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大学刘建祥研究组揭示膜相关NAC转录因子调控水稻耐热性的分子机制

11月16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刘建祥课题组题为A membrane-associated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 OsNTL3 is involved in thermotolerance in rice 的研究论文(刘建祥和复旦大学陆孙杰为该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揭示了膜相关NAC转录因子OsNTL3参与水稻耐热性的分子机制。

热胁迫引起内质网(ER)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从而引发未折叠蛋白应答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先前的工作已证明,水稻ER膜相关转录因子OsbZIP74(OsbZIP50)在UPR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OsbZIP74和其它膜相关转录因子是如何参与水稻耐热性的还不清楚。

在该研究中,刘建祥课题组发现OsNTL3对水稻耐热性是必需的。热胁迫和ER胁迫会引起OsNTL3的表达上调。OsNTL3编码一个具有C端跨膜结构域的NAC转录因子。GFP-OsNTL3响应热胁迫和ER胁迫从质膜迁移到细胞核。OsNTL3的功能缺失突变导致水稻热敏感,而无跨膜结构域的截短形式的OsNTL3表达则提高了水稻的耐热性。RNA-Seq分析表明,OsNTL3调节与ER蛋白折叠和其它过程有关的基因的表达。有意思的是,OsNTL3直接与OsbZIP74启动子结合并调节其表达以响应热胁迫。反过来,热胁迫引起OsNTL3的表达上调依赖于OsbZIP74。综上,该研究揭示了OsbZIP74和OsNTL3介导的调控环路在耐热性中的重要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植未来”,蛋白质组学与作物干旱胁迫研究进展 |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科研 |New Phytologist:水稻缺氮响应的基因调控网络及中心转录因子
New Phytol|OsbZIP18启动子自然变异对水稻支链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揭开水稻分蘖调控之谜
复旦大学葛晓春课题组在水稻中发现新的ABA转运蛋白
酸性土壤条件下铁膜调控技术对水稻根表铁膜和籽粒硒累积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