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南盐井沟动物群 (节选转发)
万州区盐井沟动物群的研究历史及其意义
陈少坤 魏光飚

盐井沟动物群,又称“万县动物群”,是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
表,地质时代上属更新世(260~1 万年前)。该地区出土的动物化石数量之大、序列之完整、门类之多、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至今仍被国内外学者推崇。“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在长江以南地区广泛分布,其演化规律对古生物地层和相关的古人类、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环境等学科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迄今为止,盐井沟出土的化石种类包括了灵长目、兔形目、啮齿目、食肉目、长鼻目、奇蹄目、偶蹄目等 7 个主要的哺乳动物门类。根据盐井沟出土的化石标本命名的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属种名称学术界至今仍在沿用。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了寻找人类的祖先,组织了著名的中亚考察团。该队伍中负责动物化石调查的是古生物学家瓦尔特·格兰阶(Walter Granger),他在听说万县出土大量“龙骨”后,于 1921—1926 年只身闯三峡,也分别描述了一批收购自四川的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化石产自沿长江的灰岩裂隙或洞穴之中,又一次将标本产地指向了重庆东部。
而事实证明他的这次探险取得了空前的成功。Granger在万县盐井沟(现万州区平坝村一带)收购了大量保存精美的化石,并全部船运至美国纽约。至今,Granger收集的这批化石仍旧是位于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精品展览之一。

从已发表的资料来看,盐井沟地区动物群的种类非常丰富,至少包括 8 目 46 种,其动物化石数量和门类之多,世界罕见。分析这些种类,就会发现三个特点:
(1)盐井沟动物群中的许多哺乳动物与它们现在仍生活在该区域或相邻区域的现代近亲物种非
常相似。这些动物构成了这个动物群的主要部分,并且他们的总体占优给予了盐井沟动物群组合一个“现代面貌”。
(2)有一定比例的盐井沟动物群成员在四川的该部分地区没有再被发现,现在仅幸存于更远的
中国或亚洲的其它地区,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只生存于世界上的其它区域。
(3)有一定比例的盐井沟动物群成员是完全绝灭了的属和种,它们给予了盐井沟动物群组合一
个“古老面貌”;也正是这些动物种类的绝灭,才在极大程度上导致了盐井沟哺乳动物群与中国西部的现生哺乳动物群之间的真正区别。

在中国南方已发现的化石动物群里,无论门类数量,还是个体数量,都没有哪一个像在盐井沟收
集到的动物组合那样丰富,提供了那样多的关于亚洲更新世动物群的知识。
盐井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是在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中积淀下来的珍贵自然遗产,其中蕴含
的相关古气候、古环境信息,提供了动物群随环境变迁而演变的实物证据。盐井沟动物群具有生物多样性的鲜明特征,这对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盐井沟动物群的研究表明,远古时代物种的丰富性比现在要好,盐井沟不仅是地区性物种发生演化的场所,也是古老物种的避难场所和新物种产生的摇篮。盐井沟动物群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能勾勒出这个特殊地区本身的古生物面貌,还在于该地区是含有同时代的化石沉积物的中国华北地区和印度北部之间的一个过渡地带,这非常有利于解决更新世期间东亚哺乳动物的总体分布与迁移等问题。中国南方的哺乳动物群在亚洲的更新世研究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著名的华北周口店(北京猿人产地)动物群与爪哇的特里尼尔(爪哇猿人产地)动物群之间,而这两个动物群都与早期的人类遗存相伴生。

盐井沟出土的化石标本已被国内外大量的博物馆、科研机构收藏、研究、展出,仅美国纽约自
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盐井沟化石标本就上万件。用实物标本生动地演绎远古生命发展、更替、灭绝的完整过程,向民众普及化石知识,加强保护意识,宣传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盐井沟化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万州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紧邻长江三峡,因“万川毕汇”而得名,境内河流纵横,呈枝状分布。
万州区长江以南部分的地质构造属由于水平挤压而形成的川东褶皱带中的万县弧形构造,构造线总体由北—东转为近东—西走向,次级或低级次序褶皱呈雁行排列,整个褶皱形态为宽缓的轴形向斜和梳状高背斜相间排列,组成隔档式构造。长江在万州及邻近区域的走向与川东褶皱大体是一致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江从青海自西向东流入东海,但在地史时期,古长江却分为两条不同的河流,
左支和右支:左支起自三峡以东,向西经古金沙江流入南海,走向可能与湄公河相似;右支起自清江,经现代长江下游河道向东流入东海。由于新生代地球板块的构造运动,青藏高原隆升,古长江左支袭夺清江河道,从而使古长江贯通。在古长江贯通之后,这条大河就会成为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南、北迁徙的天然障碍。
在古长江左、右贯通之后,长江三峡的贯通成为长江发育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多数人常将古长
江的贯通与长江三峡的贯通混为一谈,但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长江的贯通是指古长江左支袭夺清江河道,从而贯通上、下游;长江三峡的贯通则是古长江舍弃旧河道,打通三峡而至下游,是长江现代河道的形成。前者的形成年代,虽有很多争论,但多数数据显示是在更新世之前。
后者的年代亦多有争论,但根据地层学、地貌学等方面的证据来看,长江三峡的贯通应该不早于200 万年。从古地理的角度来看,古长江袭夺清江河道而入下游,则会使三峡区域与北方产生陆地连接,而与江南产生隔离;在三峡贯通之后,这些区域则与江南连接,而与北方隔离。三峡江南地区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在古长江贯通之后处于江北,而在三峡贯通之后处于江南。以目前的研究水平,这一区域的精确边界尚不能划定,但万州、奉节、巫山、巴东的江南区域,以及建始、利川的北部应该位于其内。由于大江大河对哺乳动物的迁徙来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三峡的贯通必然会在这一区域的哺乳动物群组成上有所反映。
巫山的龙骨坡遗址在时代上应该比盐井沟动物群更早,建始的龙骨洞遗址则比盐井沟早或者稍
有重叠。龙骨坡动物群中含有较多的北方迁徙而至的物种,龙骨洞动物群的北方物种比龙骨坡明显减少,而在盐井沟动物群,目前尚未发现典型的北方物种。随着工作的继续深入,在盐井沟地区发现时代较早的动物群是可以预期的。因此,盐井沟动物群的时代上的连续性,对于指示长江的改道(即长江三峡的贯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考古的起点
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早更新世时期)
泥河湾发现早期古人类建筑物
第四纪地质学
大连发现古人类活动遗址 或与周口店猿人同时代
贵州毕节发现古人类化石与哺乳动物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