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壤都不健康,如何种出植健康的食材?
背景:2019年8月15-19日,沃土堆肥笃农家工作坊(武汉田间学校站)在武汉小农夫农场开展,20余名生态农业从业者、爱好者参加了工作坊,本文作者陈炼就是其中一员。在此期间,在池田老师的主讲和带领下,大家一起学习了农业的变迁、生态农业的原理、土壤改良与堆肥技术,碰撞出许多火花,陈炼同学的本文就是一个代表。在每天的学员总结回顾环节,陈炼同学都以自己的案例生动地理解工作坊传授的要点,让大家在笑声中对抽象的原理有更多具象的理解,很受大家喜爱。

很荣幸的参加了池田秀夫老师主讲的沃土笃农家工作坊的培训,为期5天的学习和实操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也对当前中国现代有机农业的现状,深表堪忧。

自我介绍农场,共同探讨难题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大国,4000年前就发现了土壤改良的重要性,也发明了堆肥,充分利用了微生物的分解发酵作用,用不同的合理的材料,进行堆肥沤肥操作,完全遵循了大自然生态循环,“取之于地,还之于地”的健康农耕方式。而随着农产品需求量的激增以及产品质量的不正确要求,导致了现代惯行农业的肆虐发展,大量的化肥,农药,激素的投入使用,直接毁灭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打破了生态平衡链,导致动植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壤结构的破坏,微生物相继的衰退,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缺乏,耕作层的板结化,农作物的病虫害频发等等,让一个曾经以农业自豪的泱泱大国,其生态环境的不可恢复性破坏已经越来越严重,且在农业发展道路上渐行渐远的同时,也已经严重的危害到了我们人类自身的健康。

上图为日益贫瘠板结化的土壤耕作层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的意识到了,作为一个生态农业工作者,我们首先就得是一群还债者。我们几千年来不断过分的对大地的索求,而从来不给予应有的感恩和回报,甚至是去无知和残忍的破坏,这就是我们目前必须去还的债。“先生态,后农业”,这是作为一个生态农人的正确道路,先去恢复生态环境,再去耕作生产农业产品,有循环的从土地索取和回报,才是中国现代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针。

 土壤是万物之源,健康的土壤才能培育出健康的农产品,健康的农产品才能让我们免受病痛之苦,疾病之扰。作为一个生态农人,如何生产出健康有机的农产品一直是我们的方向,这次笃农家武汉站的培训,全面的有系统性的学习,让我意识到了保持土壤的健康是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任何技术都不如健康的土壤,生长在健康的土壤中的作物,才会有更强的抵抗力。而科学性的堆肥,犹如一剂妙方,能从最本质的角度去改良受损恶化的土壤,让土壤逐渐恢复健康。

 堆肥就是利用微生物去分解和发酵有机质形成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微观上来讲,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各种菌种犹如工程师一样在自己喜欢的时期去分解有机质。所以,营造一个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堆肥是否能成功的基础。食物,空气,水分,温度,和时间,这五大要素尤为关键。 

上图为大兴安岭的腐殖土,健康丰富的土壤

通过科学研究表明,微生物的食物,即有机物的选择,其指标为C/N比,C和N是有机物中微生物喜欢的食饵,而将有机物成份中的C/N比维持在20--30,发酵才能顺利的进行。由于每种堆肥材料具有各自不同的C/N比,所以堆肥材料的选择,首先遵循的就是当不同的材料在一起配比时,总体上需调整在30左右为宜。碳氮比过低时,堆肥有臭味,存在氮的损失或浪费;碳氮比过高,微生物难于分解,分解时间延长(延长多少时间据材料而定)。以下为农场所能提供的材料的C/N比:

 鸡粪:7--8

菜饼:9--10

牛粪:15--20

杂草:30

莲蓬:40

秸秆,花生壳:50

稻壳:80

树皮,锯末,木屑:300以上。

 下图稻壳,C/N比为80,堆肥的好材料之一

其次是水分的调整,多次试验发现,当材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时,是最适应微生物活动的环境。若低于40%,微生物会缺水趋于休眠状态,分解和发酵就会停止。但水分过高,高于70%,微生物中的腐败菌就会开始大力开始繁殖,导致材料腐烂发臭,堆肥走向失败。水分的控制,尤为重要。

图中的水含量为60%,恰到好处

有了水和食物,分解和发酵的进行还需要空气的参与。所以整个堆肥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少不了空气中氧气的参与。除了堆成形的开始就得注意通透性之外,定期的翻堆,也是其原因之一。

