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侯莉 | 诗号考

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探春召集大家成立了海棠诗社,让本已是世外桃源的大观园更具有了诗意,成为了真正的心灵栖居之所。

在成立诗社的诸多事宜中,起诗号放在了首位,足见其重要性。第一,可以看出群钗不输须眉的气势,“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男子们可以随意结诗社、写诗连句,女子有何不可?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仍然可以用写诗填词搭建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一样可以结诗社,一样可以写诗填词,一样有别致的诗号;第二,可以看出群钗在诗词的世界里,追求平等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之中,她们必须处处遵循礼法制度、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重重规范。但是在诗词的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年龄、身份、辈分、地位、出身的差别,有的是自由的思想、潇洒的诗文、个性的情感。诗号,正好可以抹去现实中的称谓,暂时忘却现实中的各种羁绊与束缚。第三,诗号,体现了主人的性格,暗示出其命运,可谓“一号一人生”。

海棠诗社成员的诗号,从结构上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偏正结构,修饰语加中心语,“建筑名”加“称谓词”,如“稻香”修饰“老农”,“蕉下”修饰“客”,“潇湘”修饰“妃子”,“蘅芜”修饰“君”,“怡红”修饰“公子”;第二类只有“建筑名”而无“称谓词”,包括“菱洲”和“藕榭”。再从“称谓词”上分类,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含有地位等级、特殊意义的称谓词语,包括“妃子”、“公子”和“君”;第二类是普通称谓的词语,无特殊身份等级含义的,包括“客”、“友”和“农”。很多读者都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诗号的修饰语上,反而忽略了中心语,但每个诗号中的中心语不仅是关键词,更是别具深意。

只有建筑名而无称谓名的,有迎春的“菱洲”、惜春的“藕榭”。“菱洲”与“藕榭”的结构与其他诗号的结构不同,这两个诗号是用院落名缩减而成,没有再增加一个表示身份的词语,比如“老农”、“妃子”、“客”、“君”、“旧友”。可见,她们二人在贾府中备受冷落,即使在诗社这样一个自由诗意的空间中,依然没有自我的定位与认知,更彰显出一种人生的悲剧。

迎春的诗号“菱洲”源自她的居所紫菱洲,是宝钗命名的。宝钗给迎春、惜春起诗号是思维惯性的体现,既然前面几位的诗号都是源自各自的居所,那二位就不用别出心裁了。且二人的住所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依水而建,隔水相望,周围植物多为水生植物。

紫菱洲,西侧临水,东部靠山,庭院内有一座二层的建筑物就是缀锦楼。此处面积不大,格局简单。菱,为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植物,茎柔弱,花白微小。菱的特点处处暗示着迎春的性格特点,“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忍让懦弱,存在感低。嫁给孙绍祖之后,“一载赴黄粱”。

菱角,皮紫红色,故称紫菱。洲,指的是水中的陆地。自古以来,在水边出现的皆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覩一丽人,于岩之畔”,说明迎春更是如水一般温柔清澈的女子。另一方面说明建筑的位置,较之其他院落,位置偏远。远离人群,暗示出迎春的庶出身份和内向的性格特点。

惜春的诗号“藕榭”,来自她的住所“藕香榭”。

“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藕香榭的地理位置比较独立,周边无遮挡,比较开阔,暗合了惜春的性格:孤僻自傲,不愿与人交流;周围荷花遍布,出门步步生莲,暗示惜春未来的命运,“独卧青灯古佛旁”。

榭,指修建在高土台或水面上的木屋。藕香榭,是典型临水而建的水榭。与紫菱洲相同,位置都比较偏远,远离中心。居于水边,立于高台之上,日日观水流淌不舍昼夜,感叹“逝者如斯夫”,感叹流水无情,“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宝钗将“藕香榭”三字去掉一个“香”字,“香”代表着女儿红妆,代表着红尘世俗,暗示出惜春会告别脂粉鲜花环绕的香闺生活,“缁衣顿改昔年妆”。

诗号由“建筑名”+“特殊称谓词”组成的,有黛玉的“潇湘妃子”、宝玉的“怡红公子”和宝钗的“蘅芜君”。这些特殊的称谓词语有着特殊的含义,彰显着主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在整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分量。

黛玉诗号“潇湘妃子”,是探春给起的号。原文很详细地说明了缘由,第一,黛玉住在潇湘馆,院子里种满了竹子;第二,黛玉爱哭,时常流泪,眼泪落在竹子上,竹子就会变成斑竹,即湘妃竹;第三,据刘向《列女传》载,娥皇女英为舜帝二妃,寻找舜于苍梧之野,不见帝陵,洒血泪于竹竿,形成斑点,称为潇湘竹或湘妃竹。她们寻夫不得,投于湘水,遂为湘水之神,即湘妃。

此诗号貌似是探春回应黛玉“蕉叶覆鹿”的戏谑之词,将黛玉的住所和历史典故相结合,将现实与梦幻相结合,唯美动人。黛玉自己认可,众人赞同,可见此诗号极妙极恰。殊不知此诗号已经暗示出黛玉爱而不得、泪尽而亡的结局。

