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瞬间(1502):迁建的孟端胡同清果郡王府

西城区孟端胡同45号2004年被拆除,迁建到历代帝王庙东侧。

现在还有很多文章在谈论这个前身和爱新觉罗·弘曕有关的四合院。 

爱新觉罗·弘曕(1733—1765年),雍正皇帝第六子。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继子。乾隆三年(1738年),果亲王允礼卒,无子。以雍正皇帝第六子弘曕过继为嗣,袭果亲王。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圆明园九州清宴失火,诸王都进园救火,弘曕住处离最近,来最晚,并且和皇子们嬉嬉哈哈,毫无关念之情。乾隆将弘曕降为贝勒,罢免了所有官职。冯其利《寻访京城清王府》分析,这是弘曕离开官园果亲王府(参见《北京瞬间(1212):平安里西大街清果亲王府的位置》)出居孟端胡同直接原因。弘曕被革职后,闭门家居,抑郁不欢,一病不起。病危时,乾隆帝亲临视疾,弘曕在衾褥间叩首谢罪。乾隆帝被手足之情所感动,呜咽失声,拉着弘曕的手说:我因你年少,故而稍加处分,以改变你的脾气,想不到你会因此得这样重的病。之后乾隆下令恢复弘曕郡王的封爵,但遗憾的是弘曕不久即死,时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年33岁,谥曰恭。

到现场看,迁建后的房子门口挂着门牌号是阜成门内大街129号,门口匾额上有欧阳中石“竹苑”两字。旁边墙上隐隐可以看到“孟端45号”字样。





迁建后的孟端胡同45号



阜成门内大街





有关报道截图

2012年1月31日中国日报网《有多少故居可以重来?》摘录:

因孟端胡同果郡王府与王府仓胡同的贝勒府都是康熙帝位下皇子的府邸,同属二十四门,老人相沿称孟端胡同的果郡王府为南府和前府,王府仓的贝勒府为北府或后府。果郡王府的爵位世降一等。弘瞻长子永荼袭果郡王,长孙绵从袭贝勒。绵从在乾隆五十六年卒,绵律、绵同先后袭贝勒。2005年,孟端胡同45号,曾被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称作四合院“上上品”的清代果郡王府遭连夜“迁建”2005年,孟端胡同45号清代果郡王府被连夜“迁建”,这座王府曾被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称作四合院的“上上品”。拆迁后,这里成为北京金融街的开发项目用地。孟端胡同拆迁后,开发商承诺将45号院迁建到历代帝王庙东边的一个工厂里。

2010年3月24日中国文化报《历史建筑异地迁建:保护还是拆毁》摘录:

孟端胡同就属于被“改造”的那部分。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中部,东西走向,东起锦什坊街,西至阜成门南顺城街。坐落于胡同45号的院落据查是光绪年间镇国公载卓府第的一部分,载卓的祖先是雍正的第6个儿子果郡王弘瞻,因罪被乾隆降为贝勒,从王府迁入了孟端胡同这处院落。孟端胡同卓公府的末代主人辅国公毓铤生于民国四年,因家道败落,1941年,他把整个院子都卖掉了。新中国成立后,卓公府的一部分变成水利部的宿舍,一部分变成私宅。2002年,孟端胡同45号院成为北京市539座重点保护院落之一,入选理由为“因其规模宏大、保存完整而成为北京目前现存的四合院中的上品。朱门绿廊、高树庭廓、雕梁画栋、青砖碧瓦、百年老树枝繁叶茂”。可是,这处拥有近400年历史的精美院落连同拥有800年历史的孟端胡同都被划入北京金融街开发项目的征地范围,自2002年起,虽然很多人呼吁应该把这里保留下来,但是孟端胡同45号院最终也没有逃过被拆除的命运。华新民是孟端胡同众多的守护者之一。这个有1/4中国血统的蓝眼睛外国人是地地道道“胡同的孩子”,1954年出生在北京东城区无量大人胡同的一座院落里,她听着胡同语言长大,读北京的小学,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不住无量大人胡同——那里多年前被拆除了。华新民拿出一堆记录当年拯救孟端胡同45号院的材料,回忆起那段让她想起来就很心痛的经历。孟端胡同45号院占地2000多平方米,位于金融街开发项目中心区。听说这个消息后,华新民与历史学家梁从诫专门到45号院看了看,一致认为院落绝对不能拆。华新民说:“当时梁从诫先生还专门给北京市领导写过信,希望能够保护孟端胡同里的四合院。”而她自己则向金融街的总经理建议多种方案,希望他们能够“手下留情”。然而建议一再被拒绝。在她的最后一封信里,华新民建议可以参照欧洲国家利用文物建筑的模式,把45号院做成一个最高品级的饭庄、酒店或者俱乐部,她认为在高楼林立、节奏紧张的金融街工作的人们会很愿意到一座古典庭院里休息一下。可惜,这最后的建议也被驳回。从2004年11月30日晚起,开发商开始拆除孟端胡同45号院。时隔多年再提起这件事情,华新民的情绪依然很激动:“这么好的院落就这么毁了,他们怎么下得去手?院子拆了是为了筑路,其实只要把路往东或者往西偏一些,45号院就能保下来,但如此就要影响到两边大厦的体积,说到底,把果郡王府拆除无非是为了给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腾出地皮。”事实上,2002年4月,北京市文物部门曾以45号院是重点保护院落为由,要求金融街开发部门对原来的项目进行重审。西城区政府也组织专家对该院落进行了考察论证,结论是45号院紧邻武定侯街和西二环辅路交叉口,如果采取原址保留的方案,改道后的道路无法回到原有位置,容易造成该路段的交通混乱,最终专家们同意45号院异地迁建,并称迁建也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所有的工作都将参照国家和北京市的文物保护规定,按照对文物迁建保护的要求以及方式进行。但据后来拆迁现场的目击者描述:每个房顶都爬上了几个民工,把一片片的瓦掀起来再沿着钢管掼到地上。从那之后,拆除的45号院原址上如期建设着规划项目,关于45号院复建的事情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有市民称在阜成门内大街历代帝王庙的东侧看到挂着“孟端45号”门匾的院落,这件事情才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华新民只去看过一次那个复建的45号院就再没去过,“连格局都和原来的不一样,就更别说那些建筑材料了,只有少量是原来院落里的。在华新民看来,“迁建”只是给“拆毁”换了个说法,因为她曾亲眼看着一座座号称“迁建”的四合院最终被拆得“粉身碎骨”,只有部分构件被保留下来用于日后复建,新建筑无论外观还是历史内涵都与原来相去甚远。关于历史建筑迁建的问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曾一智与华新民所持观点相同。曾一智认为,具有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不应该成为商业开发的牺牲品,只有为了公众利益别无他法的时候才被允许考虑异地迁建。曾一智讲述了北京市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麻线胡同3号院迁建的经过:“那么大一处院落,如果严格按照迁建的要求操作,单木料一个星期都搬不完,但是他们3天内就推平了。”后来这座四合院被异地迁建至东四五条55号。“不可移动文物与周围历史环境密不可分,这样脱离了原来的环境,院落背后的历史文化如何正确传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端胡同
怡亲王府演绎“辛酉政变”——北京东城北极阁三条手机速写上
理郡王府
北京最大的王府--郑亲王府
我们来了解下北京的那些王府
穿越古今 探寻北京十大王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