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杨小畜|那时代,没有人教他们做个合格的父亲


作者:杨小畜

【按:正如文中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体制、文化与教育方法传承的原因,使得贾府子孙越来越败坏。曹公还在感慨子孙不肖之时,我们后人却能深刻指出其苦果早由祖宗自己亲手埋下。这大概是能站在历史高处的好处,在另一种文化下反观,才能看出症结所在。】



谈及红楼里的文字辈三大老爷——贾敬、贾赦、贾政,那必定是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不止现在,自红楼诞生起,人们对贾府三大爷的评价就一直是反面的。评红大家王希廉对贾敬的评价为“无德无才”;另一位评红家二知道人对贾赦的评价为“色中之厉鬼”,评贾政为“性本愚暗”。

等等,笔者先立个flag,决不走“欲扬先抑”的套路,先把贾府三大爷的不是列出来,然后以“但是”转锋,把他们仨吧啦吧啦赞得像三朵鲜花一样……这样翻案的话,笔者也要被千夫所指,也是三观不正了!主基调一定是“他们仨不是好东西”,但是坏东西有其成为坏东西之原因,也有其成为坏东西的悲哀之处。那么笔者就尝试从亲子关系中站在历史之处境中,设身处地去解读这三位人物的性格,才发现他们仨不止是悲剧的制造者,其实也是悲剧的承担者。



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养成甚至说是三观确立都有最原始、最不可磨灭的影响。那么贾敬贾赦贾政三个人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对他们人物性格的影响就至关重要。

在第九回茗烟闹学堂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到玉字辈草字辈上学时,学堂已经变得“学不学,堂不堂”了。从贾代儒代字辈来看,他可能也教过文字辈贾赦贾敬等人,但是我们从贾代儒教育贾瑞的方法可以看到,他不算一个合格或者说智慧的教育者,无非是逼着子弟背四书五经,背不下就打骂。

别说没有朱老夫子白鹿洞书院讲学的风范,就是黛玉的老师贾雨村也比他强。这样的话,就导致贾政兄弟在家塾里得不到很多的营养。

第四十五回中借赖嬷嬷口说道:

“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老爷小时,何曾像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还有那大老爷,虽然淘气,也没像你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到三不着两的。他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这些兄弟侄儿怎么怨的不怕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贾代善对贾政和贾赦实行的是惩罚教育,“打”仿佛是唯一的办法;贾赦贾政在成年得子之后也只能是用打的方法继续教育自己的儿子。贾代化更让人可气,对贾敬实行的竟然是“审讯”教育!贾敬是进士出身,这在贾府里是独一无二的,有人考证是赐同进士出身,但不管怎样,也是有两把刷子的,我们姑且认为这是审讯教育的正面效应。

但是笔者认为,贾敬最后一味好道,想羽化登仙,跟小时候的遭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十二三岁的时候处在这哥仨的位置上,天天被爸爸打甚至于做了坏事把我们当贼审讯,我们内心是不是也会留有很大的阴影?甚至还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导致我们不敢跟父亲有丝毫的亲近,更别说体贴了!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在一种畏惧的状态下才得到的。宝玉每次听到贾政传唤,便登时打了焦雷一般,这难道不是一种亲子教育的严重失败吗?

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渴望得到的更多是关爱,贾府三老爷在小的时候可能就很少体会到亲情的细腻和温暖。第十七回试才题对额中,明明贾政也觉得这儿子还行,最多也就是说着“畜生畜生”“谁问你来”“不好不好”……儒家教育中很少提到赏识教育,笔者想了很久很久,也没有想到一个历史典故中是说父子关系特别融洽似朋友的——也许在儒家伦理体系下,把父辈当作朋友也是大逆不道吧。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红楼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宝玉“情不情”还是黛玉的“情情”,都是那么可爱,那么动人。我们就会可劲的赞美来显示出我们高雅的审美情趣。可是他们兄弟仨在年少时候可能也喜欢过别人,也对别的姑娘或丫鬟动过情,要知道,“动情”并不是宝玉的专利。

