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闵虹:麦田里的《红楼梦》——宝丰《红楼梦》说唱文化的传播与实践
摘要宝丰的民间艺人通过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传播《红楼梦》由来已久。一直传唱有《红楼梦》为题材的曲剧、豫剧和大调曲子、河南坠子等曲目。目前,除宝丰《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区系列丛书》中收录整理的宝丰流传的部分大调曲子、河南坠子等演唱的红楼曲谱、曲词、曲段外,宝丰《红楼梦》说唱艺术,尚未进入相关学术视野。《红楼梦》说唱文化在民间的传播与实践,有着拓展学术视角和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宝丰;红楼梦;民间说唱;宝丰墨派大调曲子;平调三弦书;河南坠子
“在《红楼梦》广泛传播和经典化的过程中,戏曲、曲艺包括各种说唱艺术,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很多老百姓就是通过戏曲和各种说唱艺术而知道了《红楼梦》”。在对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保护试验区的说唱艺术等资源和相关非遗项目进行发掘和保护实践中,发现河南省宝丰县的民间艺人通过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传播《红楼梦》由来已久。一直传唱有《红楼梦》为题材的曲剧、豫剧和大调曲子、河南坠子等曲目。
宝丰说唱文化与马街书会

宝丰县位于中原腹地,西依伏牛,东临黄淮大平原,沙、汝两水南北夹峙,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远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因当时县境内有白酒酿造、汝官瓷烧制、冶铁工场等,物宝源丰,宝货兴发,奉敕名“宝丰县”。
平原、丘陵、河流相间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宝丰人以农业为基础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应河为宝丰、为马街带来充沛的水源,为其成为交通要道、码头提供了自然条件。有宋以来,得益于水陆交通的发达,马街市集以及马街书会随之出现,民间说唱艺术也随之受影响,形成了宝丰特有的说唱文化绵延至今。

宝丰说唱文化是指以宝丰为地域依托,以马街书会为纽带,以曲艺为基础,综合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音乐等文艺门类,通过以说唱演绎为特征的实践活动,反映了宝丰民众艺术实践能力和水平,以及民族信仰、仪式等内容。作为宝丰最具典型意义的文化形态,以其独特性和代表性在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发展领域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
在宝丰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马街书会,有着独特的亮书、听书、写书、唱(愿)书等的完整的民俗文化链条,且至今仍在活态传承。“应河旁,麦垅上,丝弦音亮,三弦声扬。土坎做戏台,低旷摆书场。摊子拉开只管唱。马上有知音来赏。演者动情,观者入迷,兴高味长。”(《普天乐》散曲),生动展现了马街书会的真实场景。

宝丰存续传承的说唱文化项目,如河南坠子、大调曲子、豫西大鼓、三弦书、风搅雪坠子书、大鼓书、琴书、快板书、高腿曲子戏、豫剧、越调、曲剧等,是民众传统节日活动、人生礼仪和日常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家居聚落称街寨,北庙南关有戏台,冬闲时节鼓锣开,戏装赖,就是有人来。”(《普天乐·故事戏》)道出了宝丰人从骨子里对说唱热爱之情。说唱文化已融入宝丰的经济社会、日常生活、风俗信仰之中,融入各个阶层、各个行业民众生活与情感之中,绵延至今被广泛认同,进而形成一种完整而独立的区域性文化生态系统。
20171月宝丰县被批准设立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以“说唱文化”为主要形态的宝丰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这是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唯一一个以说唱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保护区。
宝丰说唱艺术中的《红楼梦》

宝丰说唱艺术已发掘收集整理在册的三弦书、河南坠子、大调曲子、评书等传统曲(书)目和现代曲(书)目500多个,主要有:公案书、武侠书、袍带书、言情书、神段书、劝世书、现代曲(书)目等六类。而言情书90种,取材于《红楼梦》曲(书)目的有34个:

《宝玉探病》《宝玉哭灵》《黛玉悲秋》《黛玉赏月》《黛玉葬花》《潇湘馆》《焚稿》《探晴雯》《潇湘夜雨》《晴雯撕扇》《双玉听琴》《赏雪》《填还》《仙逝》《娶钗》《借鹃》《闺训》《凤蝶》《叹月》《余情》《夜宴》《证缘》《露泪缘》《祭晴雯》《杖责宝玉》《宝黛初会》《宝钗扑蝶》《宝钗代绣》《宝玉出家》《鸳鸯剑》《傻姐泄密》《绛珠离魂》《哭别紫鹃》《晴雯补裘》等。

