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与场景的文字差异:“红楼梦”新校本校读记(二)

人物与场景是小说的两个重要构成,以“庚辰本”为底本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即“新校本”),与以“程乙本”为底本的原通行本《红楼梦》在这两个方面有大量文字差异,新校本在不少地方比原通行本多出了若干文字,有时竟达整段整页之多。一般地说,这些部分并非闲言赘语、节外生枝,而总是这样那样地丰富了人物和情节。这应当是新校本优于原通行本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天我们继续和大家分享吕启祥先生《“红楼梦”新校本校读记》一文中关于生活场景描摹和人物个性刻画的部分。



并非“闲言赘语”,恰能“丰富传神”


现在,我们再进一步从描摹生活场景、刻画人物个性的角度来考察两者的差异。这是关系到作品文学价值的更为重要的问题。对较之下,可以看到新校本在不少地方是更为丰富细腻和传神的。

故事情节是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同是一个基本情节,描写可以有详略、精粗、高下之分,给予读者的感染力量也自不同。在《红楼梦》里,可以举出一系列的场面和情节,说明原通行本的描写是较新校本逊色的。诸如第四回雨村和门子对话一段,第十四回凤姐协理宁府责打仆人一段,第廿四回贾芸与倪二交结一段,同回贾芸奉承凤姐一段,第廿五回赵姨娘与马道婆的昧心交易一段,第廿九回贾府上下去清虚观打醮车轿出发一段,第卅四回王夫人与袭人私谈一段,以及第七十回放风筝一段等。限于篇幅,不能一一比较分析。今举三例,以概其余。

例之一,凤姐协理宁国府,威重令行,责打迟到的仆人是其中重要情节,试看两本文字。

原通行本:

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来迟了,后儿我也来迟了,将来都没有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别人了,不如开发了好。”登时放下脸来,叫:“带出去打他二十板子!”众人见凤姐动怒,不敢怠慢,拉出去照数打了,进来回复;凤姐又掷下宁府对牌:“说与赖升革他一个月的钱粮。”吩咐:“散了罢。”众人方各自办事去了。

新校本:

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出去拖人,执牌传谕的忙去传谕,那人身不由己,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不怕挨打的,只管误!”说着,吩咐:“散了罢。”
窗外众人听说,方各自执事去了。(196一197页)

这里不仅是详略之分,新校本写得有声有色。一方面将凤姐之威烘托得更充分,一言既出,四下里呼应。而且预告有要挨打的只管误,足见是作法开端、惩一儆百,另一方面将被打之人委曲忍辱的情状也表现得更为深曲。本系初犯,又属偶然,更非存心,却不能恕。被打已身不由己,何况挨打之后还要进来叩谢。这一笔写得入木三分,刻画主奴关系颇具典型性,对于凤姐的擅权结怨自食其果也是一个伏笔。



例之二,倪二这个人物在《红楼梦》里别具一格,着墨不多而给人印象颇深,试看贾芸同他相遇交结一段。

原通行本:

倪二听了大怒道:“要不是二爷的亲戚,我就骂出来。真真把人气死!——也罢,你也不必愁,我这里现有几两银子,你要用只管拿去。我们好街坊,这银子是不要利钱的。”一头说,一头从搭包内掏出一包银子来。…(贾芸)笑道:“老二,你果然是个好汉!既蒙高情,怎敢不领?回家就照例写了文约送过来。”倪二大笑道:“这不过是十五两三钱银子,你若要写文约,我就不借了。”

新校本:

倪二听了大怒,“要不是令舅,我便骂不出好话来,真真气死我倪二。也罢,你也不用愁烦,我这里现有几两银子,你若用什么,只管拿去买办。但只一件,你我作了这些年的街坊,我在外头有名放帐,你却从没有和我张过口。也不知你厌恶我是个泼皮,怕低了你的身分;也不知是你怕我难缠,利钱重?若说怕利钱重,这银子我是不要利钱的,也不用写文约;若说怕低了你的身分,我就不敢借给你了,各自走开。”一面说,一面果然从搭包里掏出一卷银子来。…(贾芸)笑道:“老二,你果然是个好汉,我何曾不想着你,和你张口。但只是我见你所相与交结的,都是些有胆量的有作为的人,似我们这等无能无为的你倒不理。我若和你张口,你岂肯借给我。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领,回家按例写了文约过来便是了。”倪二大笑道:“好会说话的人。我却听不上这话。既说‘相与交结’四个字,如何放帐给他,使他的利钱!既把银子借与他,图他的利钱,便不是相与交结了。闲话也不必讲。既肯青目,这是十五两三钱有零的银子,便拿去治买东西。你要写什么文契,趁早把银子还我,让我放给那些有指望的人使去。”(341—342页)

