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母的是是非非(三):贾母产生失误的原因探究

作者张黎明,男,生于1963年,甘肃省泾川县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先后从事过教育工作、公务员工作以及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现任《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执行主编。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从1985年起,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飞天》《散文》《散文百家》《读者》《博览群书》《台港文学选刊》等国内100多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及学术论文共900多篇。出版散文集《瞬间的灿烂》、励志类读物《做个知本家》(与张琦合作)、长篇小说《前途无量》、红学研究随笔集《万千滋味品红楼》。先后有10多篇作品入选不同文集,另有10多篇作品被《读者》等选刊转载。先后获得省市级各类奖项10多次。

长期致力于《红楼梦》研究,已在《书屋》《红楼》等报刊上发表有关《红楼梦》的论文、随笔与杂谈10多篇。

作者

张黎明

贾氏家族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贾母的一系列失误应该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仔细分析和总结贾母产生失误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贾母这个形象的意义。

原因之一,女性视野局限较大。

贾母是贾家至高无上的老祖宗,但贾母首先是一个女人,在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条件下,所有女性的首要任务是相夫教子,要遵守“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因而缺乏男性主子应有的视野和活动空间。

贾母的丈夫贾代善去世比较早,原来由她与丈夫一起负的管理责任,现在得由她一个人来承担,以贾母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如果放到今天的社会,她应该是一个女强人,能够纵横捭阖、大展宏图,将府中的一切事务都处理得妥妥当当。

推想贾母的一生,在贾府的鼎盛时期主持家务,在数十年的媳妇熬成婆的过程里,应该说积累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具备了相当的管理家务的经验和才能。

同时也作为女人,贾母对女性十分了解,能体谅她们的心情与难处,这是贾母优于男性主子的地方。她喜欢女孩子,于是将荣府、宁府中的女孩子,包括自己的外孙女林黛玉,都收罗到身边来,反映出她对女性的尊重与呵护。

她孀居多年,因而十分理解年轻女性的感情需要和家庭美满,例如第七十六回,宁荣两府主子中秋赏月,晚上她劝尤氏早点儿回家:“你们小夫妻家,今夜不要团圆团圆!为何为我耽搁了!”可见她非常善解人意。

但应该看到,封建礼教是限制女性的发展的,贾府给贾母提供的舞台只限于府中内部,让她管理的事务也只是家中的日常琐事。因而她没有机会介入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更无从具备相当的政治头脑,而这一点又对家族的前途和命运至关重要。

贾母无论多么精明强干、运筹帷幄,人生的经验、管理的能力也只限于府中,缺乏全局性、战略性的眼光,让她无法站在一个应有的高度,或者说能像冷子兴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贾府的现状和危机。

其实,不光贾母如此,整个贾府中管事的女性主子,应该都存在着同样的视野狭窄的问题,这并非说她们自身不优秀,而是封建礼教长期以来对妇女束缚与禁锢的结果。

当然,在整个封建社会,一般的家庭妇女都必须严格恪守妇道,家族的兴衰是男人们考虑的事,女人们不必为此操多少心。但对于贾母这样的对整个家族负有重大责任的女性来说,如同宫廷中面对幼主的太后,在幼主难以正常行使职权的情况下,便必须代替其管理国家的事务。

贾家第二代男性主子贾代善辞世过早,而第三代男性主子贾赦、贾政那时还没有成长起来,或者成年了却缺乏基本的治家本领,在这种情况下,贾母就不能再拘泥于封建礼教只讲妇道,而必须代替丈夫统管贾家的事务,尤其需要考虑和处理那些涉及前途命运的大事。

但实际情况是,贾母虽然也是贾家女性主子中的杰出者,但她到底还是没有能最终超越当时女性的局限,而站在一个应有的高度去认识问题。

原因之二,思维定势难以改变。

做大家庭中的一位老母亲、老奶奶,只需要具有常规性的思维即可;但做一个大家庭的老祖宗和精神领袖,则必须具有超常规的思维,或者说需要具备领导者的思维。

贾母不是一般性的家庭妇女,而是肩负着延续贾府辉煌使命的老祖宗,因而自然就不能把她当作一位普通的老人,而必须当作家族领袖人物来看待,她就必须具有领导者的思维。

但是,女性的身份造成贾母生活圈子的狭小,继而造成她缺乏深邃远大的目光,同时也造成她难以改变的思维定势,而思维定势最后又决定她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在贾府中,贾母的身份前后经历了妻子与媳妇、母亲与婆婆、奶奶与老祖宗的几种变化,因而她的思维方式,始终没有超越身份造成的局限。

