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壤有机碳如何形成?资环院科研团队揭示土壤有机碳分子间的权衡关系

微生物、植物及火烧来源的有机化合物均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但土壤有机碳的分子组成是否可以预测?近日,爱荷华州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贝勒大学等单位合作,发现土壤有机碳分子之间存在权衡关系,此观点为解释土壤有机碳的成因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该成果于9月15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Geoscience》在线发表。资环学院生态系统生态学实验室叶成龙博士作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参与了该研究。

本研究利用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网络站点的表层矿质土壤,结合核磁共振波谱法和分子混合模型定量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化学功能团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木质素和焦炭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相对丰度差异很大,但每种化合物的总体平均丰度相似。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和蛋白质之间显著负相关,碳水化合物和焦炭之间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大陆尺度上的土壤有机碳分子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本研究还发现土壤铁铝氧化物和pH最佳解释了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的变异,而且这些环境因子与已知的预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环境因子基本相同。

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的权衡关系概念模型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1-020-0634-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研 | 中科院梁超:森林恢复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来自微生物标志物的证据
Nature Microbiology综述:聚焦藻际--浮游植物和细菌互作的生态界面
余龙江团队丨岩溶区土壤微生物驱动的自养固碳过程与机制研究进展
土壤微生物碳泵作为陆地碳汇的新概念
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的影响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累、稳定及其环境驱动的差异机制研究获进展等8则进展(国内土壤科研进展2021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