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市妹子第一次租地种菜是种怎么样的体验?

图文作者:西西

“种块小地尝试一下吧。”从去年下半年起这个想法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打转。买菜就可以了,为啥要种呢?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想知道蔬菜们在没有农药化肥的情况下怎么长起来的;想多和土地接触,喜欢那种站在大地上神清气爽的感觉。更让人心痒痒的是,一直关注的几位网红纷纷在乡下租起了小院,自己种地自己吃,开始半农半X的生活…….

虽然没有小院子、没有阳光充足的大露台或阳台,可种地的这个小火苗一直在心里面窜,当得知离家不远处新开了一家农场正在对外出租菜地时,便跃跃欲试“我要去种地啦!”

种地是锻炼身体和动手能力的好机会

城市人用脑多,卖力气少、动手少。我第一次拿起铁锹翻地的时候,就被农场的师傅指出“一看就是读书人,没啥力气。”

翻地时把铁锹插在土里,然后用脚使劲往下一压,压得深才能翻得深。我力气明显不够,翻得浅。翻了一会,没劲了,一下蹲再站起来眼前一片黑。“真是缺乏锻炼!”跟自己说。30平米的小地,第一天翻了不到一半便结束了战斗。

晚上回到家,腰也酸,腿也疼,不过睡得特别香。

翻了一半的地

第二天,拿起铁锹继续努力。有了头一天的经验,好像找到了些感觉,一鼓作气把剩下的地块翻完了。小有成就感。种地是不错的健身方式,与其去室内跑步机上跑步,我更喜欢天高气爽来这里卖力气。

除了力气活,还有不少动手的细致事。比如搭架子,黄瓜、豆角、西红柿需要搭架子。从小我的动手能力就不强,对搭架子这件事心有畏惧感。当黄瓜秧长到耷拉在地上,不得不搭的时候,只好硬着头皮开干。向农场的师傅和旁边的邻居请教了如何搭架子。他们说很简单,四根竹竿一组,交叉到一个点做个支撑,然后在交叉点上面横着一根竹竿,起到稳固的作用就好了。于是,我照猫画虎地学起来。先选竹竿,再选好位置一根一根往土里插,然后找绳子七捆八捆把交叉点绑死。第一次把握不好,交叉点有高有低,最上面那根杆勉强横上去。架子七扭八歪的,好在搭成形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来给豇豆搭的架子,稳固多了。经历了夏天几次大风大雨,最早搭的架子有一边快坍塌了,那个豇豆架还安然无恙。这算是进步吧。

给豇豆搭的架子

谁说种地不用脑?不比做项目规划简单

种地这件事除了卖力气,也蛮烧脑的,特别对第一次尝试的小白。

种什么?什么时间种?种在哪个地块上?这是一个把品种、时间、空间多个元素交错起来的规划,不比做项目规划容易。

首先是种什么,答案简单,想吃什么就种什么。一开始我的期待特别多,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菠菜、油菜、小萝卜、南瓜、韭菜、茴香、紫苏、豌豆、芹菜、青椒……什么都想吃什么都想种。现在觉得如果在每个季节挑选出一些主要品种入手比较容易,比如春天种些耐寒的青菜、小萝卜,春夏之交可以种上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柿子椒、玉米等主要品种,进入伏天的时候开始种萝卜、白菜等秋菜…….(冬天的耕种还没有经历呢)这样有了大致的规划,再结合地块情况,补充些其他菜。

最开始买的种子

什么时间种?经历了从春到夏这两季,了解了几个品种的种植时间。不过每一种蔬菜皆有自己的特性,种的品种越多要了解的知识越多,一种蔬菜就是一门学问。开始时两眼一摸黑,如同一个小石块投入了茫茫大海。于是,想了很多办法学习。

一是请教农场的师傅。二是上网搜资料(“阳台种菜”微信号里经常有种菜的答疑解惑)、买书(买了图文并茂的《阳台种菜》,对我帮助很大)、借书(办了图书卡,把图书馆和有机种植相关的书都借阅了一遍,不过这类书不多)。三是看看有没有一些针对小白的培训。后来报名了大地之子和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的城市农耕培训,这个培训针对想尝试种菜的城市居民们。培训中带领大家在屋顶的露台上播种蔬菜,从配土、播种、生长、打杈到收获经历了全过程。在这里,还有机会和大家及技术专家交流遇到的问题。我每次都是问题青年“西葫芦怎么长到一半就烂了呢?”“西红柿怎么打杈呢?”“茄子如何留果?”“我种的茴香为什么长不出来呢?”“蔬菜上有很多腻虫和蚂蚁怎么办?”专家的解答加上自己的实践,明白了一些。