一般而言,在旧时的大家庭中,对家族的前途和命运负有主要责任的是男性主子,谋取大家庭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与政治资源,为家族的未来培养可靠的接班人等等,都是男性主子们来考虑和实施的事情,女性只是作为配角辅助男性完成这样的任务即可,没有谁要求她们应该像男性那样承担更大的责任。

但以上只是就一个正常的家庭而言的,前提是作为家族顶梁柱的男性主子必须健在,并且对家族事务具有足够的掌控力。如果男性主子早逝或者缺乏应有的能力,并且子孙中也无人及时替补上来,那就需要女性主子来承担男性主子未尽的责任。

而贾家恰好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贾母丈夫早逝,贾赦、贾政无论是当初还是现在,都难以胜任掌门人的角色,于是便只好由贾母来料理这一切。

贾母虽然迫于需要,被动地成为贾家的最高领袖,但思维方式仍然是母亲、奶奶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完全转变成作为贾府最高领袖应有的方式,因而她思考和处理家中的重大问题,仍然只是从母亲、奶奶的角度去思考。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当大儿子贾赦“放着好好的官不做,成天和小老婆喝酒”,一味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甚至于要朝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鸳鸯下手的时候,贾母心中对大儿子贾赦的怨气,终于一下子爆发了。

但贾母斥责、规劝儿子,却不是从贾家的长远利益出发,让他在后辈儿孙面前注意荣府大老爷的形象,多做一些有利于家族兴旺发达的事,而只是从自己的生活离不开鸳鸯的照顾出发。

因此,对于儿子纳妾,贾母的看法应该说邢夫人的想法并无两样,大老爷可以去纳妾,只是你去纳别的女孩子好了,“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想纳鸳鸯那是万万不能的,因为贾母离了鸳鸯几乎寸步难行。“我有了这么个人,便是媳妇和孙子媳妇有想不到的,我也不得缺了,也没气可生了。……留下他伏侍我几年,就比他日夜伏侍我尽了孝的一般。”

之前贾母以一位贾府最高领袖的身份出现,站在贾府长远利益的高度,指责贾赦不务正业、不成体统,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然而现在她又以一个母亲的形象出现,只是反对他纳鸳鸯为妾,等于她将自己之前对贾赦的批评和指责给消解了。

同样,当宝玉由于招惹优伶、调戏母婢以及无心读书而被父亲痛打的时候,贾母仍然是以一位母亲、祖母的形象出现,他只在意自己视若心肝宝贝的孙子被父亲毒打,却闭口不去追究宝玉挨打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因而便使她的干涉失去了正当性。她对宝玉的过于溺爱和庇护,客观上纵容了宝玉更加放诞任性,也使作为父亲的贾政对儿子的教育落了空。

相比较贾母,贾政虽然对儿子的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存在很大缺陷,但他对儿子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基本正确的。

有人说,贾政要求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使宝玉最终成为封建统治阶层的忠臣孝子。这是脱离当时历史背景和社会现状的说法,也是有意歪曲贾政思想和愿望的观点。

试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贾宝玉要获取基本的生存条件,要成为贾府合格的继承人,他除了认真读书,致力于仕途经济,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呢?难道让他带领贾府的奴仆举行起义才是正确的吗?

因此,对于儿子“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的不肖行为,有哪位头脑清楚的父亲能认为是正常的?

因此,贾政管教儿子虽然下手实在是太狠了,但他的出发点并没有错,他不过是对儿子恨铁不成钢。

贾母制止贾政的粗暴行为自然是没有错的,但她也应该分清是非曲直,不能认为贾政的方式错了而目的也错了,更不能把贾政父子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她与儿子之间的矛盾。

从以上两个事例来看,贾母呈现出来的往往是母亲或奶奶的形象,却很少是贾府最高领袖的形象,贾母作为母亲、奶奶的面目出现自然也无可厚非,但贾母又不仅仅是母亲和奶奶啊,她还是贾府的最高领袖呢,对贾府的前途和命运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贾母在涉及贾府长远利益的重大事情面前,必须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而不能只是作为母亲或奶奶的身份,来感性地面对一切。

