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爱读书的女儿们
 

公众号ID:hlmyj001

编辑微信:dongzhu1968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杨文娟

……一语未了,只见探春也笑着进来找宝玉,因说道:“咱们的诗社可兴旺了。”宝玉笑道:“正是呢,这是你一高兴起诗社,所以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但只一件,不知他们可学过作诗不曾?”探春道:“我才都问了问他们,虽是他们自谦,看其光景,没有不会的。便是不会,也没难处,你看香菱就知道了。”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在这一回,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来了,大观园中又添四美,正是花团锦簇,群芳斗艳,极其盛矣。来看三百年前的上流白富美名媛们聚在一起做些啥?一不赛美貌,二不炫家世,三不晒奢豪,她们喜欢聚在一起作诗联句,赛文思诗情。有新人来了,社团主人最想知道的是新朋友会不会作诗,能不能入社一起玩?这意味着能诗会赋,才是她们那个名媛圈最为看重的准入条件。

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与价值导向,然而大观园中的女儿们却几乎个个饱读诗书,从心底热爱读书。自然,她们读书并不为科举举业仕途经济,也没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清高自矜,她们只是纯粹地喜欢读书,享受诗书带来的心灵的充实与共鸣。

李纨,出身书香仕宦,为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来自真正的清贵之家。父亲虽不十分令其读书,只对其灌输《列女》、《贤媛》等女性道德规范守则,按照封建淑女、贤女的模式培养打造,然而毕竟家学渊源,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的优良传统,使李纨自小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耳濡目染,胸中文墨自然超颖。她自谦不会作诗,却有“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之颇俱文采功底之诗句。

大观园诗社是探春发起创建的,得到众人热烈响应,但其实李纨已早先一步想到这个点子,只不过没有提出来落实,待探春成立诗社,李纨十分高兴,称赞道:“雅的紧!”,还自荐为掌坛社长,可见身处孀居的她并非真如槁木死灰,一概无见无闻,而是仍怀揣一颗热情之心,向往读书会文的清雅。

李纨是一个公正的诗词评判专家,具备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正如宝玉所说:“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善看”的李纨既欣赏宝钗诗文的含蓄浑厚、温雅沉着,也喜爱黛玉诗文的风流别致、新颖奇巧,具有不拘一格的审美风范。菊花诗,螃蟹咏,红梅赋,评得头头是道,众人皆服。作为一个“评论家”,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公允的评判态度,李纨都具备了,她确实是“掌坛”的最佳人选。

元迎探惜姐妹,出身诗礼簪缨之族的贾府,也是个个爱读书,有文才。

元春在入宫前就包揽了幼弟宝玉的学前教育任务,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可以说是宝玉的启蒙师。后入宫做女史,掌管书写文件,又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凤藻”,比喻华美的文辞,可知元春在宫中是以文章才学取胜的。别的贵妃省亲估计也就是回家聚聚天伦,开开宴会,闲话片时,想来对吟诗作赋这件事是既无心且无力,而元春省亲却独树一帜,举办了个诗词创作大赛,让家中兄弟姊妹得以施展才华,遂使文章造化,与日月同辉。追溯起来,元春才是大观园诗社的“始作俑者”,她对诗书诗才的热爱与欣赏,对诗礼之风的重视与彰显可见一斑。

探春既能舞文,又擅长弄墨。她写给宝玉的花笺清新高雅: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让馀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

探春带头成立海棠社,为大观园女儿们展示诗词才华提供了重要的载体,这一创举,使得众姝的创造活力喷薄而出,群体的文学创作活动蓬勃开展,可谓创意非凡,意义重大。咏白海棠,探春是最先交卷的,并有“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之佳句,其捷才不容小觑。写菊花诗,她把无人选的《簪菊》题目勾了来作,从用词到立意大受好评,名列夺魁的潇湘妃子之后,可见才华灼灼。

探春爱好书法,房中挂着米襄阳的《烟雨图》,还有颜真卿手书的对联,书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宝砚,各色笔筒内插着如树林般的毛笔。芦雪广联诗,她负责誊写,元春省亲后也命她将题咏依次抄录,可见她的字写得极好。探春志趣高雅,是贾府“三艳”中最爱读书学习的,她满腹学问,令不读书的凤姐也对其敬畏:“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

迎春惜春虽说懒于诗词,却也都是妥妥的读书人。

迎春爱下棋,且下得不错,宝玉曾写下“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的诗句来思忆她,可见“棋”已成为迎春的象征。她性格懦弱,不能辖制下人,房中乱成一团,却置若罔闻,自管拿出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探春为她出头,她也毫不放在心上,不干己事似的,只顾和宝钗讨论感应篇里的故事,活脱一个不争无为的书呆子形象。

惜春擅画,老太太曾在刘姥姥面前夸道:“我这个小孙女儿,他就会画,等明儿叫他画一张如何?”喜得刘姥姥拉着惜春不知该如何称赞:“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个神仙托生的罢。”她写的诗句:“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看似平平,起笔却辽阔,放眼千里,具大气象。她与嫂子尤氏拌嘴:“你们不看书,不识几个字,所以都是些呆子”,俨然以读书人自居。贾府的姑娘们都以读书为荣,比那些读不进书的贾家纨绔子弟们强多了。

