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气茶事 | 白露,春水秋香一滴露

归自星坛日未斜,
草庵留住一杯茶。
道人自点花如雪,
云是新收白露芽
宋·留元崇《慈济庵二首之二》

暑热尚未歇息,转眼间就迎来了仲秋之节白露。从正常的节气规律来说,白露的物候特征是“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从节气养生角度说,古人讲究“白露身不露”,如果从现代人的健康观念来看,这么热的天,做到“白露身不露”是有点难度的。但若是时风与节气物候规律不相吻合的时候,中老年人则更要小心呵护身心健康,起码要避免骤冷骤热,出门时,即使身着夏装,也不妨随身带件长袖衣,可及时添换,以期安度这肃杀之秋。

白露节气的民俗主要是祭祀大禹、釆十白和饮白露茶。这白露茶是什么茶呢?要从两方面来了解。

首先,从茶叶采摘的时节来说,白露茶特指节气白露前后采摘的秋茶。在茶史上,关于茶叶采摘时间的记载,多数是以节气来表述的。比如春分至谷雨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处暑至寒露为秋茶;霜降至小雪为冬茶。每季采摘的迟早和采茶期的长短,则受到气温和雨量的制约,冬春看气温,夏秋看雨量。

吴觉农先生著《茶经述评》中写道:“谈到采摘秋茶的,最早的(记载)当推晋代杜育的《荈赋》。”还引用了清代王草堂《茶说》中言“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渐薄,且带苦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名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但为来年计,惜不能多采耳。”这段文字就解释了茶谚“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所指应为武夷茶的特征。所以,对乌龙茶的品饮审美又有“春水秋香”一说。

再从品饮角度来看白露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为四季生机的规律所在,饮茶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以冬夏二至为界,春夏时节饮茶,其气宜升阳发散为佳;秋冬以滋润敛藏为宜。其中,绿茶、白茶、普洱生茶皆尚苦后回甘的鲜香清爽,适宜春夏饮用。而乌龙、单枞等青茶之类则以汤厚香高的甘润厚滑为美,适于秋冬之时品饮。白露时节正是寒凝气降之始,以清香甜润为美的铁观音茶与台湾冻顶乌龙茶恰是秋茶为上,实为白露茶的应时之饮。

创办太湖大学堂的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就非常推崇武夷岩茶和台湾木栅铁观音“一滴露”。在《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一书中,南先生盛赞了武夷岩茶大红袍说:“喝到中国这个茶大红袍,那是喝到顶尖了。喝了这个武夷山的岩茶,其他的茶都不想喝,都没有味道了。”而产地在台北市文山区的木栅指南山,一种以铁观音品种为原料制成的碳焙球形乌龙茶正丛铁观音,兼具了武夷岩茶的岩骨之刚与铁观音的水韵之柔,作为台湾十大名茶之一,被命名为“一滴露”,也是南先生的最爱,我曾有幸获赠一盒珍藏至今已十余年,偶尔于中秋月圆时瀹茶一壶缅怀南先生。

“林虚白露滴,竹冷茶烟散。清景未易殚,当於静中看。”本期题图我选择了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宋摹南唐周文矩《饮茶图》团扇,秋茶之柔,就如此画之美。中国茶,中国画,中国节气,此一脉相承之魂在于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水秋香”铁观音
乌龙茶有哪些的品种
乌龙茶这两种常用的泡法 再笨的人也学得会
乌龙茶有哪些
与春白茶相比,秋白茶有什么不同?春水秋香可以概括两种白茶吗?
乌龙茶是不是越老越好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