然而,无情的岁月和狭小的生活空间,已经将她塑造成一个思维定型的老人了,她基本上不具备领袖人物的思维,有的只是作为老祖宗或老母亲、老奶奶的思维,而这种基于辈分、女性和亲情的思维,难以清楚、透彻地审视贾府面临的危机,只能给贾府事业带来一定的损害。

原因之三,年纪太大力不从心。

贾母是一位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老人,她十分喜欢与年轻人相处,尤其喜欢和她的一群孙子、孙女在一起说笑、聚会,这表明她童心未泯,心态不老。她以一个老人的身份出现在大家庭里,以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去引导、启迪、扶持年轻人,因而在贾府中起着承上启下、率先垂范和扶掖后辈的作用。

贾母虽然耳聪目明,身体硬朗,思维敏捷,但她毕竟已进入古稀之年,比不上年轻力壮的时候了。

从她内心里来说,她希望贾府能永远兴旺发达,将祖宗开创的基业一直延续下去,她其实也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纪的增加,她便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红楼故事开始的时候,贾母早已退居后台,府中的管理大权主要在王夫人、王熙凤手上,因而即使她看到或想到哪些方面存在着问题,她也已经是力不从心、难以作为。

事实上,对于府中的许多大事,比如秦可卿的丧礼、大观园的修建以及探春的改革等等,都未见到她发表什么具体意见或过多地介入。

大概只有涉及到她的宝贝孙子宝玉的事,她才会为之谋划或过问一下,例如清虚观打醮与张道士谈及宝玉的婚事,大张旗鼓地查办守夜的媳妇、婆子聚赌酗酒的事等等,其他不涉及到她切实利益的事,她几乎一概不管。

这一则是因为她早已将大权下放到儿孙辈管家手里,因而她往往显得比较超脱,能不管就不去干涉,这样当然有利于王夫人、王熙凤施展;二则也是因为她确实垂垂老矣,无心、无力去思考、去实施一些涉及家族长远利益的大事了,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确实是失职、失责了。

对于贾府的衰亡,每一位主子都有责任,但贾母作为最高领袖担负的责任更大,但以她过高的年龄来看,她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思维也没有年轻时那么敏捷了,因而她实在是担负不了那么重要的责任。

贾母是贾府中的最高领袖,按说眼光以及行事风格都应超出其他人不少,尤其是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她应该具备有效或妥善解决的策略与手段。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贾母在应对一些重大事变时,竟然显得十分无能为力而一筹莫展,这种情况在她垂垂老矣时尤为突出。比如第一〇六回,面对抄家后的惨痛局面,贾母的反应和表现竟然是这样的:

且说贾母见祖宗世职革去,现在子孙在监质审,邢夫人尤氏等日夜啼哭,凤姐病在垂危,虽有宝玉宝钗在侧,只可解劝,不能分忧,所以日夜不宁,思前想后,眼泪不干。一日傍晚,叫宝玉回去,自己扎挣坐起,叫鸳鸯等各处佛堂上香,又命自己院内焚起斗香,用拐拄着出到院中。琥珀知是老太太拜佛,铺下大红短毡拜垫。
贾母上香跪下磕了好些头,念了一回佛,含泪祝告天地道:“皇天菩萨在上,我贾门史氏,虔诚祷告,求菩萨慈悲。我贾门数世以来,不敢行凶霸道。我帮夫助子,虽不能为善,亦不敢作恶。必是后辈儿孙骄侈暴佚,暴殄天物,以致合府抄检。现在儿孙监禁,自然凶多吉少,皆由我一人罪孽,不教儿孙,所以至此。我今即求皇天保佑:在监逢凶化吉,有病的早早安身。总有合家罪孽,情愿一人承当,只求饶恕儿孙。若皇天见怜,念我虔诚,早早赐我一死,宽免儿孙之罪。”默默说到此,不禁伤心,呜呜咽咽的哭泣起来。鸳鸯珍珠一面解劝,一面扶进房去。

贾府被抄没财产,贾赦、贾珍一干人被监禁,贾家陷入空前的危机,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位称职的家族领袖需要做的事情,应该是果断地作出正确的对策,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将家族所受的打击降到最低水平。

然而,此刻的贾母却是怎样的呢?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贾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是与邢夫人、尤氏一样“日夜啼哭”“眼泪不干”;二是她在无计可施之时,也只会像王夫人、赵姨娘一样烧香拜佛、“求菩萨慈悲”。