妃子,是指皇帝之妾及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的妻妾。在娥皇女英故事中使用了这个义项,舜为帝,帝妻妾为妃子。后由娥皇女英被奉为湘水女神,“妃子”一词也多了“女神”的含义。屈原《离骚》中“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宓妃就是女神之意。曹植《洛神赋》中的“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二妃”就是指两位女神。

探春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不会用男女婚姻关系来开黛玉的玩笑。在宝玉生日夜宴掣花签时,她抽到了一支红杏,注释为“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探春看到之后的反应是“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着说:“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可见探春的矜持和尊重。她给黛玉起的诗号用到“妃子“二字,并不是指帝王诸侯的配偶,而是指女神,所以黛玉才会欣然接受。但娥皇女英的传说确实是上古最为经典的爱情传说之一,用二妃的深情专一暗示出了黛玉的深情专一,是故称黛玉为“情情”。

“妃子”二字,正暗合了黛玉在太虚幻境中的身份和地位。她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草,修炼成了女身,幻化为绛珠仙子。此诗号,将黛玉的前世今生相联系,将她来人间的还泪之旅含蓄得表达出来。

宝钗的诗号“蘅芜君”,是李纨“封”的。注意原文“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中的“封”字,已经说明此诗号的特别之处。“蘅芜”二字,源于宝钗的住所“蘅芜苑”,此院落无花有香,别致清幽。此名来自宝玉所撰的匾额“蘅芷清芬”,元春赐名为“蘅芜苑”。蘅芜,皆是香草,出自屈原的《离骚》等文章,含义明确,指居住者为香草美人。

因为中心词是“君”字,所以李纨特别用了“封”字来搭配,探春赞同说“这个封号极好”。为何用“封”字,要从“君”字的含义说起。

“君”,甲骨文“君”的上部是“尹”,是一只手拿着一枝笔,表示写字;其下部的“口”,表发号施令。“君”的本义是上古执笔写字写文书的官员。后引申出“君主”之意,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由此引申出“封号”之意,比如最有名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和春申君黄歇。再引申出尊敬、尊称的字义。因此李纨称宝钗的诗号“蘅芜君”时,要用动词“封”字。

称宝钗为“君”,原因有二。首先,体现出了宝钗的管理能力、掌控能力,不论是帮助薛姨妈打理薛家的商业事务还是帮助探春李纨一起管理大观园都可见一斑。其次,认为宝钗的品行是值得肯定与赞许的。在李纨心目中宝钗的言行、品德是符合封建的道德评判标准,探春立刻就表示认同。宝钗在对长辈、对平辈、对下人中都体现出她为人处世的态度,“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宝玉的诗号很多很丰富,“无事忙”、“绛洞花王”、“富贵闲人”,到评诗的时候使用的是“怡红公子”。“怡红”源自宝玉的住所怡红院,院名来自元春对宝玉“红香绿玉”的修改“怡红快绿”。

“公子”,本义是指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女儿亦称女公子。细分的话,诸侯王的嫡子称为世子,其他儿子称为公子。从汉代至唐代,公卿之子也称为公子。北宋之后,成为豪门贵族子弟的统称,或其人稍有学识,亦可被称为公子。

将宝玉称为“公子”,理由三点。第一,体现出宝玉的身份地位,世家子弟,豪门贵族;第二,宝玉有才情,喜欢写诗填词,杂学旁收,懂建筑、懂中医、懂化妆、懂美食、懂植物;第三,“公子”二字含义丰富,囊括了宝玉诸多旧号的含义,依然是一个“富贵闲人”,还是一个“无事忙”,更点出了他在群芳中的“绛洞花王”的地位;第四,体现了宝玉身上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的高贵身份是封建家族所给与的,他想要反抗的、抗争的恰好是封建家族所维护的。他不想用“公子”的身份去压迫别人,但是又不能放弃“公子”身份所赋予的特权。他不愿意走仕途之路,因此没能力维护家族的地位;当封建家族迫害他关爱的女儿们时,他没有能力、没有权力去保护她们。

宝玉终究不是一个斗士,只是一位封建贵族的吟诗作对的“公子”罢了。

诗号由“建筑名”+“普通称谓词”组成,有李纨的“稻香老农”、探春的“蕉下客”和湘云的“枕霞旧友”。这些常见普通的称谓词语反应出主人的性格特点、在家族中的身份地位。她们自身均德才兼备,但受到出身、经历的影响,让她们在家族之中备受歧视,处处受限。

李纨诗号中的“稻香”二字,来自其住所名“稻香村”。“稻香村”又来自宝玉的命名,黛玉的代笔、元春的认可。李纨用“稻香”修饰“老农”,体现出了她“竹篱茅舍自甘心”的生活态度,也体现出了她把自己看作“老农”一般生活的自我认知。她称为“老农”,首先强调一个“老”字,凸显出了李纨对自己身份、辈分、年龄有着清醒的认识。李纨的年龄稍长于其他人,结婚生子的经历丰富于其女子,在家族纷繁的事务中阅历深厚,故称为“老”是合宜的,有着几分自信,也带有了几分戏谑和自嘲。因为年龄的“老”、辈分的“老”、阅历的“老”,让李纨的生活态度多了几分老成、老练、老辣。