1952年,现代著名诗人徐玉诺先生等人,曾为刚成立的宝丰县曲剧团(后为河南曲剧团主要力量)主持排演曲剧《红楼梦》,遂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
在传统文本收集整理意义上,河南大调曲子、三弦书以源头地南阳等地为代表。但在非遗保护语境中,《红楼梦》说唱艺术是活态的、共享的,具有鲜明的在地性,宝丰的红楼说唱艺术即有着不同的地域特点和表现风格。
在宝丰实地考察中注意到,《潇湘夜雨》《黛玉赏月》《黛玉悲秋》《黛玉辞世》(《仙逝》)《宝玉探病》《宝玉哭黛》(《宝玉哭灵》)《晴雯撕扇》等,为宝丰墨派大调曲子、河南坠子、平调三弦书等民间说唱名段。

1、宝丰墨派大调曲子
河南大调曲子流播地域广泛,多以南阳、开封等地为源。大调曲子原称“鼓子曲”,初盛行于河南开封,后流传于洛阳、南阳等地。清末民初,鼓子曲艺人将旋律简洁、易于上口的各色杂曲、小调,作为民间踩高跷时伴舞、歌唱,时称小调曲子,即河南曲剧的前身。其时,开封、洛阳一带的鼓子曲,因小调曲子的兴盛逐渐衰落,而南阳、宝丰等地的“鼓子曲”一直传承至今,为有别于小调曲子,谓之大调曲子。
清末民初,南阳“鼓子曲”传入宝丰后,被文人雅士传唱,并与当地民间小曲等进行融合,形成宝丰特色鼓子曲。其融合宝丰当地文化特色,独成一派,影响广泛,传承至今。因其与当年南阳“曲状元”墨子亮在宝丰收徒传艺有关,今亦谓之墨派大调曲子。现为宝丰地区主要曲种之一,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墨派大调曲子《宝玉哭黛》 郭彩云演唱)
据记载,1925年前后,南阳鼓子曲艺人、被誉为“曲状元”的墨子亮被宝丰县城人杨馥斋接入家中,拜师交流传艺。墨状元看中马街书会艺海宝地,相中众人求师心诚,遂焚香收徒。并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或传授三弦、古筝,或唱水浒、三国段子,或教唱红楼、西厢妙曲”。墨子亮去世后,诸人成立了“曲子研究社”,继承和发展鼓子曲。当时入社者达数十人之多,数人知名于河南曲坛。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一批新秀入社,“每逢佳节或茶余饭后,三弦、古筝、玉碟、八角鼓等一齐奏响,三国、水浒、西厢、红楼等妙曲绕梁”。
宝丰墨派大调曲子仍属“雅词”,遵循古训,不卖唱,不赚钱,不登舞台,仅为曲友之间相聚唱和玩乐,自我欣赏,或受朋友邀请入宅院祝寿,或庆贺丰收升迁之禧,自誉为“客堂屋里的玩意儿”。曲目题材众多,涉及广泛,有历史类、文学类、传说类、民俗类等。词曲以高雅为主调,《红楼》《西厢》《 三国》等居多,可谓“文雅之乐,意境缠绵”。
2、平调三弦书
三弦书又称三弦铰子书、腿板书,因用三弦、铰子(小铜钹)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
平调三弦书在宝丰县全境及相邻县市广泛流传历史久远。因唱腔以中低音,板式以平稳舒展为主要特征,故区别于其他三弦书而得名。
平调三弦书擅长大书,唱腔属板腔体,分为“铰子腔”和“鼓子腔”,腔调朴实、自然、流畅,音域宽广;唱词或典雅蕴藉,或雅俗共赏,既有文言词语,也有诸多豫西宝丰方言,还沿用古体诗词,具有浓郁的宝丰地方特色。
三弦书在宝丰兴盛,最早可追溯至清初宝丰县马街书会上。清末、民国时期,宝丰县境内三弦书艺人的行会组织“三皇社”活动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平调三弦书得到了很大发展。现为宝丰地区主要曲种之一,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余书习(1921—2023.12.7)百岁艺人、平调三弦书传人、马街书会“书状元”、“曲艺活化石”)
3、河南坠子
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于清末民初起源于河南,现分布于全国很多省份。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是曲艺界最受欢迎的曲种之一,艺人众多,影响广泛。
民国时期,河南坠子已经享誉全国曲艺界,坠子皇后乔清秀(1910.7.4—1944.2.6)夫妇早已走出河南,在河北、北京、天津、南京、沈阳、上海等地演出,颇受追捧,1938年,她与京韵大鼓演员骆玉笙同台演出。乔清秀代表作品就有《红楼梦》曲目,如《宝玉探病》《黛玉焚稿》《宝钗扑蝶》等。1942年,卧病天津的乔清秀,听说胜利唱片公司要为她灌制《红楼十三段》,非常兴奋,她挣扎着要人送她去上海。后唱片公司知道乔清秀的身体状况,决定将录音机器运到北京灌制,但此时乔清秀的病情恶化,1944年病逝于天津,成为遗恨。宝丰现保存有她当年的《宝钗扑蝶》录音。
河南坠子大师赵峥先生改编创作的《晴雯撕扇》《黛玉悲秋》为河南坠子著名曲目,在曲艺从业者和爱好者中广为传唱,深受大家喜爱,影响乃至全国。
河南坠子在“曲子窝”的宝丰也为民间喜闻乐见,学唱的人特别多,目前全县曲艺说唱传承所就有90%以上的学员学习河南坠子。
“在宝丰遇见《红楼梦》——《红楼梦》说唱文化实践保护计划”

