赵宝构文化时期的巫医闾照羲族群,是由于肃慎金人的侵略而迁徙到山东的,到了山东仍然称其部落国为照羲。所以照羲苗族与蚌埠氏分属于东胡的不同氏族,但文化是相近的,服饰也是相近的,只是语言出现了分歧。土家族长期生活在甘青高原和巴蜀地区,语言受到了当地族群的影响,变成了藏缅语,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土家族群的源流追溯。
土家族古娘
土家族小伙
土家族摆手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方水土一方人,盘点全国各地不同民族美女!看哪个地方最养人。
铜仁民族风情总体介绍
巴蜀民风民俗: 节日习俗
中国濮语语文讲座第三级第一课.金沙文化
【锦官故事】四川博物院——民族文物民族魂
2018年度新会员名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