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帐有术丨手把手教你如何使用电子版思维导图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





思维导图是什么


叨叨球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思维导图是以总分关系为框架,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进行归类整理,从而使其更容易消化吸收记忆的一种有效工具。


它突出的其实是一种“收纳”能力。


为什么要使用思维导图?


1
提高效率


请相信我,做思维导图就像列方程。


最初学习设XY解运用题时,我骄傲的认为,明明简单的加减乘除就能解决的事,为啥要整这么复杂。可是随着知识的深入,你会发现,设XY其实是在为简化思考过程提供工具。


换句话说,它是在努力缩小“智商差距”带来的解题限制,因为设XY的思路是直线的,只要你掌握它,就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的情况。


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试一试思维导图吧。


2
锻炼逻辑能力


既然思维导图的本质是“总分关系”,是“分类投框”,那么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你燃烧小宇宙,努力找到最完善的,能囊括所有元素,最合理的分类体系的过程。


而这种尝试的副产品,就是让你的思考更有逻辑、更加严密。


3
方便展示


很多时候,当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展示给他人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讲得天花乱坠,别人听得一头雾水。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祭出“思维导图”,就相当于帮听者进行了总结归纳,多么贴心的服务呀。


4
利于记忆


这一点我相信不用多做解释,体系清晰,条理分明的内容当然便于记忆。


5
Zhuangbility


嗯,这是真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想学它。



使用方法 in 具体场景


叨叨球认为,在碰到以下5类场景时,你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


1
制定计划


用思维导图制定计划推荐使用“逻辑图”,其好处在于“可拆分”&“可复盘”。


相信很多人都有制定年度计划的经历,但根据二八定律,大约只有20%的人能最终完成它。


从我观察的几位“计划达人”来看,他们之所以能够完成计划,一个共同点就在于,善于“拆分计划”和“复盘计划”。而思维导图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下面拿我自己17年的年度计划举例。



首先,列出计划的6大方面,然后针对每个部分进行细化,此处以个人提升部分为例。


然而,你会发现,看似细化后的目标仍然不足以支撑我们的行动,毕竟计划是一时兴起的产物,而执行是得落实到每一天的。


所以我们需要继续将目标细化到月,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细化到星期、甚至到天。



接下来,是更重要的事情,即在为计划努力了一个周期之后,及时对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复盘,并对接下来的计划进行调整,这一切当然也能在思维导图上完成。


总的来说,使用思维导图制定计划的好处有两点:


一是可对计划进行细化拆分,使其更有可执行性;


二是可随时对计划进行复盘、调整,以监督我们的执行过程。


2
读书笔记


书的类型多种多样,自然也有不同的做笔记的方法。而本篇攻略在意的,是如何用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读书内容。其用途主要在四个方面:


① 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形成可输出的、有逻辑的体系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知识密集、零散的科普类书籍。


建议大家一边读,一遍利用“随心所欲”图梳理出大概的框架。


比如,下图是我在阅读《唐朝穿越指南时》整理的思维导图。这本书是对唐朝各种小常识的一次科普,信息十分零散,但“出示”此图,我们可以迅速了解到书有哪些部分,以及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② 理清时间线,和事件发展进程


这一点主要适用于小说等叙事类书籍,尤其是时间跨度很大,或者时间在故事中十分重要的书。



推荐使用“时间轴”进行整理。当然,这也是整理历史类课程笔记的利器。


③ 理清人物关系


这一点主要适用于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的叙事类书籍。推荐使用“树状图”进行整理。


是时候祭出一张,某网络不知名神人做的“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图片来自网络)


④ 记录自己的想法或摘要


这一点主要适用于传播观点、或能激发思考的议论或抒情类书籍。


推荐使用“随心所欲”图进行整理。


体操作办法很简单,先看一遍书本目录,并将其简要地抄到思维导图上。而后在阅读时,将摘要以及自己的想法,按章节“登记”在目录后面。


3
头脑风暴


既然名为“思维导图”,自然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辅助我们思考。


推荐使用“随心所欲”图进行整理。


在讨论或思考时,我们可以打开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灵感快速记录下来。


无需顾忌前后逻辑,所属关系,甚至现在什么位置,快速记下来即可,而后,再通过思维导图完成“分类投框”的工作。


具体包括三步:(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Step 1:发散思维,不断增加要点,即时记录 



