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舒伯特:“这人懂音乐吗?”

Nino Surguladze演唱舒伯特《纺车旁的格丽卿》





舒伯特:“这人懂音乐吗?”

1、村上春树丨舒伯特的音乐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门去!2、韩少功丨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



美国作家房龙在他那本《音乐的故事》一书中讲述到:舒伯特有一个有意思的绰号,那就是“这人懂音乐吗?”。每当有人介绍一个不熟悉的年轻的音乐家到舒伯特的音乐小组来,弗朗兹总要从厚厚的近视眼镜片后望着来人,并问,“他懂音乐吗?”房龙同时评论到,舒伯特并不是唐突,也不是盛气凌人,他只是憨厚,他看人只有一个标准,即:这人懂音乐吗?

Marina Rebeka演唱《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第一次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时,就为他极其浪漫的艺术创作手法所感染。舒伯特具有浪漫的禀性和优雅的天资。这可以从他创作的音乐风格上可以感受的到。舒伯特的父亲是个小城镇的教师,家里共有十四个孩子,尽管家境不是很好,但舒伯特仍然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对于这一点,房龙感叹不已,他说,想想真令人佩服,过去的人,不管是十三个孩子还是一个孩子,都能有办法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个时代的人们究竟用什么办法做得如此之好,简直像狮身人面像的微笑一样,永远是个谜。单以我们今天培养音乐人才的设备与巴赫,莫扎特或舒伯特可能拥有的条件相比,我们每年至少该培养出一打贝多芬……理想的教育环境,使舒伯特小小的年纪就燃起了创作的火焰,这也许就是很快把他病弱的躯体烧成了灰烬的原因吧。20岁时,舒伯特已经创作出了他一生当中的最佳艺术歌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魔王》,《飘泊者》,《马车夫克罗诺斯》等。还有一共写的九首交响曲中的前五部。



舒伯特是那种早熟的天才。可一生中从未像莫扎特和贝多芬一样享有盛誉,而是在孤独中死于31岁的年龄。生前他无法实现他那个阶层的理想,即稳定的生活。这些尽管对舒伯特很重要,但比起音乐来,他永远无暇他顾,音乐创作才是他生命的本质。他说过:“我的音乐是我的才能与苦难的产物”。生前备受冷落,死后极尽衰荣,天才的宿命在舒伯特身上发挥到了极至。

王羽佳演奏舒伯特-李斯特《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但是,还不能就此认为舒伯特渡过了自己痛苦的一生。这是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音乐给予他的快乐是别人体会不到的。这个怀才不遇的短命天才,他和这个世界的相遇只是萍水相逢,然后擦肩而过,各奔东西。而舒伯特在这短暂的一瞬已经为这个世界打上他音乐的不朽烙印。要了解舒伯特,我们必须深入这个伟大音乐家的内心,把他一直不能去怀的梦境体验一番。这个羞怯而谦卑的孩子,这个在众人面前没有信心的,不肯吐露真情的人,只有在音乐中才对这个世界透露自己内心的隐秘。舒伯特有一颗彻底纯粹的浪漫灵魂,在他的艺术歌曲中,那孩子般的心灵中永远珍藏着光怪陆离的迷人梦境。他执著而持久的沉溺在其中,仿佛一个没见过海的孩子总想着海的骇浪,不曾见过森林的少年想着森林的深邃。在那无边的想像里,他在心灵深处有着不为人知的抑郁的东西,是悲哀?是绝望?是一种悲剧般的成份。这让我们想到了贝多芬。无论是感情的深度,表现的强度及悲剧意识,他们都有相同的之处。但性质确是如此不同。舒伯特的高尚,纯洁,富于想象的灵魂不能以现世幸福为满足,他永远有一种想望“他世界”的惆怅,这使他的所有感情染上了特殊的色调。而贝多芬相信尘世中的幸福,而且只追求尘世中的幸福,他相信世界大同人的幸福就会在尘世实现。相反,舒伯特预感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是一个新的生命世界,他坚信他的深切要求只能在这个世界实现。而对尘世,他只是个过客;他知道自己生命旅途的一切所见都不能当真。所以,舒伯特不能像贝多芬那样对人间的幸福充满热情。只在想象中生活的舒伯特把尘世看作是一个个巨大的虚空,他必须向诗人借取意境,使他的梦想有一个更明确的艺术形式。所以,舒伯特是个天生写歌的人,一生中共写了634首歌,其中100首是按歌德的诗所谱写。其余则来自席勒,鲁克特等人的诗歌。



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舒伯特显示了他的全部情感与想象。这正是他在特点――他的音乐从来不以思想见常。我们在这些优美的歌曲中感受到了一个音乐家对世界的深切体验。在这些用音乐语言创造出来的梦幻世界里,是儿童般想象出来的可惊可怖的内容,孩子般怪异的事物,无边无际的悲哀,心碎肠断沉痛,无法遏止的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望的冲动和少年般恶作剧式的鬼脸。没有能说清楚自己的感受, 但每个人都会在舒伯特的音乐中汲取到近乎玄机的诗情。这个敏感而柔弱的人在他的灵感中向我们吞吐着内心世界的万千气象。诗人般的气质使他的乐思无法遏止的涌动,来不及冶炼的更加园熟,就喷泉般涌出。这个尘世中过于纯粹的灵魂也许时时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不得不在音乐中寻求最后的力量。在雷鸣电闪和风驰电掣般狂喜与烦恼交织孕肓的乐思中,是生命过程中无数次情感冲突的脉动。生命极至的体验是一种物我相忘,不期而遇的惊喜,它在促使人们不能自持的创造欲望的同时也是一种至死的毁灭,如同一次物质燃烧过后留下的灰烬与虚空。而舒伯特在短暂的生命中经历的无数次灵感冲突下的生命勃发,足以毁灭他生命的全部。就像一颗质量与密度极高流星,在一次耀眼的燃烧后归于沉寂。但舒伯特浪漫精神随着他的音乐永恒的响起在人类耳边,它不绝如缕的声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幸福飞翔的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君能有几多愁(中)
舒伯特《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跨越古典与浪漫的音乐家:舒伯特
秋去如歌 | 舒伯特,在黑暗中寻找家的方向
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情路揭秘
有一种治疗:不打针不吃药靠听音乐救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