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佚|红粉朱楼:从判词和红楼梦曲看妙玉结局
userphoto

2022.11.26 江苏

关注

作者

姚明

关于妙玉的结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堕入青楼、做了妓女。许多人认为,判词中的“玉陷淖泥”和红楼梦曲中的“风尘肮脏”,就是妙玉堕入青楼的证据。这种说法引发了一些负面评价。如冯其庸先生就曾题诗:

独抱孤芳自赏音,无端欲火梦中侵,

凡根未断情难断,大海汪洋尔洗心。

真的是这样吗?未必。仔细分析妙玉的判词和红楼梦曲,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红粉朱楼的多重信息

红粉朱楼”,句出咏妙玉的《红楼梦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全句是: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前半句写的是修行:青灯古殿,年纪渐长。后半句写的是还俗:红粉朱楼,春色将阑。阑是将尽的意思,表明那时的妙玉年纪已经不小了,与前半句的人将老吻合。

这预示着妙玉将会还俗,同时证明了妙玉未入青楼。因为:

1、红粉不指尼姑,朱楼不是禅堂。红粉是女子所用的化妆品,用来借指美女。但绝没有以红粉指代尼姑的,因为出家之人不用脂粉。再说了,哪怕尼姑在用脂粉,也不会称红粉的。

朱楼是富丽华美之楼阁,禅堂是出世修行之场所,两者殊为不同。“青灯古殿人将老”中的“青灯古殿”,指的才是禅堂。所以既称红粉朱楼,肯定是指还俗。

2、朱楼更非青楼。青楼原本亦指豪贵之家,如《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

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

或指女子居住之地,如北周·庾信《春日观早朝》诗: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青楼后来成了妓院的代称,如元·王冕《对景吟》:

如何五陵年少郎,卖田去买青楼娼。

因此,哪怕这个妓院描红画绿,也不会将其称为“朱楼”的。

3、近代有“红粉青楼”之说。如嘉庆间魏子安的《花月痕》:

若舞衫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还讲甚么情呢?

这里的“红粉青楼”,即指妓院女色。如果妙玉真入了青楼,那么红楼梦曲中应写作“辜负了红粉青楼春日阑”了。也就是说,既是“朱楼”,就一定不是“青楼”。

很清楚,这里的“红粉朱楼”应该理解为富贵之家中的美貌女子。

上述三点,表明妙玉后来还俗,但没有进入娼门,而且住在朱楼之中。

4、重要的印证——师父遗言。第十七回,林之孝家的告诉王夫人:

“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问题来了,妙玉的师父既“极精演先天神数”,当然知道妙玉的结局,故而要她在京静居,不要回乡。妙玉入住栊翠庵后,环境幽深高雅,修行清静无扰,生活平安富足,说明她师父推演的“不宜回乡”是灵验的。但是,如果妙玉“不宜回乡”的结果是入了青楼,那还不如扶灵回乡,总不至于比做娼妓还要不堪吧?

5、另外还有二种解释,一种说,“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前半句写修行,后半句作强调:修行的时间越长,(今后)享受春色的辰光就越短。这种解释也说得通,但同样预示妙玉将有一段红粉朱楼的生活。

还有一种解释:假如妙玉不在青灯古殿修行,就能享受红粉朱楼的生活。这种解释不通。因为判词(红楼梦曲)本身是预言命运结局的,不可能去作一个假设、去描述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再则,不出家也不一定能享受红粉朱楼的生活,说不定生大病了呢!而妙玉恰恰是因为久病不治,必须出家,才得以活下去的。

风尘肮脏的合理解读

有人会讲,你前面的解释和同一支曲子中的“风尘肮脏”相矛盾。风尘肮脏难道不是指为妓作娼吗?“风尘女子”“堕入风尘”,就是指女子入了娼门。

1、“风尘”“肮脏”都是多义词。“风尘”并非专指青楼,更可指“红尘俗世”。“肮脏”并非专指龌龊,亦有“强项挣扎”之意。红学家蔡义江先生说:

风尘肮脏,在污浊的尘世间挣扎。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肮脏,亦作“抗脏”,高亢刚直的样子,如李白《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诗:“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引申为强项挣扎的意思。

此外,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人民出版社,1985)亦作此解。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也有此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结合前面对“红粉朱楼”的解读,可以推定,这里的“风尘肮脏”并非指堕入青楼,而是在纷扰的浊世中顽强抗争的意思。也就是说,妙玉的还俗,并非她本人意愿,她甚至顽强抗争过,但没有成功。因此曲子里说“违心愿”。

2、妙玉有抗争的性格和经历吗?有的。第六十三回,邢岫烟对宝玉讲,她和妙玉有十年之交:

“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不合时宜”,表明妙玉性格孤高,有抗争的性格;“权势不容”,说明妙玉当年离苏赴京,有抗争的过程。虽然林之孝家的曾说,妙玉进京是因为“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第十七回)。但林之孝家的并不熟悉妙玉,而邢岫烟却和妙玉做过十年邻居。所以岫烟说的是亲见亲闻,真实可信。

3、同理,判词中的“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淖泥”,也不是指青楼而是指红尘俗世。佛家认为俗世就是不干净的。《四十二章经》说,人不过是裹着一堆血肉的臭皮囊而已,即所谓的“革囊盛秽”。因此,站在出家人妙玉的角度,红尘俗世就是“淖泥”。

或有人会问,那判词中的前二句“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又怎么解释?这不就是说妙玉的“洁”和“空”都是装出来的吗?

其实,这二句讲的是妙玉的“本愿”和“宿命”。欲洁,云空,讲的是妙玉的本愿。何曾洁,未必空,讲的是妙玉的宿命。出家修道是本愿,还俗去世是宿命。本愿终归拗不过宿命,所以是“违心愿”。说妙玉凡心炽盛,欲火侵身,实在是既解错了曹公的意,更会错了妙玉的意。

4、靖本批语中也有抗争描述。第四十一回,妙玉不收刘姥姥用过的成窑盖钟处,靖藏本有一条批语:

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洲渡口,各示劝惩,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岂不哀哉!
周汝昌校

红颜屈从枯骨”,殊为费解,此处不论。但瓜洲渡,位于镇江北面的扬州,正是从北京南回之途(下图)。可见妙玉是在回乡途中,遭到了胁迫。屈从,意味着被迫,意味着抗争失败。同时也印证了她师父“不宜回乡”的遗命,所言不虚。

曲中说“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预示妙玉可能因性格孤高而遭致迫害。说不定还是身边的人干的。

公子无缘的悲剧意义

《世难容》中的最后一句是“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里的公子,指的是宝玉(判词及红楼梦曲中,写到公子的共有三处,均指宝玉)。无缘,就是不能在一起。这个缘,不是姻缘,而是因缘。不是结合之姻缘,而是相逢之因缘,也就是大家能在一起相处----妙玉入住贾府,在栊翠庵遥祝宝玉生辰,就是一种相处。

但造化弄人。宝玉出家,妙玉还俗,这就是无缘。更有甚者,这种无缘不但是生离,而且是死别。因为妙玉还俗后即去世了。

说妙玉去世,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前八十回有许多暗示。

1、《世难容》这个标题,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暗示:妙玉不为人世所容。

2、判词中有“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句,《世难容》中有“无瑕白玉遭泥陷”句。二处都提到陷泥,恐暗含入土之意。

3、“辜负了红粉朱楼春日阑”,亦暗示妙玉不久人世。此句意为妙玉“要辜负这红粉朱楼的生活了”。也就是说,妙玉享受不了红粉朱楼的俗世生活。

4、第十七回讲到,妙玉只有出家才能免死:

“自小多病,买了好多替身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只好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

这分明暗示妙玉如果还俗,病即归身,而且不治。

5、十二钗的排列亦有此暗示。十二钗是作六对排列的。我发现这六对有一个现象,就是一死一离。第一对,黛玉死(玉带林中挂),宝钗被离弃。第二对,元春死(虎兔相逢大梦归),探春离故国。第三对,妙玉死(终陷淖泥中),湘云与夫君离。第四对,迎春死(一载赴黄粱),惜春离俗世。第五对,凤姐死(哭向金陵事更哀),巧姐离侯门。第六对,可卿死(美人悬梁),贾兰离李纨。

有人说,李纨不是也去世了吗。其实不然,《红楼梦曲·晚韶华》中的“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讲的不是李纨,而是她儿子贾兰。当然这已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前面所列的证据、暗示和线索,单独看就是一根细丝,可视而不见;但结合在一起,即是一张蛛网,证据的力道就很强了。

综上所述,判词和红楼梦曲所预示的妙玉结局是:被迫还俗(但未入青楼),且不久去世。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覆巢之下,就算是出家的尼姑也不能幸免;哪怕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也难逃厄运。这就是雪芹笔下女儿薄命的悲剧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嫁给了忠顺王爷还是为强梁所虏
妙玉
隐喻反清复明的文学名著《红楼梦》
《红楼梦》“世难容”中可曾留下作者痕迹?
八十回后的妙玉,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曹雪芹说她“风尘肮脏违心愿”?
妙玉“不宜回乡”和遭贼“劫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