对说唱文化有关项目、资源进行发掘和保护,是宝丰作为国家级说唱文化保护试验区的工作与实践,《红楼梦》说唱曲(书)目的收集整理与当代传播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由此,我长期多次前往宝丰实地考察,与宝丰说唱文化发展中心探讨,宝丰民间艺人如何借力优质文化资源《红楼梦》,重新发掘《红楼梦》相关作品,丰富民间艺人传统说唱曲目的内涵,提升说唱艺术的社会价值与文学品质。今年六月,宝丰说唱文化保护发展中心与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北京曹雪芹学会和北京曹雪芹文化发展基金会等进行合作,启动了“在宝丰遇见《红楼梦》——《红楼梦》说唱文化实践保护计划”,并组织了“麦田里的《红楼梦》”系列活动。

1、“麦田里的《红楼梦》”——“《红楼梦》说唱文化实践保护计划”
《红楼梦》说唱文化实践保护计划的启动,是以《红楼梦》为代表的高雅艺术和以说唱文化为代表的民间文化的深入交流,也是开启《红楼梦》研究与传播在中原说唱文化活态传承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利用文学经典《红楼梦》广泛而永恒的社会效应,梳理宝丰与《红楼梦》有关的曲艺、戏剧、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相关非遗项目,整理相关文字、实物以及影像资料,形成数字化成果,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红楼梦》相关传统说唱曲(书)目的保护传承弘扬。
麦田里的《红楼梦》”——是对《红楼梦》说唱文化实践保护计划定位
意在凸显宝丰民间说唱文化的在地性特点,重点着眼于宝丰传统说唱中《红楼梦》曲(书)目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其实践主体不仅仅是保护区的传承人、社区民众,还有红学专家学者参与这与过去纯粹从文献中编书不一样。今天的整理带有抢救性的,更有价值。参与《红楼梦》说唱作品的收集整理和活态传承研究,为象牙塔里的专家学者拓展了学术视野和研究空间,使他们有更多机会走进“麦田”,丰富学术涵养,又能以己所长更多地参与非遗保护实践,提升非遗保护成果的学术品质

2、策划组织“麦田里的《红楼梦》”系列活动
今年六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宝丰说唱文化发展中心举办“麦田里的《红楼梦》”系列宣传活动。其中主要有:
制作发布“在宝丰遇见《红楼梦》”微短剧第一集《酒馆轶闻》(红楼一梦在宝丰),由大河报·豫视频联合宝丰说唱文化发展中心、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策划完成。仅在6月10日—11日,大河报·豫视频发布的微短剧《酒馆轶闻》(红楼一梦在宝丰)及相关报道,全网总传播量300万+,《大河报》主持的“麦田里的《红楼梦》”“红楼一梦在宝丰”等话题阅读量80万+。

策划组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麦田里的〈红楼梦〉》宝丰民间说唱专场展演和惠民演出。
举行“红学家走进宝丰”活动。包括:“宝丰与《红楼梦》的传播”座谈交流会,红学家参观“《红楼梦》最美汝瓷展”,考察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汝窑博物馆、宝丰汝瓷烧制技艺窑口、宝丰酒制作技艺和宝丰小米醋酿造技艺等。