如何安排地块?最开始把地块分成两部分,一半计划种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另一半留给叶类菜和最早种的豌豆。种着种着就乱了,豌豆苗出的情况不好,黄瓜栽到了原本种豌豆的地上。计划种黄瓜的地补种上了菜花。西红柿和茄子的面积压缩了,又增加了辣椒。本来没计划种玉米,看到大家都种了,就在地的最边上加上了一行玉米。

菜地边上种了一行玉米

计划赶不上变化,后来基本随心而种了。地块如何安排是自己的选择,不过也有一些原则。有些蔬菜最好不种到一起,像黄瓜和苦瓜,我犯了这样错误。一直担心种出来的黄瓜和苦瓜交叉授粉,味道变苦。还好,因为苦瓜是后来补种的长势不好,没有影响到黄瓜。习性相似的蔬菜可以种在一起,比如同属十字花科的菜花、西兰花、圆白菜,水肥需求相似的青菜类。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茄果类蔬菜第二年不要在原地连作,记好了地块,第二年更换一下。还有像小菜地,进门处可以种些低矮的,靠近后面种些搭架子的,方便在里面穿行(我种反了,因为门和围栏是农场后按的,我弄错了方向)。

种小青菜和小萝卜的地(犯了个错误:地势高了)

人和节气、天气离得更近了

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一伏萝卜二伏菜”,时节差了不行吗?

西红柿种晚了。因为买的老种子在家育苗,苗育得不好,错过了最好的时候。再买苗栽种稍有点晚了。我觉得气候差别不大,应该没什么关系。后来发觉西红柿在凉爽的月份没有生长起来,热的时候就不怎么生长了,结的果子少。

豆角播早了,由于地温低,发芽率很低。等过了一阵子重新播,好多了。

原来什么节气种什么是有道理的。老祖宗已经考虑了蔬菜整个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温度湿度,开始的时候可能差别不大,到后面就差多了。但是节气有地区的差异性,和每一年的天气状况还有关系,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的问题。听说有的农场会种好几拨,防范风险。

除了节气,还得看天气。日常生活中,下雨对我们仅仅意味着“出门打伞”、“地湿路滑”…… 种地时“下雨”有更多的意义。老天爷帮忙浇地,农民可以休息休息了。下雨和播种关系密切,如果在下雨天前播了种,种子很容易发芽,不用担心它的生长。如果一直下雨没法播种,可能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人和天气离得更近了,怪不得种地的人尝尝关注天气预报呢,这是个看天吃饭的活儿。

雨后蹭蹭长出的马齿苋,挖一挖就够做馅的

给土地喂什么一直是我纠结的问题

用什么肥料好呢?农场为租户准备了牛粪。我因为翻地早,牛粪还没有拉来,后来又一直纠结牛粪到底好不好,干脆没用。地里基本没底肥。隔壁大爷种之前拉来了好几袋鸡粪,建议我也买几袋翻到地里,说鸡粪有劲。我犹豫了半天,看着蔬菜实在长得慢,在花市买了1袋10斤腐熟的鸡粪撒在地里,杯水车薪。安慰自己,自然农法不是还不用肥呢吗。不过后来意识到,如果不用肥,前提是土要养得好。如果土壤里的腐殖质多,养料充分,微生物丰富,也许不用肥也可以生长得很好。这时候才理解,要种植作物,土壤是第一位的。不是像我想的那样播了种子,就坐等收获了。

新租的这块地土质比较生,需要慢慢养。听说酵素能养地,向妈妈要了一些环保酵素和酵素渣,把它们兑水稀释后洒在土地上。想学习堆肥,不过今年小地没有堆肥的空间了,没有尝试。

地里的蔬菜缓慢地生长着,缺少肥料的情况下,竟然收获了几颗菜花、圆白菜和莴笋、小萝卜及一些小青菜。

收获的第一个品种—小萝卜

生长期的圆白菜和收获的圆白菜

看书说,茄子、西红柿、辣椒、黄瓜需肥量大,从网上买了菜籽饼。菜籽饼掰碎用水泡一个多月后,稀释了用作追肥。每隔一周或两周,挖个坑埋在蔬菜边上。

收获的头茄

黄瓜

总体来说,因为肥少,我的菜比别的地长得慢,果实小。考虑到下半年还有萝卜、白菜等体型大的,从附近羊倌那买了羊粪,为秋菜铺些底肥。

对比我的地块肥料少,有的租户用肥过猛了。鸡粪、麻渣水、豆腐渣、黄豆水、煮的鱼肠什么的,蔬菜长得不快的时候,大家十八般武艺全拿了出来。后来发现有的蔬菜虽然枝繁叶茂,可是结果少。农场的技术员诊断为肥过多。 