温度每次达到最高温后下降5到10度时翻堆

整个有机物分解发酵变成腐殖质的过程,也是一条温度波形曲线图。由于温度是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发酵热,所以温度的产生和上升,指示了微生物分解发酵的过程。成堆后,当温度由常温稳步的上升至70--80度左右并稳定在70度且有下降趋势时,说明了此阶段整个微生物分解过程是正常且持续不断的,此时应做翻堆处理,并适当的添加水分来满足微生物的分解条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温度稳定在50度左右不再变化时,堆肥基本完成,还要后熟一段时间,最后通过发芽试验验证是否腐熟。此过程耗时大概3--6个月。而对于C/N比更高更难以分解的木质材料堆肥,整个过程需要1--2年。

整个堆肥过程的温度监控至关重要

以上整个堆肥的步骤和过程,理论上不难以理解,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在左右着堆肥的成败。例如堆肥的高度也是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的,一般杂草的堆肥,都在1.2--1.5米左右,宽度1.5--2米,此举是为了保证整个堆子的温度稳定。而材料的堆积,也有一定的考究,目前成功率比较高的是三明治堆法,主料 辅料,一层主,一层辅。

而材料的预处理,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环,预处理后的材料,能更好的吸收水分,且能增加表面积加快整个分解的过程。例如:杂草秸秆类需进行晒干粉碎处理,然后再预浇水处理。

谷壳预处理,浇水湿润

另外,堆肥场地的选择也极大左右着堆肥是否能如期成功。本着平整,水源便利,遮阳的同时,还应在堆子周围挖好排水沟来保证排水,以免材料腐烂,无法腐熟。

发芽试验,是一项很好的能检验堆肥是否成功的方法。将堆肥样本与普通土壤分别进行催芽试验,各撒入20粒油菜种子,浇水,一周后堆肥样本发芽率在80%以上,就证明了堆肥的成功。而不成功的堆肥,里面含有大量未杀死的病菌,杂草种子等,对土壤无利而百害。成品的堆肥,手感柔和,腐殖质明显,无臭味,且肥效不高,用于肥料基本上不会出现烧苗现象。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土壤改良也是一样,不同的环境,气候,不同的原土壤,以及不同的农场材料,规模,导致堆肥的工艺也是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应生搬硬套,而应该结合农场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研究出最适合农场土壤改良的堆肥方式,灵活的进行合理和有针对性的堆肥操作。

上图为堆肥实操团队

农业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复杂的学科,真正的生态农业应该是低投入,高产出,可持续性的。中国现代有机农业土壤的改良,不应该是直接介入式的从单纯的化学性来调配土壤,而是应该从“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的这三大特性上,按照先后的顺序对土壤进行改良。堆肥的意义就在于此,产生的腐殖质,既满足了土壤的物理性:通气,能排水也能保水,也同时给微生物创造了生存的空间,即满足了土壤物理性的同时,也满足了生物性的改善,且能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和阻碍生长物。就地取材的堆肥制作,也满足了取之于地,还之于地的循环原则,保障了农场土壤微量元素的留存,且腐殖质促进土壤的团粒化,具有养分的保持力和缓冲作用。在化学性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堆肥是需要很强系统理论知识为支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改进的一门综合学科,从材料的选取,搜集,预处理,堆肥,观察温度,翻堆,再观察温度变化……耗时时间长,工序多,有些肥料甚至需要几年才能制作成功,这也是导致大家不愿意再去学习,使用堆肥的原因。但是这种堆肥对土壤改良的效果是没有任何其他的肥料可以替代的,这也是我们农场一直坚持堆肥的重要原因。只有土壤健康了,植物才健康,药物的使用概率才会大大降低,药物的使用只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应急处理,而现在的农业中,把怎么用药当作常规化的操作,本末倒置,才有如今的大量的农残产品进入市场!

生态农业的道路,任重道远,我们不仅仅要汲取中国4000年以来积累的大量的农业知识,而还要结合现代科技,将现代有机农业的道路做成一条可持续性的,稳定的,造福人类的健康之路,我们也会继续在农场的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改良土壤,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为之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呼吁更多的市民一起加入我们,用购买行为支持我们生态农人,让我们一起守护自己餐桌安全,一起守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一起守护我们生活的家园!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正式成立于2015年3月,广州市番禺区民政局正式注册的民办非营利组织。通过组织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农友互助共学与公益传播、出版杂志内刊,协力新农人生态转型与技术提升,以实现与当地自然生态相宜的可持续农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何技术都不如健康的土壤 | 深入理解堆肥的原理
【聚焦】土壤与肥料、营养及作物的那些事儿
有机农场经营管理实务
森林生态农业:农业不要工业化,多样化才是真高效
美国森林生态农业如何颠覆传统认知
环保 | 厨余垃圾:“请把我变成有机肥料回归大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