这哪里是一位家族领袖应该做的事情?其反应和表现与无见无识的普通老妪又有什么两样?贾母带头痛哭,一旁的媳妇、姑娘便也陪着哭,结果“满屋中哭声惊天动地,将外头上夜婆子吓慌”。

贾母本来是不大信佛的,书中没有说她喜欢求神拜佛,所谓清虚观打醮不过是奉元春之命例行公事。在最需要贾母真正发挥领袖作用的时候,她的弱点便一下子暴露出来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贾母在祷告中检讨自己:“皆由我一人罪孽,不教儿孙,所以至此。”

这说明,她对自己的终极失误还是有认识的,只是她即使认识到了,也自始至终没有采取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所以才使贾府如今一败涂地。

原因之四,问题成堆疲于应付。

表面上看,贾府中四世同堂,人丁兴旺,锦衣美食,其乐融融,无论荣府、宁府,还是长房、二房,都团结在贾母的旗帜下,似乎都在按贾母的旨意致力于贾府的事业。

其实,看起来风平浪静的贾府,实际上却有着无数险滩激流,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纵横交织,让贾母应接不暇、疲于应付。

贾母虽然早已退居后台了,但府中一些重大的事,仅仅靠儿孙辈的管理者是处理不了的,非她这位老祖宗坐镇或出面不可,贾母对贾府这艘风雨飘摇的航船,起着别人无法替代的压舱石的作用。

也多亏了有贾母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祖宗,让贾府能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状态,否则,贾府是否会陷入各路诸侯纷争不息的战国时代,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贾母毕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且本身又是一位视野、识见都受局限的女性,因而她的确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她所能发挥的作用其实也是有限的。

首先,处理与邢夫人、王夫人这两个儿媳妇之间的关系,就很让贾母费神。婆媳关系是封建大家庭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一旦处理不好,往往会让家中是非迭出、鸡犬不宁。

表面上看,邢夫人、王夫人似乎都对婆婆毕恭毕敬,不敢有什么违背贾母意愿的行为,但实际上,两个人都各怀心思,对贾母进行着无形的、不露痕迹的对抗。

用贾母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是“应景儿”,也就是表面上敷衍着她,内心里却对她蓄意算计;另一个是“极孝顺”,也就是对她阳奉阴违,并不是真情实意地孝顺她。

贾母不是等闲之辈,但几十年要一直不停地与这样两位媳妇过招,自然也够她喝一壶的。

其次,处理长房贾赦与二房贾政之间的关系,也十分让贾母闹心。按封建家庭嫡长子继承制度,荣国府的当家人应该是贾赦,但由于贾赦自身存在着各种不足,于是府中大权落到了二房贾政手中。

虽然书中并没有具体交代,荣府大权究竟是如何落到贾政手中的,但从贾赦在宴席上公开指责贾母“偏心”一事上看出,促成这件事的关键人物肯定是贾母。

贾政作为二房,素来对权力并不怎么热心,不可能直截了当地从长房手中夺权,因而让他来当家,只会是贾母的旨意。

而从贾琏夫妇住在荣府,帮助贾政、王夫人料理家务这种奇怪的格局来看,似乎又是贾母为了平衡两房的关系,而做的一种特意安排。

但这仍然不能平息两房之间的明争暗斗,贾赦想纳鸳鸯为妾,邢夫人将傻大姐捡到的绣锦囊送给王夫人,表面上看,一个反映了贾赦好色,一个显示了邢夫人关心风化问题,其实从根本上都说明二房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两房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贾母引起的,贾母自然就成了处于下风的哪一方抱怨、忌恨的对象。

再次,对于宝玉这个关系到贾家未来的孙子,贾母也真是操碎了心。贾母关心、爱护孙子无可厚非,不正常之处在于她对宝玉的溺爱,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其生母王夫人。

开始是为如何把他伺候好而煞费苦心,于是贾母便把身边最得力、最伶俐的丫鬟袭人、晴雯送给他,使宝玉成为贾府中拥有丫鬟、小厮以及婆子数量最多的年轻主子。

之后是为他到底应该选一个什么样的媳妇颇费踌躇,从清虚观打醮与张道士谈话、询问薛宝琴生辰八字等事来看,黛玉、宝钗最初似乎都不在她的考虑当中,而最后在贾府经历巨大变故之后,才于仓促中同意将宝钗作为孙媳。