每个人在一定年龄荷尔蒙爆发之时,就会有无端的情愫产生,可能他们某一秒也有我非这个女子不娶的决心。但是他们从小是被“打”大的,父亲一个眼神,就可能让他们的这种真情和决心丢到爪洼国去。

这能说他们虚伪吗?科学家做过实验,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狗,把门打开,在它出来之时用电棒击打他,如此几十遭,最后门打开狗也不会再出来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恐怕不能轻易地断定他们就是虚伪的。不管怎么样,真情总是动人的,哪怕只有一秒钟。

作为读者我们只是看到了老爷们成为“鱼眼睛”(虽说是宝玉对婆子们的评价,借用在老爷们身上,也无不可之处)的状态,而很少去考虑到他们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的原因。就像数学里的积分符号,我们给出上限和下限,以及公式,就可以得出一个结果。我们总是针对这个结果欢呼雀跃甚至指三道四,却没有真正去体会导致这个结果的公式。再唯心主义一些,结果之所以成为结果,不是结果本身的意志决定的,而是公式决定的。



从这个面上说,贾府三老爷也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他们童年也不快乐,没有教过他们怎么去爱人,自然仿佛也没有人去爱他们,也没有人教过他们怎么去带孩子,怎么跟孩子相处,这是多么大的一种悲哀啊!

二百多年前的悲哀就呈现在书中,二百年后,好像这样的问题还是比比皆是。如果你问一个小孩子你跟妈妈亲还是跟爸爸亲,十有八九是妈妈,而不是爸爸。这就是我们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这样一说,我们在亲子方面跟贾府三老爷又有什么区别呢,刹那间,我们都成为贾敬三兄弟了,这是多么荒诞!

通观红楼梦全书,里面子女与父亲有接触的大致有如下几对:甄士隐和甄英莲,林如海和黛玉,贾敬贾珍贾蓉,贾政贾环宝玉,贾赦贾琏巧姐。第一回中“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

这是全书中唯一有父亲与子女身体接触的描写,就连贾琏抱巧姐也没有描写,黛玉与如海也没有。



当然,我们可以说没有描写不代表就没有这样的动作,甚至我们愿意去想象到他们仨生出第一个儿子的喜悦,也会爱抚,也会拥抱,也会晚上给盖个被子什么的……但是这些部分随着岁月已经消失殆尽,我们看不出贾府中有父子关系融洽的暗示。

比如小时候宝玉抓周抓到了胭脂,贾政就断定其决不成才,厌之;那次贾环诬陷宝玉强奸金钏,见到贾环乱跑,斥之;贾琏没有帮贾赦弄到扇子,打之;清虚观中,贾珍在炎炎夏日伺候贾母时得知贾蓉先凉快去了,啐之!贾敬对于生日当日贾珍要去道观里磕头,赶之……都是一副副大家长的面孔,这里面透露着威严,透露着等级,透露着愤恨,透漏着无奈,就是透漏不出一丝最本质的亲情。

因为那个大环境不允许他们去温情以待,也没有人给他们做过示范,于是僵硬强硬的一面就在亲子关系中占据统治地位,柔软的部分倒被搁置墙角不见天日了。

陈寅恪老先生说“读历史要抱以历史之同情”,这样才会尽量的减少傲慢与偏见。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从小立志要当一个坏东西,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善恶分明,可正如湘云对翠缕说的,阴阳本是一体,那善恶自然也是一体,哪有那么多绝对的事。

贾府三大老爷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好父亲,贾琏贾珍也不能算是一个好父亲,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笔者最后抛出一个问题给大家:假设我们最爱的宝玉真的有了孩子,他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好父亲吗?







点击下图即可关注“红楼梦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教我们的亲子观:打骂孩子,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
贾府的少爷们有多怕自己的父亲
贾政试探宝玉诗才,明明很满意,为什么还不停骂他?
贾府教育失败子孙一代不如一代 应该不应该由贾母负责?
贾政老爷“假正经”?看他干的这些事
宝玉“不长进”,谁的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