湘云宝琴,她俩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同样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同样天真直爽,乐观赤诚。

湘云听说大观园的姑娘们起诗社,忘了叫她,急得不得了,一来就叫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其憨态可爱,如见眼前。接着她一口气依韵和了两首好诗,压倒群芳,令人称赞不已。芦雪广联诗,湘云独得十八句,摘得桂冠,谁也比不过她的捷才。她妙手偶得,文采风流,“寒塘渡鹤影”之句把黛玉也给难住了。她年轻心热,又极爱说话,禁不住香菱请教她谈诗,越发高兴,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对诗歌狂热之极,无怪乎宝钗说她是个“诗疯子”。

宝琴年纪最小,却见识最广。她的博闻来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读过许多书,行过许多桥,见过许多人,她看见众姐妹都不是那轻薄脂粉,都是出类拔萃的,便亲敬异常,同道中人的气息不可说,只可意会感知,她们相知相惜的背后,是彼此腹有诗书的底蕴与铺成。

香菱岫烟,两位处境相对低微的姑娘,因热爱读书,精华难掩,一个成就了自己生命里的光辉岁月,一个跳脱了自身阶层,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香菱本是乡宦千金,奈何命途多舛,历经被拐强买,沦为婢妾,受尽折磨,却保持了青莲似的诗心。身陷污泥,却热切向往高尚的精神生活,她幸运地遇到了黛玉这个好老师,开启了一段人生中最幸福的学诗生涯。黛玉从对教材的甄选,到对香菱的因材施教,采取自学、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讲究讨论”,教学相长,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得“苦志学诗”的香菱终有所成,获得了大观园诗社的入场券。

香菱一直仰慕艳羡诗社中吟诗作赋的女儿们,经过努力,她也能置身其中,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励志故事,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最感人最美好的篇章之一。

看见她,拿着王维的五言律回到住处,诸事不顾,觉也不睡,只在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看见她,央求黛玉出题,一边冥思苦想作两句,一边又舍不得杜诗,再读两首,弄得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看见她,为了作诗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看见她,魔魔怔怔,皱眉含笑,神魂颠倒,睡里梦里也在吟诗作对……就会被这个专注执着的可爱姑娘深深感动,这哪里是在作诗,分明是得了禅定三昧了。

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个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痴极呆矣,定能生慧,灵性颖悟,天地至公,再不虚赋情性,和诗书在一起,便是幸福,便是一切。被生活虐了千百遍,种种苦痛,她却说“不记得了”,她只记住了那些爱诗成痴的无数个瞬间,并把它们化作了永恒。

岫烟,算是“豪门”的亲戚,邢夫人是她姑妈,对她却只有泛泛之情,不甚待见。她自身家道贫寒,父母皆“酒糟透”之人,家中日子过不下去,一家子打帮投奔来了。一个贫寒穷户女儿,来到贾府这个钟鸣鼎食之家,花柳繁华之地,见到一众贵气逼人的千金万金小姐,该会如何慌张胆怯?连黛玉这个巡盐御史、探花郎的女儿初到贾府,尚心有忐忑,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别人耻笑了她去。何况岫烟这个不受待见的穷亲戚?

然而她却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毫不怯懦。雪天里作诗,姑娘们都穿着名牌保暖大衣,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宛如红梅立于傲雪之中,既清冽芬芳又贵气四溢,岫烟却连避雪冬衣都无,穿着一件旧毡子斗篷,在花团锦簇的众人中冷得拱肩缩背,连平儿这个丫头都可怜她。她却并不在意,该联句时就及时联上一句,谁也不输,该作诗时也作一首,就有了“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的洒脱与佳境。不因为没有华衣美服就托词不来,该来就来,丝毫不影响作诗的心情。

她外表柔顺,内心坚定平和,自尊自爱,不谄媚权贵,不看轻自己,后来连凤姐都对她另眼相看,从而真心疼她了。三姑娘见她没有玉佩就送她一个,她欣然接受,不辜负他人的心意,该佩戴就佩戴起来;宝钗让她把当棉衣的当票送来,帮她赎回好穿,她亦不扭捏作态,安然顺从。不存小家气,没有玻璃心,能坦然接受别人的馈赠与帮助,也是一种不自卑的体现。

不卑不亢,说来容易,却很难做到,岫烟的底气从何而来?一是性格使然,她随遇而安,自可笑看花落云起,心平度日,二是知书达礼,腹有学识,有诗书打底,又怎会佯羞诈愧、轻薄造作?她与妙玉半师半友,跟着妙玉学了十年的文化知识,也多少受到妙玉独特性格的影响与熏陶,出落成闲云野鹤般的超然气质,令见惯了美女的宝玉也对她大为赞赏。薛姨妈看中她端雅稳重,是个钗荆裙布宜室宜家的好女儿,将她说与有为青年薛蝌,二人天造地设,成就了一段好姻缘。红楼女儿们大多结局凄凉,岫烟的结局却是温暖的。