Step 2:提取逻辑,归纳总结



Step 3:简化,整理,排版,按照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



4
任务分工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任务分工时,推荐使用组织结构图,并设置任务的具体日程,以便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追踪。


具体的细化、追踪方法与制定计划类似。


5
搭建知识框架


搭建知识框架,其实是思维导图最简单的用法。


而后在自学的时候,将新接收的知识点分门别类的投框就好了。对于这类场景,推荐根据不同学科类型,挑选具体的思维导图类型进行使用。


下面是我准备新闻传播学考研时整理的思维导图。


传播学因为更有体系,理论间的从属关系更明确,五大研究领域能够构成一个过程线,所以我选用了逻辑图;而新闻学的专题属性更强,所以选择了“随心所欲图”。


传播学知识框架 



新闻学知识框架




常用制图工具


今天,主要推荐四种常用的思维导图制图工具,希望能覆盖大家日常使用的各个场景。


1
电脑端:Xmind


Xmind绝对是思维导图领域的一款大杀器,曾经被著名的Lifehacker评价为:“最受欢迎的思维导图软件”。


对此,我的建议是,在任何时候,能用Xmind,就不要浪费时间去想其它选择。


Xmind是我已知的唯一一款,囊括了之前介绍的思维导图6大类型,以及相关模板的工具。文中展示的思维导图,绝大多数都来自于Xmind。



整体来讲,Xmind的体系设置与Excel比较类似,我们可以新建工作簿,而后在一个工作簿中添加新的画布,也就是思维导图。下图是Xmind的基本工作界面:



Xmind下载起来也非常方便,直接百度“Xmind”,就能看到windows和mac的下载链接。



另外,给大家补充几个使用Xmind的小技巧吧。


① 先设置,再使用


强烈建议,在首次使用Xmind前,先进行偏好设置,软件里面叫做编辑首选项。你可以对常用操作,比如添加子主题,添加批注之类的操作,设置快捷键,这将大大提高操作效率。



同时,如果你是印象笔记用户,别忘了绑定印象笔记,这样可以节省软件间传导文件的时间。



② 默认方案下的快捷键


如果你和叨叨球一样,懒得修改快捷键,请务必记住默认方案下的,以下3个超常用快捷键。


▶ Tab   新建子主题

▶ Enter  新建分支主体

▶ alt+enter  标注



2
网页端:百度脑图


使用网页端思维导图工具的主要诉求有三点:免安装;云储存;易分享。


百度脑图均能够做到。另一个优势是,可以直接使用百度账号登陆,免去了注册账号的麻烦。


百度脑图与Xmind的基本功能和操作都一样,甚至连可添加的小图标都一样,所以此处就不多加赘述了。



想特别提示大家的有两点。


一是,百度脑图也是可以直接导入模板的,并且比Xmind多了一个神奇的“天盘图”。但是,模板的调用位置设置得比较隐秘。具体操作参考下面的GIF 



二是,百度脑图可以导出各种格式,尤其是可以直接生成Xmind格式,这就意味着可以方便导入Xmind进行进一步修改。



3
手机端:思维导图


使用手机端思维导图软件的诉求同样有三点:易操作;云储存;易分享。


基于此,我比较推荐的是一款叫做“思维导图”的工具。图标长这样:



它的操作简介,可以同步在网页上更新,更难能可贵的是,不用购买Pro版,就可以导出、分享思维导图。


另外,请记住他的网页版网址,因为实在太难找了。http://mindline.duapp.com


4
手绘思维导图:纸&笔


这个没啥技巧可讲,还是给大家看看大神作品,养养眼,打打鸡血吧。


(图片来源@柒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吧,你有一份思维导图指南可以领取
大家平时都用什么软件画思维导图?
什么?你还不会使用思维导图?
三款制作思维导图的利器
推荐个在线的思维导图工具吧?
思维导图软件免费下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