李纨还强调一个“农”字,村庄田园之中所住之人自然是农人。她是一位“老农”,要抚养儿子,要精于计算,要明白支出和收入。与探春宝钗商量改革事宜,探春认为蘅芜苑和怡红院没有经济作物,李纨却非常了解植物的作用价值、市场需求和价格高低。身处大观园之中,却能如此了解社会、了解市场,足见其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没有完全脱离社会与现实。她精打细算,是因为深知生活不易。

但她又非一般“老农”。一般老农耕田种地,种的是稻黍菽稷、瓜果蔬菜,要经历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要经受风吹日晒,还要被层层剥削,辛苦而艰难。而李纨这位“老农”,虽然拥有桑榆槿柘、佳蔬菜花,但她不需要自己亲自辛劳耕作,不需要经历风吹日晒,更没有人对她进行盘剥。

李纨是田园乡村中的“伪老农”,是贾府里、大观园中的“伪老农”,却是她自己人生的“真老农”。她经营耕耘着她的一亩三分“田地”,追求着她的“稻粱谋”,种植着她的“茂兰”,种植着她的“诗意”。

探春的诗号“蕉下客”,源自她秋爽斋中种植的芭蕉“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和她的喜好“我最喜芭蕉”。而黛玉的妙解让这个诗号更增添了“炖了脯子吃酒”的趣味,赋予了“蕉叶覆鹿”不辨梦幻与现实的深意。

“蕉下客”的中心词是一个“客”字,恰是这个“客”字写尽了探春的命运。

“客”与“主”相对。正是探春在贾府身份的体现,她是赵姨娘的女儿,是庶出。嫡庶之分,通过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其差别,是摆脱不了的身份。邢夫人抱怨迎春时,曾经提及探春,“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里探丫头也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凤姐曾评价过当时社会的嫡庶分别,“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呢,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探春在治理大观园的时候,和赵姨娘发生矛盾冲突,就曾感慨:“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谁给谁没脸?”探春的庶出身份,让她不可能成为贾府的“主人”,终是贾府的一位匆匆“过客”。

探春最终远嫁,“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像游子一样客居他乡,甚至客死他乡。她如同断线的风筝,“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看似自由远去,却一去不回,生死未卜。她远嫁他乡,远离了那个早就想离开的地方,但真正离开后从此便再无相见之日。不知道“独在异乡为异客”后,她是否会想念家人,想起贾府,想起大观园,想起一起写诗填词的姐妹们。

按照判词的预示,按照物谶断线风筝的暗示,探春远嫁一去不返。如果她有机会重返故乡,不知道开门的孩童,会不会笑问客从何处来。

湘云的诗号“枕霞旧友”源自贾母的回忆,史家园子中有一个叫“枕霞阁”的水亭子。湘云加入诗社写诗需要一个诗号,但是她说“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可见湘云如今在史家的生活并不自由也不如意,她居住的地方没有正经名字。宝钗提醒贾母提到过史家园子里有一个枕霞阁,那是史家兴盛时期的代表,是贾母少时的回忆,“如今虽没了,你到底是旧主人”。于是,湘云自号为“枕霞旧友”。

“旧”,与新相对,与当下相对。湘云的“旧”是指亭子的消失,是时光的逝去,是辉煌的过去。她不曾见过史家最兴盛的样子,没有见过那座留下贾母无数美好记忆的枕霞阁,有的只是当下的艰辛与无奈。而在大观园里,湘云可以自由的写诗填词,洒脱地醉卧芍药下,因为她和大观园中的人很亲近很和睦。这个“旧”字也表明湘云把诗社中的人都视为旧相识、老朋友,关系深厚亲密。

湘云没有自号为“主人”,而是选择了一个“友”字。一方面,表明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史家的主人,只是一个过客。另一方面,表明了她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现实对待她也许残酷,但是她友好以待,“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她想得开,中秋夜凹晶馆与黛玉赏月联句,安慰黛玉说“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可见她生性豁达乐观,恣意潇洒,笑对生活中种种的艰难困苦。“旧友”二字写出了湘云的放达乐观,重情重义。

小结

诗号,是在诗社中使用的称号,充满了诗意诗情,但曹雪芹却字字不闲,字字带机锋。李纨的“稻香老农”写尽了她的辛苦与隐忍,黛玉的“潇湘妃子”写出了她的超凡脱俗和深情专一,宝钗的“蘅芜君”概括了她的气质与品行,宝玉的“怡红公子”写出了宝玉的才情与矛盾,湘云的“枕霞旧友”写出了她的洒脱与乐观,迎春的“菱洲”写出了她的懦弱与退缩,惜春的“藕榭”暗示出了她的结局。诗号,不过是诗意的笔触书写各自人生的悲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的海棠社
“精读红楼”第三十七回(中):何惜盟吟社
《红楼梦》菊花诗十二首,值得欣赏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之《红楼梦诗词荟萃》(上部)
《红楼梦》诗词大全,终于收集齐了,留着慢慢背
红楼梦 诗词曲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