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彩荟萃 | 智、情“双擎”林如海

作者

黄富芝

《红楼梦》中,曹公对林如海的描写可谓匠心独运、惜墨如金。作为非独立性人物,全书有关林如海的文字仅有几处,每处多则不过数行,少则一句辄止,且每落笔处,皆是为主人公黛玉可怜悲惨命运的跌宕起伏做铺垫陪衬。然而,也就这屈指可数的寥寥数笔,一个轮廓清晰、特征鲜明的封建官宦形象,便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浑然天成。

林如海是林黛玉的父亲,书中对他的官职是这样介绍的:“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这段文字,看似平铺直叙,毫无奇特之处。但是,“兰台寺大夫”、“钦点”、“巡盐御史”三个关键词语,还是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

“兰台寺大夫”是沿古虚拟的官名,相当于秦汉间职掌纠察弹劾的御史大夫。“钦点”即皇帝点明派任。都察院监察御史奉命出巡盐务时,称为“巡盐御史”。“巡盐御史”代表朝廷巡视地方盐务,是个既有实权也握有财富的要职。这里曹公巧妙地通过对林如海所任官职的介绍,把一个在官场颇受宠爱,人生春风得意的成功形象,向读者做了一个定格特写。

同为曹公笔下的封建官僚,贾政和贾雨村等仕途都是一波三折、坎坷多难,林如海有何过人之处,却能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少有磨难呢?

深思渐悟,笔者颇感智、情“双擎”,相得益彰,是成就其仕途经济、不凡人生的根本原因。

林如海的智,是指其具有的智慧、智商和智力。

首先表现为他对面临形势的清晰判断和毅然决断

曹公在介绍林如海的出身时,写道:“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在此,我们可清晰地看出,当时林家已处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享受皇恩封袭列候已不可能,要想延续和光大祖辈的辉煌和荣耀,必须拓展思路,另辟蹊径。何去何从?如何转折?严峻的形势,在考验着林如海家族和他本人的智慧和能力。俗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此刻,凭林家几代的财富积累,合家大小再过上几年、十几年锦衣玉食、清闲安逸的阔佬生活也是可能。但是林如海懂得:纵有金山银山,若只会挥霍享受,不知创业奋进,终会坐吃山空。正是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林如海才立志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踏出一条仕途经济之路,来化解家族可能到来的败落危机。林如海的人生决策,正是一个智者的锐敏体现和责任担当。

反观当时作为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府,虽系钟鼎之家、书香之族,可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子孙之辈,竟是一代不如一代。就是孙字辈中的凤凰,被贾母、贾政都寄予殷切厚望的贾宝玉,面对贾府内忧外患、大厦旦夕将倾的危局,也是沉睡不醒,熟视无睹,束手无策,听之任之。正如《西江月》二词对宝玉的描写:“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知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事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也就不难理解林家为什么没有随着世袭的结束而衰败没落,贾母为什么肯把娇生惯养、金尊玉贵的女儿嫁给林如海为妻;这也就难怪曾威赫金陵、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最后竟满门被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惨结局。



林如海的智,还表现为他天资聪颖、饱经诗书、才华横溢、智力超群。

书中介绍他是前科的探花,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当时的明清科举制度,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府县的童生,考取的为生员,又叫秀才;第二级是乡试,考一省的生员,考取的为举人;第三级是会试,考全国的举人,考取的为贡士,贡士再经殿试赐进士出身。

这里我们来把林如海和其同朝为官的两人做一比较:

且看贾政。书中说他自幼酷爱读书,原欲以科甲出身,不料在父亲临终时上了一个遗本,皇上因恤先臣,额外赐了他一个主事职衔,令他入部学习。可见贾政对参加科考,也只是想想而已,最终也没成行。

贾雨村倒是在甄士隐的资助下,进京会试并考取了进士。当时的进士分为三甲(三等),除一甲三名外,其余进士再经“朝考”,录取的称庶吉士;没有录取的,经过候选的程序,分发各部或外省听候委用。贾雨村何等自负人物,曾在中秋月下,对天长叹,对月寓怀。不仅高吟“玉在椟中求善价,钗在奁内待时飞”,还口占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听其口气,大有问鼎天下之癫狂。这样“雄才大略”、“满腹经纶”之人,科考后,他也不过是分发外省听候委用而已。在给大观园题匾对联时,从贾政和清客对话中流露出的对贾雨村的推崇态度看,他的学识水平着实还在贾雨村之下。这就不难假设,倘若贾政真的参加科举考试,他的成绩也必在贾雨村之后,更是无法和林如海相提并论。再看晚辈贾宝玉,本有补天之才,又是神瑛侍者,天分高明、聪明灵慧,在无名氏续写的后四十回中,参加科考也才“中了第七名举人”。由此可见,林如海参加科举考试,能层层通关,脱颖而出,必有真才实学,绝非平庸等闲之辈。