倪二和贾芸二人的性格特色在新校本的有关描写里显得更加鲜明。一个侠义,一个乖觉。彼此的关系不是放债收利,却是“相与交结”。倪二自称泼皮,贾芸却誉之为有胆量有作为一流人;倪二看贾芸是个有身份的少爷,贾芸却自谦是无能无为之辈。一个说“既肯青目”,一个说“既蒙高情”。事关钱财,不用借约,不要利钱,在倪二确是解人之急的一种重情尚义之举。对于“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的题目,新校本的有关描写确较原通行本细腻深刻,同上文贾芸亲舅舅卜世仁夫妇寡情薄义的对照,也更加鲜明突出了。

顺带提到下文贾芸用倪二处借得的钱买了香料,孝敬凤姐意在谋差。这段描写也以新校本为优。贾芸编谎,谎话如真,不由得凤姐不信。此处新校本多出的几句话很能表现贾芸的乖巧机心:“谁家拿这些银子买这个作什么,便是很有钱的大家子,也不过使个几分几钱就挺折腰了。”(344页)足见贾府手面阔排场大,非一般有钱人家可比。“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式,方不算遭塌这东西”。足见只有凤姐这个当家人才配消受这份礼品。贾芸的口齿在《红楼梦》里是数得上的,正如倪二所说是个“好会说话的人”。倪二直肠直肚,未必是被贾芸的话打动,多半倒是卜世仁的浇薄激怒了他;可凤姐却是吃这一套的。新校本此处写凤姐“忽见贾芸如此一来,听这一篇话,心下又是得意又是喜欢”,意欲告诉许他事情,忙又止住,“倒叫他看着我见不得东西似的”(344—345页)。凤姐的心理活动,在这里也写得比较细致。

例之三,廿九回清虚观打蘸,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两本描写,出入甚大。

原通行本:

黑压压的站了一街的车。那街上的人见是贾府去烧香,都站在两边观看。那些小门小户的妇女,也都开了门在门口站着,七言八语,指手画脚,就像看那过会的一般。只见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一位青年公子,骑着银鞍白马,彩辔朱缨,在那八人轿前领着那些车轿人马,浩浩荡荡,一片锦绣香烟,遮天压地而来。却是鸦雀无闻,只见车轮马蹄之声。不多时,已到了清虚观门口,只听钟鸣鼓响。……

新校本:

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这个说“我不同你在一处”,那个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边车上又说“蹭了我的花儿”,这边又说“碰折了我的扇子”,咭咭呱呱,说笑不绝。周瑞家的走来过去的说道:“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笑话。”说了两遍,方觉好了。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早已到了清虚观了。宝玉骑着马,在贾母轿前。街上人都站在两边。将至观前,只听钟鸣鼓响。……(412一413页)

无论就描写的合理性或生动性而言,都是新校本的文字可取。因为上文已经交代过,那些丫头们天天不得出门槛子,听得有这么个逛去的机会,谁不要去?便是各人的主子懒怠去,他们也百般撺掇了去。因此这里描写的是一群难得出门的丫环女子们又兴奋又琐碎的那个劲儿,真是活灵活现,如闻其声。她们单调狭窄的生活中难逢这样的盛事,一方面心花怒放,一方面又噜苏难缠,惹得管家娘子屡屡禁约方才好了。这样的写法符合生活的情理,给贾府丫环勾勒了一幅群像,很是得神。相比之下,原通行本的文字比较一般化。一则与上文缺乏呼应,看不到丫环们的那股心劲;二则着重渲染贾府人马仪仗的气派,那浩浩荡荡遮天压地之势与前面秦氏出丧场面相仿,多少给人以雷同之感。