这当中,贾母还经历了宝玉挨打这样的重大事件,贾母心疼孙子受苦,反对贾政痛打儿子,也是人之常情,但她只片面地谴责贾政的恶行,却闭口不提宝玉究竟是因什么而挨打,于是便让贾政对儿子的教育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贾母强势介入儿子与孙子的矛盾可以看出,贾母对宝玉确实是操碎了心,但她的心基本上未操到地方上,贾政教育宝玉的方式方法固然有错,但贾母对孙子的溺爱比贾政痛打儿子的危害更大。

贾母关爱宝玉的目的,是为了让宝玉将来能成为贾府事业真正的接班人,但她溺爱的结果正好与她的愿望相反。

再其次,处理一些棘手的家务事,也可能常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老问题难以完全处理妥当,又会催生一些新问题。

比如对于王熙凤以权谋私,以贾母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她未必就一点儿也不知道,事实上她在多个场合都对其有过警示和提醒。但王熙凤虽然冰雪聪明,但在这方面偏偏闭目塞听、一意孤行,而贾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肯直截了当地指出其错误,等于是纵容了她,结果让王熙凤走上了不归路。

又如处理贾赦纳鸳鸯为妾的事,她一方面是雷霆震怒,坚决阻止了儿子的荒唐行为,暂时保护了鸳鸯,另一方面又对贾赦网开一面,声明除了鸳鸯之外纳别人都可以,并且她还会为此出一笔钱。这样缺乏原则地处理问题的结果,不仅除不掉贾家的病根,反而更加助长了男性主子们骄奢淫逸的恶习。

总之,面对贾府危机四伏的复杂局面,贾母也做了一些挽救或补偏的工作,但由于她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力挽狂澜的气魄,因而她的所有努力只是一些修修补补,对于改变贾府大局已经无济于事。

原因之五,大势所趋回天乏力。

贾母自身的局限以及一系列的失误,固然对贾府的衰落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贾府到了红楼故事开始的时候,已经如同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船在风雨中飘摇,以贾府现有的人力及物质资源,估计谁也没法挽救它了。

因而,以贾母的人生经历和智慧,未必看不清贾府倾覆已是大势所趋,即使她再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怕也是无力回天了。

因此,她并没有刻意去做什么挽狂澜之即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事业,相反,贾母平时倒是很能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大约是贾府中最能找乐子的人了。

贾府的衰落已在意料之中,只是贾母可能没有想到会来得那么快,并且让她给碰上了。仔细推究起来,贾府能否延续百年望族的辉煌,取决于两个根本性的因素:

一是如果元春健在,并且继续被皇帝宠幸,这样贾府就会有了一个最大的靠山,即使贾家人作出了什么违法的事,只要皇帝一关照,谁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但是如果这个靠山一旦没了,也就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抄家的事随时有可能发生。

二是贾家的子孙头脑清醒,并不一味地躺在祖宗的功劳上吃老本,而是能够读书上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取得稳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势,或者具备经营能力,能够保证贾府有充足的经济来源,这样也就不会陷入衰落的命运了。

但这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又让贾母十分无奈,前者是贾母难以左右的大问题,后者是短时期内无法奏效的难事情,贾母作为一位女性,同时又是一位老人,深知凭她怎样努力,都是无法扭转乾坤的,于是便听之任之,或者故意对现实视而不见。

的确,贾府走到这一步时,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很难逆转越来越严重的颓势了。由于主子们普遍不懂得什么叫居安思危,因而,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时的忠告,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视;又由于贾府中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节俭,因而,探春在大观园所做的那点改革无足轻重;还由于贾府子弟普遍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因而,到了需要有人站出来顶天立地的时候,一家人除了抱头痛哭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

贾母以衰朽之躯,面对这样的现状,又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呢!只好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

总之,由于贾母缺乏深邃的战略性眼光,没有像一个成熟的家族领袖那样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地对贾府进行严格的管理,尤其是没有能对儿孙进行有效的教育,又由于她一心追求享受,懒于操心费力,求清静,图安乐,在贾府中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从而使子孙们都千方百计地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结果上下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终于将贾府这艘风雨飘摇的破船给凿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母:能屈能伸的富贵女强人!
《红楼梦》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当小妾后,全家人跟着享福!
《红楼梦》:一个家庭正在走下坡路的四种迹象
解谜《红楼梦》之荣国府的权力结构权力分配问题
珍爱红楼------袭人妒忌黛玉吗-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赵姨娘,能被所有人讨厌,真不容易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