黛玉宝钗,学神学霸般的存在。

宝钗的屋子雪洞一般,书桌上只象征性地放了两部书,平常只埋头做针线女红,不视读书为分内之事,然而她却是妥妥的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她通今博古,从诗词歌赋到戏曲丹青,从孔孟老庄到医药佛理,无书不知,无所不知。任何典故出处,她都能信手捻来,她建议宝玉诗句中的“绿玉”改为“绿蜡”,被宝玉尊称为“一字师”。湘云看见一个“棔”字,不知是何树,要去查书,宝钗说不用查,这是叫做明开夜合的,简直比百度还快,宝钗的脑子里就像装了一个搜索引擎,必要时能迅速准确检索调度各种信息。她如果用心做学问,著一部类似《管锥篇》的巨作也并非不可能。

宝钗有一肚子学问,却不以书字为念,认为女孩儿应该以针黹为主,书念不念都没关系,这就像有钱人才能理直气壮地说自己不在乎钱那样,有底气才能这么说,但千万别误解了字面意思。

骨子里,宝钗当然爱读书,黛玉十几岁才看到的《西厢记》、《牡丹亭》,宝钗早在幼年时就偷偷都读遍了;她说古人的诗赋都是寄兴写情耳,这与《论语》里表达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诗歌社会作用不谋而合;她说:“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可知宝钗善学善用,灵活通达,用学问指导实事,在做事中善用知识,便可相辅相成,无往不利;她说:“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她认为作诗最重要的是立意上的创新,其次才是遣词造句。她高度赞扬黛玉《五美吟》的“命意新奇,别开生面”,她是如此欣赏、理解黛玉,实际上她俩是一对旗鼓相当的知音。

黛玉更是一个无比热爱读书的人儿。出身书香之族的她自小就通读“四书”等儒家经典,还是个天才诗人,《葬花吟》、《咏白海棠》、“菊花诗”、《秋窗风雨夕》、《桃花行》……无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她读诗,写诗,生活中的一切都具有诗的意境,而她本人就是一首空灵绝妙的好诗。

黛玉爱书,她的屋子里磊了满架满墙的书,让刘姥姥误以为是哪位哥儿的书房。黛玉孤标傲世,天生喜散不喜聚,然而每次诗社活动她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每次诗会她都是那么欢畅活泼,诗情四溢,这都是出于对诗书真切的爱啊。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时间她都是在读书,她与宝玉情投意合,却并没看见他们卿卿我我,花前月下的时候,两人在一起不是共读西厢,便是讨论学问,与其他姐妹也一样,谈讲最多的还是诗词歌赋。

神奇的是,她养的鹦鹉竟然也会吟诗,随口就能念出诸如“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之诗句,野趣横生,令人捧腹。看来听惯了黛玉吟诵的小鹦鹉,也沾染上书香之气而能“出口成章”了,甚是幸运。

《甄嬛传》里,宫中妃嫔众多,各有所长,华妃明艳貌美,陵容艺技过人,却通通敌不过腹有诗书的甄嬛,皇上爱嬛嬛,并不仅仅因为“宛宛类卿”,除了姿色性情,主要还是因为她与皇上投缘聊得来。

能与皇帝说得上话,可不是简单的事,得通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得懂诗词歌赋、人生哲学,得知晓天下动态、朝政时事……一言以蔽之,肚里要有货。当他们谈古论今,对讲学问,进行深度精神交流的时候,别的妃嫔就只能干瞪眼了,羡慕不来,也怨不得。

为了维持恩宠,甄嬛也得一天到晚费心思忖皇上爱听什么,想着说些什么话让他高兴,亦不无心累。“女为悦己者容”,固然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子形象恒常不变的要求,因而以色侍人就成为封建时代女人的人生追求,但更可悲的是,除了色相,女子还将“学识”也作为博取男人欢心与荣耀恩宠的工具,比起“美貌”、“艺技”等资源,“学识”大约也只是被视为更高层次的工具而已,或许也是不自知地利用这种优势吧,但与纯粹热爱诗书的红楼女儿们相比,便已落了下乘。

红楼女儿们,不论黛玉、探春,还是湘云、宝琴,她们从不炫耀自己的才学,更遑论用以取悦男子。宝玉把姐妹们做的诗拿给外面的相公们看,相公们真心叹服,还抄了刻去,结果被黛玉探春嗔怪:“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除了恪守闺阁笔墨不予外传的封建传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她们没有丝毫虚荣心的心理。她们读书作诗,是为了悦己,是因为诗书充实了心灵,丰富了精神世界,增强了对美的感知与想象。读书的本来意义也大抵如此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智师说·王德峰 | 《红楼梦》之海棠诗社比诗情,群芳花艳宝玉护
<红楼梦>中的海棠社
《石头记》济水钓叟汇评精校注释试评本-第三十七回
红楼才女李纨一身才气却不炫耀,位高敷裕却自甘平淡,淡泊真诚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只恐夜深花睡去——红楼海棠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