用什么肥,量多少,依然需要再学习。

一虫激起千层浪

德润屋农场在《害虫来了,不能用农药,怎么办?》这篇文章里讲了农场主做有机农业这些年与虫子们一起度过的岁月里的心路历程,深感共鸣。种地的几个月中,虫子们一拨一拨地造访,激起了我内心的千层浪。

有人说虫子是生命,不能杀生。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先让虫子吃吧,虫子吃完我再吃。可看到大青虫咔嚓咔嚓啃着圆白菜,叶子快被啃没时;黄瓜叶被腻虫包满,已经不能生长时,真想把这些虫子全都灭光光。

爱吃茄子叶的瓢虫

于是开始灭虫之路。

不用农药或生物制剂,如何除虫?在网上搜了若干文章,选了个易操作的花椒水,熬好后,第二天拿去菜地喷在受灾的叶子上。第三天看效果不明显。一招不行,再起一招。想起老妈说的酵素除虫法,向她求援,她从朋友那帮我要了一瓶用各种苦味野菜酿制的酵素,说可以除虫。这个方法我试了好几次,感觉管用一些。

应对不同的虫有不同的方法。摸索中发现,除腻虫最管用的是清水高压喷,把被腻虫包围的叶子清洗干净,如此反复几次,腻虫少多了,枝叶重新活过来,继续生长。大青虫喜欢菜花、圆白菜这类十字花科蔬菜,对付它们的办法是发现一条去掉一条。惊蛰以后,虫子上来得特别多。记得某个农场的微博说,春菜花端午前怎么也得收了,要不虫害太严重。亲身体验,对的。我6月10号左右收的菜花,收回家里发现一颗菜花里藏着几十只大大小小的青虫,触目惊心,改名为“虫花花”,这吃下去不知要补充多少蛋白质,最后“让贤”给了家里更勇敢的人。:)试想这个季节菜市场上卖的没有虫子眼的菜花,是不是要打很多药呢?

藏着很多虫的菜花

虫子和人一样挑食。初夏时,在一片地上种了生菜、芝麻菜和京水菜,生菜那边几乎没有虫子光顾(估计是味道微微苦的缘故吧),另一边的芝麻菜和京水菜上面全是虫子眼,不忍直视。莴笋不怎么招虫子,生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虫害的困扰。小萝卜叶子贼招虫,好在它埋在地里的根,虫子不爱。

左边是芝麻菜和京水菜,右边是生菜

经历了几次虫害后,我发现在没有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有的蔬菜经历了“奄奄一息”的阶段后,好像又缓过来了,虫子变少了。难道是蔬菜自身的抵抗力?由此增加了对它们的信心。对虫子不像最初时那么咬牙切齿,心想如果虫害不严重的话,先让蔬菜自己抵抗抵抗吧。

除虫变得有一搭无一搭。有时候会在地里留几颗给虫吃的菜。青菜地里那棵硕大的油菜,就是留给虫子的,上面布满了虫子眼。总共种了3颗圆白菜,1颗虫害严重,2颗虫害较浅。家人让我早点把受灾的那棵摘掉,想了想没摘,希望虫子多吃那颗,对另外两颗手下留情。不知是心理暗示还是怎么的,另两颗虫害真的少了。

以上全是虫子带给我的内心戏。关于植物是如何抵御虫害的,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这本书中读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如果一片叶子被昆虫或细菌侵害,它会释放气味,警告兄弟叶片保护自己免受侵害,那些兄弟叶片收到信号后,将释放出昆虫不喜欢的味道保护自己。这解释了科学家早前发现的现象,如果一片柳树中有一部分已经被天幕毛虫所侵害,那么天幕毛虫就不太会在临近的其他柳树的叶子上大吃特吃。

农场的大爷大妈们

相比我这样的菜鸟,农场里的大爷大妈们种地技术强多了。她们要么小时候种过地要么有在小区里种菜的经验。70多岁的高阿姨是农场来的第一位租户。她说之前在小区和小区外面到处找地种,后来小区绿化不让随便种了,便来到这里,图个安稳。种地不图别的,只想让自己的孙子孙女吃上健康的蔬菜,她说市场上卖的蔬菜农药化肥用得太多了,怕不安全。去年她承租了50平米的地,为了种更多的品类,今年扩大到了200多平方米。高阿姨声如洪钟,身体强健,拿起铁锹来干活比我有劲。每天早晚来地里劳动,不亦乐乎。现在她收获的东西,满足了自己老两口、儿子一家和女儿一家共三家人的需求。

