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林水专项资金怎么审?
 农林水专项资金项目由于资金散、分布广、体量小,对其进行审计的难度较大,如何做好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更好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与高效,是对项目主审能力水平的考验,本文试对此做相关探讨。

依据专项资金特征  创新审计模式

1.总结规律,探索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新模式。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可以探索“省数据分析小组集中分析+机动延伸+抽审县保障完成基本审计要求”的模式,避免审计工作局限于抽审县、广撒网又人力不足的困境。通过对全省大范围数据的筛选,集中优势力量全面分析,进行精准审计。


2.技术创新,打开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新局面。主审在组织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时,应打破仅依靠计算机数据分析的方法,针对农林水项目的特点进行全方位分析,借助第三方数据,查找疑点。如结合国土数据等,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可疑项目,从而实现精准审计。

开展技术分析  拓展审计思路

主审应组织审计组在前期成立数据综合分析小组,对农林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和运用,提升审计效果。


1.加强农业大数据审计分析模型研究。充分挖掘已掌握的信息资源,加强一线审计人员与数据后台的联系,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寻找与农林水业务有关的有效信息,拓展数据分析的空间与思路。如农业大数据审计分析模型可以分别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系统分析技术为依托,整合地方政府农机购置补贴数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数据、农田水利项目数据、工商数据、一卡通数据、国土卫片数据等进行交叉分析,进而查找可疑点。


2.切实转变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线索查核方式,提高农业大数据分析应用意识。在查核问题过程中深入思考能否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现场发现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在更大范围内查证。如通过各地统计年鉴刊载的种植业种植面积与粮食补贴数据进行比对验证,从宏观层面判断是否存在虚报面积骗取粮食补贴问题。


3.利用农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宏观情况的总体把握以及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查核。大数据技术的显著特征就是能够快速实现对多个行业数据的关联分析,实现各行业之间、行业与外部之间、上下级审计部门之间的数据关联。主审应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依托农业数据,深入探索跨行业数据关联和彼此间的相互印证,实现对宏观情况的总体把握以及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查处,促进从体制、机制和管理上发现问题。如利用R和SPSS等专业工具强大的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功能,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形势发展,对农业中的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的海量数据进行宏观分析,图形化展示某地域农业的发展情况等。

加强现场管理  提高审计效率

因农林水专项资金分布广而散的特征,审计组成员散布在各个地域、各个专项资金线上,如何保障审计现场管理质量以提高效率很关键。主审应当根据审计现场特点,制定一整套审计现场管理办法,确保项目合理有序开展。


1.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注重宏观、微观分析。一是提前分工、做好调查方案。审前调查方案包括线上整体分析和线下实地踏勘情况。二是充分研究调查资料,形成调查分析结果。根据审前资料,制订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具体实施方案,并结合各县财力、农业发展状况、农民收入水平等形成抽审县的调查方案。三是注重审前培训。扎实做好审前培训工作,内容应涉及具体农林水领域专业知识、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及项目运作的具体模式等。


2.优化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程序,提高效率。由于农林水项目大多需要进行实地踏勘,及时形成取证、底稿等相关资料很关键。主审要做好审计人员的分工和进度控制,引导审计人员及时做好审计取证,及时完成审计工作底稿。


3.完善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组织结构。主审应建议将数据分析小组作为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组的常设组织,确保其能较为独立地完成农林水数据采集分析,审计小组除查找异常数据外,还应注重农林水专项资金基本面的宏观分析,查找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如果审计小组已基本完成数据分析,在审计后期可再进行灵活调整。


4.实行评价制度,激发团队活力。为激发审计组成员的活力,主审可以建议审计组现场负责人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成绩等方面进行打分,对得分低的组员进行谈心谈话,帮其查找原因,对踏实肯干的组员给予适当表扬。

跨业务领域互补  形成资源合力

1.农林水专项资金属于财政资金的范畴,但仅有财政审计知识并不足以做好此类审计项目,因为农林水专项资金多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主审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应注意农林水专项资金这一特征,实现资源合理整合,发挥协同效果。


2.以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需要为导向,合理搭配审计力量。应根据每个业务小组具体的任务安排,合理搭配审计力量。如在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中,将财政审计人员与工程投资审计人员搭配,可以双向互动并有助于发现重要问题线索。


3.以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目标为中心,不断进行信息互换。针对审计人员对不熟悉领域存在的疑难问题,审计组可以召开务虚会,每名审计人员都有机会将自己所掌握的财政、投资以及各类专项资金信息进行交流沟通,这对启迪审计人员的思路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审计突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苏李)

编辑:陈韵洁

来源:《中国审计》杂志  转自:审计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项资金审计的思考
这个一等奖,含金量真的很足
审计中做到“五个必审
专项资金审计审计什么
凤凰古城保护专项资金使用 有了“紧箍咒”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