6月10日,“在宝丰遇见《红楼梦》——《红楼梦》说唱文化实践保护计划”启动仪式上,进行了《麦田里的〈红楼梦〉》宝丰民间说唱专场展演和线上直播,中国红学会名誉会长张庆善、秘书长石中琪、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曹学会副会长段江丽和河南红学会的同仁与宝丰民众共同观看了现场演出。

展演以87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联奏作为序曲。演奏者为宝丰县鸿蒙民乐队,这支小小的演奏团队,9人全部是宝丰县的民间艺人,他们手中拿的、怀中抱的乐器,也多出自宝丰县当地民间乐器制作工匠之手。宝丰民间艺人徐晓瑞、袁素玲演唱了宝丰大调曲子《潇湘夜雨》精华片段,郭彩云演唱了宝丰大调曲子《宝玉哭黛》唱段。曾在宝丰县豫剧团保留剧目《红楼梦》中扮演贾宝玉的退休演员武留兴老师演唱了《宝玉劝黛玉》曲段,宝丰的民间戏曲爱好者樊艳茹演唱了豫剧《黛玉葬花》曲段。民间艺人李春迎及徒弟演唱了三弦书《宝玉探病》,得到张会长和在场红学家一致称赞。
苏州大学音乐学院的张平教授,是河南坠子一代大师赵铮的亲传弟子。她闻讯专程赶来演出现场,演唱了河南坠子经典曲目《晴雯撕扇》,为她伴奏的是河南坠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歌舞剧院著名琴师杨庆林等。

(河南坠子《晴雯撕扇》       张  平 演唱)
为使更多的观众现场观看这台节目,宝丰说唱文化发展中心分别在宝丰县大营镇白石坡村、宝丰县曲艺公园举行了“《麦田里的〈红楼梦〉》——宝丰民间说唱惠民演出”活动。同时,利用说唱艺术在全网平台传播优势,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B站等的“宝丰非遗”滚动播出“《红楼梦》在河南”、“《红楼梦》在乡村”、“《红楼梦》在街头”演出曲段,社会反响热烈,线上点击率居高。上海青年董志岭是宝丰说唱的铁粉,在B站“宝丰非遗”看到“麦田里的《红楼梦》惠民演出”消息,他便利用年休假机会赶来宝丰连看了两场,见到了“网红”李春迎老师,圆了千里追星之梦。

3、这个秋天,宝丰人把《麦田里的红楼梦》唱到了北京
10月1日至10月6日,“第十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红迷嘉年华”活动在国家植物园的曹雪芹纪念馆举行。宝丰民间说唱受邀参加艺术节《红楼梦》主题舞台演出单元。宝丰民间艺人李春迎师徒和郭彩云等,连续六天在艺术节上分别演唱平调三弦书《宝玉探病》和大调曲子《宝玉哭黛》。在地域特色鲜明的“麦田”乡音里,传达出宝丰民间艺人对《红楼梦》的钟爱之情。

结 语

新近出版的《河南大调曲子全集》收录了宝丰大调曲子《潇湘遗恨》。《红楼梦俗文艺作品集成》,收录有南阳大调曲子《黛玉葬花》等35个红楼曲段和河南坠子《宝玉出家》、河南曲剧《红楼梦》。
除宝丰《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区系列丛书》中收录整理的宝丰流传的部分大调曲子、河南坠子等演唱的红楼曲谱、曲词、曲段外,宝丰《红楼梦》说唱艺术,尚未进入相关学术视野。民国时河南坠子皇后乔清秀演唱的红楼作品,河南坠子大师赵铮的作品《晴雯撕扇》等,尚未见诸于新近问世的《红楼梦》相关说唱艺术作品收集文献。
红学语境中,《红楼梦》说唱文化在民间的传播与实践,有着拓展学术视和研究空间

本文系“曹雪芹《红楼梦》与人文精神”——北京曹雪芹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2023.12)会议发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存非遗之美——宝丰县对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记录
2017年中国宝丰马街书会首届优秀传统长篇大书擂台赛隆重开赛
郭进拴:原创散文《马街书会奇观》
刘兰芳、郭达、范军都来了,带着精彩的表演!这届马街书会嗨爆了...
张海燕 || 春节 . 宝丰马街书会(外一首)
马街书会.麦田里的曲艺盛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