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这个朝代,取得奴才资格证书,比科举状元还风光

在很多清宫剧中,动不动就见到有人说“启奏皇上,奴才以为.......”,“奴才遵旨”。第一次看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是不是很吃惊,有这么自贬的吗?其实,人家称自己是奴才,内心快乐着呢。

“奴才”是指待奉主人的仆人。奴才一词在春秋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对下人的一种称谓而已!总体说来,奴才是不好的词语,是骂人的词语,身份是奴才,还有什么人格和尊严可言呢?

然而,现实就这么滑稽。在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煌煌大清朝,汉人能取得奴才资格证书,那可比科举状元还风光。

这不禁让小编我想起关于孙中山的一则故事。当时孙中山在马来西亚,深夜要外出,但当时马来西亚,如中国人这样属于没身份的人深夜外出,被查到是要被抓的。于是,有以为日本妓女就帮他,陪他一起走。妓女说了这么一句话,虽然你身份很高,但你是清国人,我是日本人,不会被抓。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在当时自认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大清,只有满人才能对皇帝自称为奴才,汉人只能称臣。如果还没抬旗的汉臣厚着脸皮称“启奏皇上,奴才以为......”,那皇上必然大怒,肯定要处罚。

1、“奴才”和“臣”哪个称谓更高贵?

奴才和臣这两个称谓,哪个更高贵呢?按现在人看来,称自己是奴才的肯定是低贱,但在清朝却会颠覆你的想象,奴才才是高贵的人,比汉人的科举状元还风光。在清代,奴才这个称呼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叫的。

按照阎崇年的看法,清朝实现了民族平等融合。在小编看来,他说错了,清朝是真伟大,宁可让自己人是奴才,也要让汉人只能称臣。君不见,除了满人自己和抬旗的汉人,才能称奴才,汉人大臣官再大,也不能自称奴才。

自称奴才,那说明是自家人,老板是主子,自己是奴隶。但这奴隶有奴隶的好呀,好吃好喝还不会轻易被杀头。但外人就不一样了,想杀就杀,随便找个理由就干掉了。汉人官再大也是外来人,奴才官再小,却是自家人,汉臣就是要比满臣地位低下。

2、乾隆年间关于“奴才”的一则小故事

再来看一则“十全老人”的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个奴才称谓真不能乱用。

乾隆年间,有一次满人大臣和汉人大臣共同向乾隆做汇报,报告开头写成了“奴才某某(满臣)、某某(汉臣)”。乾隆一看大为光火,当场就骂汉臣冒犯了奴才二字,并且给予了惩罚。

为此,后来乾隆颁发了新规定,满汉两臣共同写奏章的时候一起称臣,目的就是宁愿满臣下降身份称臣,也不允许汉人提高身份称奴才。

3、清朝为何会有这种奇葩的称呼要求?

坦率的说,这事儿和后金自身息息相关,满族内部本身就一直流传着奴隶制度,满族习惯了三六九等。窃取江山之后,依然没有彻底改变这种奴隶制度。

要知道,后金一直是奴隶制度,在还没入关之前,抢掠的汉人,都是他们的奴隶,财产,生死由他们定夺。即便清末那会了,有些汉人发达了,穿着新衣服,但见到原来的主子,主子虽然衣衫破烂,汉人却依然会下跪请安,被主子大骂一顿,都要忍着。名义上,那些汉人还是主子的财产。

另外,在外面对皇帝自称奴才不仅仅是为了体现自己是皇家人,更重要的是打击汉臣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和珅自称奴才,而纪晓岚始终都是称臣的原因。

4、汉人为何想方设法加入奴才阵营?

在清朝,如果汉人一旦入旗了,那么就相当于世代都有好处,国家奉养着。生了小孩有落地银,以后不用从事生产,就有国家养一辈子。试问,如此谁不想加入奴才阵营呢?谁不想取得奴才资格证书呢?

清朝统治者偶尔会让一些深得信任的汉人抬旗,入满籍,曹雪芹的爷爷就是被抬旗的汉人。所以如今能看到很多满人,祖上却是汉人。在民国年间改为汉人,后来新中国建立之后,又改为满族,因为国家对少数民族是优待的。

如今为何很多文化人是满人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以前都被国家养着,在城里生活无忧,就有心思做其他事,学点文化,练点武什么的。这么多年下来,怎么着也有点文化了。如果换一个角度,让你每天干活,想着挣钱养家,你还有心思搞这些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为什么从没有出过满族人状元?是他们学习不如汉人吗?
满清奴才与主子的关系
清朝唯一一位旗人状元是谁?
清朝的时候,为什么满族大臣称“奴才”,而汉族大臣却称“臣”
[幽默]王小波和周星弛的对话
清代所谓的“奴才”称谓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