在我旁边承租的一位大爷,走起路来腿脚有些不稳,却种了很大面积的土地。跟他聊天的时才知道几年前得了脑出血,躺在床上很久下不了地。医生让他做康复训练,他想与其在屋子里无聊地做动作,不如去户外做点什么。正好一个农村的朋友有2亩闲地,就和老伴过去种地,越种越喜欢,越种越开心。在这样的锻炼下,身体慢慢恢复了。他说2亩地有不少产出呢,结的南瓜装了一屋子,玉米根本吃不完,都拉回小区送人,给邻居、保安品尝。今年来这里,图离家近,农场在小区旁边,开个蹦蹦车几分钟便到了。

除了喜欢种地的大爷大妈们,还有不少年轻的租户。在我对面不远处有一位老师,种的有声有色,地里不仅种菜,还在最外围种了花,赏心悦目。她说以前一年花1万块钱办健身卡,却怎么也坚持不下来。种地不一样,每天都有盼望,种子播下去发没发芽呀,植株又长高了一点呀,什么时候开花结果呀,瞧着这些变化心里特别有动力。她每天早起送孩子上学,然后来这里劳动一个小时,再去上班。

这位老师的菜地

还有一家三口来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干活。不到6岁的小男孩跟着浇水、移苗、除草、收果子,参与性很强呢。虽然有时候浇水变成了玩水,喷了妈妈一身挨了骂,可依旧很高兴地在地里玩着。

羊倌和鹅婶

农场附近有一位羊倌,放了十几只羊,经常在农场周边的空地上吃草。随着农场租地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认为羊粪是很好的肥料,于是一起拼着买羊粪,一次5大袋或10大袋,羊倌的羊粪本来没什么用处,这下不仅被需要,还能卖出点钱。而且羊的食粮也不愁了,农场拔的杂草和拉了秧的蔬菜量大的时候,我见羊倌开着小车来农场拉去喂羊。

不远处还有一家养鹅的大婶。她说鹅特别能吃,在家旁边种了一片叶菜,没几天就被吃光光。后来,她隔天差五来农场捡租户清理出来的杂草或长不好的蔬菜秧,回去喂鹅。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本来羊倌是羊倌,鹅婶是鹅婶,因为附近有这样的一个地方的存在,生态中的某些环节被联系起来了,相互利用,不浪费资源。

农场的虫子多,各式各样的鸟也随着来了。虫子吃菜,鸟吃虫子,因为时常有人在,这里的鸟吃些果实却不敢太猖獗。一环扣着另一环,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天敌,但大家都在这里,好像又相安无事了。

勤劳的小蜜蜂—给西葫芦花授粉

勤劳的小蜜蜂—给苦瓜授粉

6月初的某一天,在地里拔草,耳边忽然传来阵阵蛙鸣。哇,多少年没在城市里听到过,人都陶醉了。

收获的时候最高兴,吃到自己第一次种的小萝卜、青菜、莴笋、黄瓜、苦瓜、茄子、西红柿、空心菜…….别提多开心啦,很自豪地与家人分享。以前买有机或生态蔬菜时,爷爷总说我事多,瞎花钱。吃到我种的菜,他一边笑着一边自言自语“这菜没有农药化肥”,“刚摘下来的多新鲜呀”,我很惊讶,原来他在意这点呀。还有一次家里炒了4盘菜,其中2盘来自我的地,大家都先吃那两盘,很快光盘。妹妹说她不太爱吃现在的黄瓜,口感不好皮还苦,我种的这个不一样“又脆又水又甜”。听到这些心里美滋滋的,种地这个事,付出总会有收获吧。

收获的食材做成的沙拉

补记

文章发布前的一晚,在农场外碰到羊倌,被告知以后没有羊粪了,要的话赶紧去挖。我问为什么?他说整个区不让养殖了,限令他在一定时间内把羊都处理掉。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和羊倌聊天,我问他养了几年了?他说3年。3年前害了一场病,康复后医生建议他多走动,便在住的地方旁养起了羊,从两只养起,到现在的十多只。“不让养羊了,应该会去找份工作吧。”他想了想说。

关于作者

西西:爱好美食。从向外探馆子到寻找好食材、向内发展自己的厨艺。喜欢简单、自然的生活和一切美的事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种植宝典】不施农药、不用化肥种出健康蔬菜来
【视频】老戴种菜不怕虫
8种不易生虫的蔬菜,不打药照样长的好,家里不缺放心菜了
种菜又被虫吃?虫子不是问题,这个才是!
【种菜】一问一答!
食之本味——食材篇(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