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藜麦:粮食安全意义无可限量,还将成为新主粮?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具有一定的耐旱、耐寒、耐盐性,生长范围约为海平面到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上,成熟后穗部类似高粱穗。富含的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所以近年来,被贴上“减肥”“健康”等标签,成为风靡全球的网红食物。

事实上,不只是营养价值,在粮食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它有成为未来新主粮的“潜质”。藜麦在经济、生态两个方面的效益,从长远看,有着非比寻常的战略意义。

藜麦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特别推荐、唯一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全部基本营养需求的“黄金谷物”,在消除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活动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它具有天然的耐逆性(耐盐碱、耐干旱、耐低温、耐贫瘠),能够种植在大量的边际土地上,缓解因粮食增产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压力。这些优势足以让政策制定者对其另眼相看。

从引种试验坚定迈向产业化种植

素有「谷物之母」之称的藜麦,在中国安家落户已有35年的时间。

1985年,地处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将藜麦当作国礼送给中国。因此,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早从南美洲引进并种植藜麦的国家之一,而国内最先种植的地区就是西藏自治区。

1987年,西藏农牧学院教授贡布扎西接触到藜麦种子,开始尝试藜麦引种试验研究。随后,西藏境内小面积试种成功。

因交通运输条件受限,再加上消费水平不高、对藜麦的认知不足等因素,藜麦经历了长达10多年的沉寂

1993年11月,武祥云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藜麦全方位研究的一篇文章影响,才开始关注藜麦

经过多次国际考察、走访多位藜麦专家之后,武祥云坚定了在中国推行藜麦市场化种植的信心,成立了山西稼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山西境内的恒山终于育种成功。后,武祥云尝试在山西省静乐县娑婆乡娑婆村进行试验种植藜麦,成绩不俗。武祥云也因此成为“中国藜麦产业化种植第一人”。

2013年,通过静乐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静乐县藜麦种植总规模扩大至1万亩,在全球非原产地种植面积排行中,静乐县仅次于美国,名列第二,成为全球第三大藜麦种植基地。同年8月,静乐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藜麦之乡”的称号。

藜麦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猛

据中国作物学会藜麦专业委员会统计,自2013年以来,我国藜麦种植面积以平均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藜麦总种植面积约20万亩。

2015年7月,原国家粮食局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藜麦质量标准《LS/T 3245-2015藜麦米》该标准可为藜麦米的生产提供质量调控依据,有助于推动藜麦米加工食材的有序发展。

在我国,藜麦除食用之外,还被用于工业开发。比如用作口红、洗发水、身体乳等化妆品原料。藜麦中的皂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作用,可以作为食品天然甜味剂、增味剂、抗氧化剂等,在农业、医药等领域,也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国也放开了藜麦从原产地国的进口。2019年7月16日,海关总署发布2019年第120号公告——《关于进口秘鲁藜麦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允许进口在秘鲁种植并加工的藜麦谷物(包括去皮藜麦籽粒、藜麦粉、藜麦片)。

201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2013年为“国际藜麦年”,因为藜麦营养价值高,对全球粮食安全有很大贡献。国际上也越来越关注藜麦,将其奉为“超级食物

粮食安全背景下的藜麦意义

近几年,在新媒体的宣传冲击下,藜麦因“健康”“减肥”而备受推崇,成为一种流行食品,甚至达到了超级食品的地位。

藜麦籽粒可满足成年人的基本营养所需,对于贫困地区人口的营养健康状况改善有长期、显著效果,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健身、麸质敏感等人群也是很好的食物来源。然而,由于全球藜麦产量远无法满足需求,在当前国际市场上,藜麦原粮价格为小麦的10倍以上。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张慧表示,藜麦的耐逆性显著,可以培育在盐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合适品种,然后利用大量的边际土地进行种植,这相当于变相增加了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同时,种植藜麦可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这一点对西北干旱地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从发展畜牧业的角度来看,藜麦整株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作为干饲料或青贮饲料,促进牛羊产奶效果不低于其他优质饲草。如果藜麦能够引种成功,对粮食安全的意义将无可限量。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接表示,藜麦含有高蛋白、营养均衡的属性,在蛋白质含量和质量上堪与肉蛋奶匹敌,如果国民能够从藜麦作物中摄入更多蛋白质,就会相应减少肉蛋奶需求,从而减缓对国外大豆、豆粕的进口,而且那种经由养殖业转化蛋白质的路径,效率显然很低。从提供蛋白质的角度来看,藜麦虽然目前只是一个特别小众的农作物,国内种植面积不超过20万亩,但从其发展势头来看,还是非常有潜力的。在未来,藜麦会成为新晋主粮品种,但目前来看,尚有很大的距离。而且,对小麦、大米这两种口粮,多年来国民已经形成了相应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依赖性。藜麦并不会完全取代某种主粮,只能部分替代。”

当前,藜麦产业化在国内仍然存在瓶颈。比如,由于产量低,价格居高不下;在种植过程中,还没有可使用的除草剂,需要人工锄草,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而且也存在人力季节性短缺的问题;种植所需要的配套机械,也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但武祥云也表示,育种实际上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尤其是抗性、产量、耐除草剂,都可以通过育种解决。

来源:第一财经 、百度百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粮食安全下的“网红”藜麦:具备成为新主粮的潜质
有一种粮食叫做粮食之母,曾经是美国宇航员的必备食品
蛋白质是大米的7倍,维生素A是马铃薯的100倍,为什么不是主粮?
土豆成主粮 制成馒头登陆超市 改变我国粮食安全格局
在我国主要作鲜食菜用的土豆,为什么要启动主粮化战略?
我国为啥要扩种大豆,背后有哪些原因?2022年你会转型种植大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