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浇灌后的地下斗争
干旱季节,我们把水输送到田园。

汩汩水流润到土中,本以为干涸的土块中没有同僚,怎料,土粒靠静电和分子力从空气中吸附了一定水分。

而且因受土粒引力过大,水分子的紧密排列让本来1.0g/cm³密度的水,变为1.2~2.4g/cm³——相当于水被明显压缩了,可见力道不小。

这样的水,植物根系是搞不出来的,对于作物来说是无效的。

如果空气湿度不大,这部分高密度的水不饱和,浇进去的水首先会被拉进来变成高密度水,被紧紧束缚,失去自由。

这部分水饱和了,一公斤沙土可以吸收15克水以上,一公斤黏土则吸收100克以下。我们称其为吸湿水。
剩下的水迅速包围了带有吸湿水的土粒,叫膜状水,是有一定厚度的。

内层水受土粒引力还是比较大,植物也是奈何不了的。向外层引力降低,慢慢就有落单的水分子被植物根系捕捉。

对于浇灌来说,水开始变得有效,但需要植物努力抢夺。膜状水饱和后通常是饱和吸湿水的1~3倍。
土壤吸湿水和膜状水很快就饱和了,水军还在大量涌进,挤出一部分空气,沿着孔道快速奔跑,形成了毛管水

这部分水对于土粒来说是hold不住的,但有一个相对比较弱的力照样可以将水托起,这个“弱力”就叫毛管力。

毛管力任劳任怨,持续托举,不至于让水渗漏逃跑,植物就可以慢慢享用了。

不但如此,在地下水位合适的情况下,毛管力还能将地下水拔上来,补给耕作层的毛管水,这是作物水分的重要来源之一。

但这样的力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中发挥不一样,砂土和粘土中表现都不好,在壤土中可以拔水更高。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地下水盐分较高,拔上来的水慢慢消耗,盐分留存。土壤盐渍化就出来了。

所以我想,地下水盐分高,而且能被拔上来,就得种耐盐碱作物。或者是,作物需要经常浇水,不用毛管出这个力。

毛管水的量从砂土到黏土为160~350g/kg,一亩地0~20cm的土层达到毛管水饱和,是需要浇灌30~70吨水,当然还有20cm以下的土壤,所以每亩干土,沙地浇四五十吨,粘地浇百十吨是可以起到有效作用的。

土壤有一定湿度可以酌情减量,干土的话,再多点也行,但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是否产生重力水”。
随着渗入土壤的水量增大,毛管力越发吃力。重力变得强大起来,水越多,重力越大。最后胳膊拧不过大腿,毛管水停止增加,重力水越来越猖狂,渗漏地下。

根系想要接住重力水,也仅仅是抓了一把,大部分都逃之夭夭,到了根层以下。更可气的是重力水溶有养分,一起带走了……
说到这里,我们要八卦一下土壤水的身世了。

其实土壤水是稀溶液,还是土壤肥力因素的组长。除了供植物直接吸收,也看看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作用:矿质养分的溶解、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
说白了,土壤水是手握大权的,站在高处向作物大喊:我可以让你吃饱吃好,也可以让你形如枯槁;可以让你旱到落叶,也可以让你涝到烂根。
水是有脾气的,我们要顺着来,毛管成为姥爷椅,伺候好了才能起作用。否则,就会使坏。

土壤质地(砂粘程度)及湿度、作物根系垂直分布是毛管水葛优躺的重要依据,熟悉自己地里的土壤、熟悉自己的作物,在浇灌时,才可以把水爷伺候的妥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第十讲 土壤水分
林果科技大讲堂||这么全面的土壤知识,快来看看吧!
你知道理想的土壤是什么样的吗?
土壤水分传感器类型有几种
农资人必须掌握的土壤学知识(二)
土壤中的四个因素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