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有这些事情,中国也一点都不能少!
userphoto

2018.12.10

关注

 

 

然后我就想,我们国家正在大踏步走向复兴之路,这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啊——意味着我们的人民要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了。

 

好的生活,必然是由各个方面的好事情组成的,而且在重要的方面绝不能比外国人少,一点都不能少,不然怎么体现我们的优越性呢?然后我就开始憧憬了,世界上还有哪些美好的事情,是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比别人少一点点的呢?

 

我粗略地在脑海中搜罗了一下,大致先想到以下几个方面,提供给大家参考一下:

 

第一,每个中国人能享受到的优秀文化,不能比别人少

 

众所周知,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文化生活就会特别丰富,因为人类和动物是有区别的,普通动物的幸福感只来源于吃饱喝足,还有生命安全,而人类是高级动物,又有了这么漫长的文明进步历程,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也是不断提升,所以地球上产生出来的、各国人民创造出来的最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包括文学、音乐、电影、电视、各种演艺,还有各种能给人们心灵带来启迪的思想、学说、理论的创见;也包括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娱乐、游戏等等,我们都应该有机会享受、体验到。

 

文化这种东西,既有丰富的多元性,又有可以比较的优劣,总之,凡是全人类创造和生产出来的最精彩的文化内容,都不能被浪费掉——好东西不应该是某些外国人的独享和特权,我们中国人应该比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的能力去享受到更好的文化瑰宝。

 

没文化是很可怕的,试想地球上还有一些很落后、很闭塞的小国,他们的国民的生活就很悲惨,文化贫瘠、思想愚昧而且保守,和我们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文化大国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

 

第二,中国人获取知识的来源和接受教育的机会,一点也不能比外国人少

 

大家都知道,知识就是力量,而且越是现代社会,知识的作用越是决定性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如果不能比其他国家的人获取更多、更丰富、更有价值的知识,那么国家的未来就不可能有发展的优势。

 

因为人做事情的水平是靠脑子的嘛,思想的高度,创新的能力,都要靠人获取知识、学习的效率来获得,这就需要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国民有更多的机会、更优越的条件去接触、理解最广泛的知识和信息。

 

知识和教育,主要就是比深度和广度了,总之,别的国家的学生能接触到、能有机会学习到的知识和资讯,我们的学生也要有,别人没机会接触到的,我们更要有,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国民变成全世界最聪明、最博学、思想内涵最丰富的人,这样我们的国家就是由十几亿个大脑最有竞争力的人构成的,那我们的智力和创造力优势就是世界第一了,试看天下谁能敌啊?

 

第三,全球资源的利用机会,我们一点都不能比别人少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企业,肯定都是最善于利用最广泛的资源的人,国家也是一样,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肯定是最充分地整合与使用全球最优质资源的。

 

我所理解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它们分布在世界上各个地区和国家,由于当前人类已经步入了全球市场化的一种合作发展为主的阶段,在国际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大家都可以平等地以各种交流、合作、交换的多种方式来合理地共享许多资源。

 

资源的存在对每个国际都是平等的,就看哪个国家更有全球眼光以及魄力了,如果畏首畏脚地抱着固步自封的心态,那就会坐失了许多分享资源与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而只有张开双臂,以最大的包容性和公平合作的姿态,才能吸引和容纳到最丰富、最优质的资源来充实我们的人才、提升我们的技术、弥补我们的资源短板,让全球资源为己所用,为民所享。

 

第四,民众所追求的生活质量标准,不能比别人低

 

国家无论是文化进步,还是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强盛,最终都是为了国民的生活水准达到一个高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而这些幸福指数具体落到实处就是具体的生活质量的标准了,比如人均收入,我们不能比别人少;生态环境,比如空气、食物、水、居住环境等等,我们不能比别人差;还有法制文明、福利保障、医疗、养老等许多方面,总之,就是我们不能在目标的设定上就先比别人矮了一截——目标设定时就自我妥协,那怎么可能在实现的过程提高要求呢?

 

 

所以,这次众多明星们为“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而积极发声,唤醒了许多人的自觉意识,也唤醒了我对祖国未来的期望,还有许许多多的方面我们也一点都不能比外国少的,不然怎么对得起龙的传人这个光荣的称号呢?希望读者朋友们继续补充一下,避免疏漏,谢谢。

 

作者微信号:xssss075

好文链接:贪官忏悔中的文学趣味赏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博
历史有什么用
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钱穆:对历史要有“温情与敬意”
小文|文化去哪了?
张捷:税收的国民歧视政策导致国家殖民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