林如海的情,是指他具有的情操、情商和情智。

首先表现为他对人情世故的洞明和为人处世的平和。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中,没有介绍林如海是如何成功处理他与上下级之间和同僚之间关系的,只是简单描述了他与贾府之间的亲情往来,描述了他与贾雨村的相识和相交。虽着墨不多,但其中蕴涵那为人处世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智慧,已足可让我们窥一斑而见全豹。

贾府是林如海妻子贾敏的娘家,林、贾两家之家的往来频繁和热络。林如海对贾母、贾赦、贾政等态度尊重且谦卑。当时林、贾两家相比,贾府的权势声望应在林家之上,但林如海和贾府的往来,很难看出是出于功名和势利。书中林如海本人没有和贾府任何人有直接的见面和交谈,仅在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通过林如海和贾雨村的对话,向读者介绍了在贾敏死后,贾母因思念及黛玉无人依傍主动派遣男女船只来接以及林如海劝说黛玉前去外祖母家寄养的情况,文字虽少,但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林如海和贾府之间那血浓于水般的深厚亲情。

如果说林如海和贾府之间的感情和信任,更多的是源于姻亲,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话,那么他对贾雨村的知遇之情、相助之恩则进一步彰显了他平等待人、看人所长、乐善好施的宽广情怀。贾雨村是经旧友推荐到林如海家应聘“西宾”的,可谓“萍水相逢”。当时林如海新任盐政,贾雨村的状况是:“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做成一本,参他‘生性狡猾,擅篡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命革职。”对这样的落魄之人,以纠察弹劾为职责的林如海不可能没有耳闻。按常态,耻与为伍,敬而远之,趋利避害,是一般人的通常选择。但是,面对身体疲惫、盘缠不继、无处落脚的贾雨村,林如海没有鄙视,没有冷漠,没有推辞,而是用其所长,聘为西宾,雪中送炭。

林如海这样的宽阔情怀,不说在封建社会,就是当代社会又有几人能够具有?对贾雨村这样的人尚且如此,可以推定,日常生活中的林如海也定热情待人,很得人缘。

反观贾雨村,是在林如海的引荐下他才攀上了贾府这棵大树,正是得力于贾府权势的庇护,他才几经撤降,都有惊无险。然而,就是对这样大恩大德之家,在遭遇危难,急需帮助之时,他不仅袖手傍观还背后踢脚、落井下石。这样为人处世,其人生也只能是锁链加身、被押解到三法司衙门审问的结局,这是天意,也是他咎由自取。

再看王熙凤,模样标致,言谈爽利,心机深细,杀伐决断叫人不寒而栗,万个男人不及其一。然而,在处事应对中,她对上阿谀奉承,对下骄横残暴,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不知以德立威,用情感人,用利驱人,结果是:虽然讨得了贾母、王夫人的欢心,却失去了婆母邢夫人的庇护,毁灭了丈夫贾琏对自己的恩爱,引起了底层下人的强烈不满,众叛亲离,落了个墙倒众人推的悲惨下场。

林如海的情,还表现为他通达世情和处理问题时的老道。

林如海是儒生,也是儒官,但他通达世情,儒而不腐。这突出体现在他对帮助贾雨村复出问题的处理上。贾雨村从一案参革的旧日同僚张如圭处得到都中起复旧员的消息后,听从商人冷子兴的献计,央求林如海转烦都中贾政帮忙,书中林如海对贾雨村的请托是这样回答的:“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酬报之理。但请放心。第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第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第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这一段话,平和又亲切,倒像是他在向贾雨村求助,真真给贾雨村留足了面子。这不仅是说话的艺术,也是情操、品德和素养的顶层修为。特别是对此事他早有谋划且已写好了荐书,准备了费用,更是凸显了林如海那种适应社会、洞明官场、卓有远见、顺势而为、多谋善断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明清时代官场的腐败历来为人诟病,《红楼梦》中也描写有不少卖官鬻爵、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官场丑恶。对这些社会实际问题,林如海没有回避。为使贾雨村能重被启用,他适当的运用了其中寻找关系、托人说情等一般规则,这种规则在当时是否被禁止,笔者没有做过研究。但用当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来衡量,这样做,也只是有跑官要官之嫌疑。这里,我们暂撇开向上托人求情的对错不做辩论,仅就其处理问题的方法、思路论,林如海虑事之细、之全、之活,都足见其谋事、做事之老道。在《红楼梦》中,林如海堪称是个明白人,在他身上,看不到贾雨村那种狡诈算计、不择手段;也看不到贾政那种迂腐窝囊,呆板固执。林如海确实很会适时宜地的来事、灵活机动的处事,这也正是他为官、为人的高明之处。

当然,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林如海后来身染重病、不治而亡,也算是一场悲剧,但他生前身上拥有的智、情“双擎”,也让他人生绽放了光彩。

成稿于2017年6月2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红楼梦》之五
林如海十分欣赏贾雨村,只因贾雨村做到了这一点
《红楼梦》|身为御史,林如海实权在握,为什么要把贾雨村推荐给无实权的贾政?
王小荣:贾雨村.忘恩负义的官场小人
为什么贾雨村遇见贾政后更坏了?
《红楼梦》之贾雨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