上面着重从场面情节的详略异同见出其长短高低,也直接间接关系到人物性格的刻画。更有一种情况是两本此有彼无,而新校本由于多出一整段文字,使得某个人物的性格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和深化。
比方关于贾宝玉,在七十八回贾母言谈中有一段文字为原通行本所无:“……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都是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如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1153页)以一个老祖母的关切和细心,这一观察和调查和结论式的言谈自然是可信的。足见宝玉对众多女孩子的用情,决不是单用世俗的男女之情可以解释的。至于幼年宝玉同黛玉的关系,新校本的“言和意顺,略无参商”(72页)自较原通行本的“言和意顺,似漆如胶”为优,此点早为人们熟知。此外关于宝玉同村姑“二丫头”的邂逅,新校本的描写正与贾母的观察相一致,而原通行本则不免庸俗,反于形象有损。总之,小说借贾母之口补出这一段话,不是无关紧要的,可以视为宝玉性格准确有力的一个注脚,同书中有关的描写相互印证。
宝玉作为公子少爷的脾性,当酒醉之后气急之时往往发作。第八回欲撵他乳母李嬷嬷时有这样的话:“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作什么!”(136页)这也是新校本多出的,口吻明显带着孩子的稚气,又是醉话,对宝玉性格的侧面却是真实生动的一笔。
关于薛宝钗,人们早就注意到“藏愚守拙”(127页)比“装愚守拙”准确这样的细微之处。其实有关这个人物,新校本增出的文字不算少,虽则并不影响其性格的基本方面,却也值得重视。今举出两处。一为五十七回宝钗对邢岫烟安慰劝诫的话,新校本要详尽细致得多,道是:“有人欺负你,你只管耐些烦儿,千万别自己熬煎出病来。不如把那一两银子明儿也越性给了他们,倒都歇心。你以后也不用白给那些人东西吃,他尖刺让他们去尖刺,很听不过了,各人走开。倘或短了什么,你别存那小家儿女气,只管找我去。并不是作亲后方如此,你一来时咱们就好的。便怕人闲话,你打发小丫头悄悄的和我说去就是了。”(831页)“但还有一句话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指探春送岫烟的碧玉佩——引者)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将来你这一到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831—832页)薛宝钗这一典型性格的复杂性在小说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里不可能也不必要多作分析。但她确乎不是那嫌贫爱富的势利浅薄之辈,从上引那一段话中,不仅看到她设身处地为岫烟排忧解难的诚意,也可窥见其守得富贵耐得贫寒、从实守分随遇而安的性格素质。这大约也可以看作是对判词中“停机德”一语的某种呼应吧。
另外,宝钗给人的一般印象是稳重深沉、不苟言笑,但她并非不能幽默。第四十九回她嘲笑香菱学诗固然很有说教的味道,底下一段话却饶有风趣:“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指湘云——引者)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湘云听了,忙笑问道:“是那两个?好姐姐,你告诉我。”宝钗笑道:“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692—693页)至五十二回宝琴要念外国女子的五言律,两本均有宝钗请“诗疯子”来瞧、把“诗呆子”也带来的话,因原通行本缺少上述宝钗那段戏谑之言,不仅当时不能引人发笑,而且后文“诗疯子”“诗呆子”不知指谁,既失去风趣,也没了照应。


五十三回关于“慧纹”的一大段叙写是原通行本所没有的。这看去是一件装饰赏玩之物,似乎无关紧要,其实也非闲笔。对于慧绣本身的精工雅致固然加意描述,绣品花卉草书均仿古从雅,非市卖可比;何况绣此精品的慧娘出身名门,精通书画,惜已早夭,慧绣真迹,已成绝品,贾府之荣,也只剩一件了。因此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身边高兴时赏玩。可见写的虽是一件陈设,却映照出贾府非寻常富贵之家,贾母的艺术趣味欣赏能力亦非一般安富尊荣的老太太可比。更重要的,这里同样透露出作者对于那心灵手巧、聪明颖慧、资质美好而不幸夭亡的女儿的一种赞美、叹赏和惋惜之情。
对于贾府老太君的内心世界,新校本刻画颇有细腻深入之处。第七十六回“品笛感凄清”一节写到“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1116页)。在此之前,已闻甄家获罪被抄,贾母心中已不自在,回视贾府自身,“如今比不得在先辐辏的时光了”(1099页),见出她对于贾府末路早有不祥预感,虽照旧游乐,不过是强作欢颜。这方面新校本字里行间透出的消息更多一些。
总的看来,新校本在不少地方比原通行本多出了若干文字,有时竟达整段整页之多。一般地说,这些部分并非闲言赘语、节外生枝,而总是这样那样地丰富了人物和情节。这应当是新校本优于原通行本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人物形象不佳凭一句话重塑?至少有这3个
贾芸的成功之道
《红楼梦》还有一个刘姥姥,十分仗义疏财,还给巧姐另一个结局
红楼梦回报里最大的一笔投资
《红楼梦》中醉金刚倪二“柔情义侠”的形象解读
红楼梦:醉金刚倪二仗义借钱给贾芸的两个原因,刘姥姥最懂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