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五次农业革命——读《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有感|阅读

导  读


近日,《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作者David R Montgomery,张甘霖译)上市。新书甫到,陈能场博士便迫不及待从头至尾快读了一遍,深感这是一本既充满新理念、新知识,又对人类未来充满深切关怀的科普佳作,特写下读后感与您共享。


文/陈能场(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作者David R Montgomery,张甘霖译)近期上市了。我对这本书关注和期待已久,新书甫到,便迫不及待从头至尾快读了一遍,深感这是一本既充满新理念、新知识,又对人类未来充满深切关怀的科普佳作。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位关心土壤的朋友去阅读、思考。


一、土壤没了,一切也就没了


人类从狩猎和采集进入人工栽培以来,已经经历了四次农业革命。第一次是栽培、犁耕和畜力耕作;第二次是发明轮作、谷物和豆类间作及厩肥增强和维持肥力;第三次是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化;第四次是品种改良、生物技术,即所谓的“绿色革命”。也因此,人类的发展并没有陷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陷阱,时至今日,地球上已生活着76亿人口。


在不到一万年的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缔造了众多文明。诸如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玛雅、复活岛等等,小文明维持不够上千年、大文明不超过3000年,就在历史长河中陨落和消失。而中华文明却能延续至今,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中国是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人都曾深刻思考过。如美国土壤物理学家富兰克林FH King看到在美国一定年限种植后土壤肥力就严重衰退,对中国为何能维持土壤肥力的长久不衰感到好奇。他曾经携带妻子长途跋涉花8个月考察了中国(包括在日本和韩国的短暂逗留),并写出了《四千年农夫》的经典之作。书中认识到,将能利用到的一切都归还到土壤中是地力常新的秘密。在1930年代中期发生强烈的 “沙尘暴”后,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护局助理主任W. C. Loudermilk在游历包括中国山西省在内大半个世界后,写出了《征服土地7,000年》(Conquest of the Land through 7,000 Years)一书,其中描述了叙利亚北部的“百座死城”(The hundred dead cities)。他写道,“即便城市被摧毁了,人口流离了,但只要土壤存在,那么人口将重新移居到这个地区,城市也将别重新建立。但是现在,土壤没了,一切也就没了。”

 


如何维持土壤生产力,人们一直没有停止思考。戴维·蒙哥马利教授教授以他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独到的视角作出了回答。继《泥土:文明的侵蚀》(Dirt :The Erosion of Civilization)、《自然界隐藏的另一半》(The Hidden Half of Nature)之后,他最近又推出了《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Growing A Revolution---Bring Our Soil Back to Life)。单从书名,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提出人类文明的陨落和消失的问题,并逐步引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答案就在《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这本力作之中。

 


二、让土壤焕发生机,人类才有可持续的未来


人类是一种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莱特兄弟实现第一次飞机的可控持续飞行还是在1903年,。而在1908年,富兰克林FH King要来中国研究经久不衰的土壤肥力,还得搭船经历数月的旅行。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就登月了,不久前中国的航空器还到了月球的背面去探究了一番。科技发展至今天,人类如今已经轻而易举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但只要生存在这个星球上,人类的未来依然仰仗着地球表面的这“六吋表土”。因为缺乏对土壤重要性的认识,加之缺乏技术去保护它,一些曾经发达的古文明或因水土流失(如复活岛)、或因土壤盐渍化(如巴比伦文明)、或因干旱、土壤养分衰竭而造成土地不能生产足够的粮食而引发战争,最终走向消亡。


经过了四次农业革命,特别是“绿色革命”的洗礼,如今的土壤因为化肥、农药、除草剂的过度施用,有机质没有及时得到补充等等原因,很多耕地土壤已经失去了“生命”,变得了无生机。与此同时,地球上的人口短期内爆炸的同时,粮食产量虽然持续增加,但也接近了“天花板”。联合国粮农组织2015年出版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一书指出,世界上将近1/3的土壤严重退化。土壤未来是否还能支撑地球上日益膨胀的人口需求,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们脚下的土壤如何持续养活这个星球上的大众,唯一的答案在于土壤健康,也就是需要让土壤重新焕发生机。戴维·蒙哥马利教授教授通过半年的世界游学考察,发现好的耕作方式是维持地力的基础。他通过对比世界各国的实践,指出成功的关键是让土壤重新焕发生机。戴维·蒙哥马利教授教授也因此一扫此前的“重度的环境悲观主义者”的阴影,因此大声疾呼“第五次农业革命”—耕作革命!


现在,《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中文版与读者见面了,我们希望通过土壤观察这一平台向各位诚挚推荐这本佳作。


温馨提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毫不起眼的泥土,为何成为决定文明盛衰的关键?
故事,蕴藏在泥土之中
匈奴悲歌的背后,是大汉王朝农业革命的成果
每日科技名词|土壤改良
土壤健康包括与土壤质量和肥力相关
土壤看似毫不起眼,却往往能成为决定文明盛衰的关键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