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马镫把欧洲带入骑士时代

在冷兵器时代,披着厚重铠甲的重装骑兵的数量是决定战斗成败的关键。而重装骑兵的出现是因为我国古代的一个简单却又十分重大的发明——马镫。马镫的应用让骑手们在战马上伸展自如。从此,骑兵成为冷兵器时代的重要军事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实物马镫出土于朝阳北票。

南北朝时期骑俑

马镫让骑兵成为战场上的主力

对于现代人来说,马镫就是马鞍下的脚踏,十分平常。鲜为人知的是,马镫竟是一个改变历史的划时代发明。但马镫发明的确切时间一直是个谜。1965年考古专家在北票的冯素弗墓中找到了一对制作精良、有着确切纪年的马镫,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马镫实物。

据北票市博物馆馆长赵志伟介绍,在马镫还未发明以及普及之前,我国古代贵族的出行都以乘车为主,他们并不骑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具不完备,关键是没有马镫。

那时的贵族,一般都穿着宽大的袍服,戴着华丽的头冠,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不仅上马不方便,骑马出行更难。可以想象,那些贵族在马背上手忙脚乱、狼狈不堪的样子。

而在马镫发明之前,骑兵在战场上的数量也并不多。据《太平御览》记载,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曾说到他与袁绍的兵力对比:“本初(袁绍)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那么当时袁绍的兵力是多少呢?记载是:“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可见,当时袁军万骑拥有马具才300具,而曹军更少,全军马具不足10具,马具可算得上是当时的奢侈品了。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张飞等武将作战时可是都有马镫的,那么汉朝到底有没有马镫呢?据了解,在汉代古墓的壁画中就出现了马镫的影子,所以三国时期应该是有马镫的,不过这个马镫究竟是单马镫还是双马镫目前缺少实物证据,还有争议。单马镫只是上马时使用,没有双马镫功能那么完备,而在考古中发现的最早的双马镫是晚于三国时期的南北朝时期,即北燕的冯素弗墓。冯素弗是北燕文成帝冯跋的弟弟,被封为大司马,辽西公、车骑大将军,公元415年去世。

据北票市博物馆副馆长姜洪军介绍,在没有马镫的时候,古代人骑马是一桩苦差事,当马飞奔或跳跃时,骑手坐在马鞍上,两脚悬空,只能用双腿夹紧马身,防止从马上摔下来。古代其他各国在没有马镫之前,骑士们的双腿也是横跨于马背两侧,双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撑,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马镫发明以后,这种麻烦就迎刃而解了。

而有了马镫,骑兵就可以以马镫为着力点,从容跨上马背,用双脚踏镫来控制战马、平衡自己,腾出双手舞动兵器,可以身心合一,得心应手了。就是这小小的制作简单的马镫,把人和战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兵种发展,乃至战争形式、战争规模的巨大变化。

此外,对于重装骑兵来说,当战马披上厚重的护甲,骑兵自然无法再用腿脚夹控战马,必须要有完备的成套的马具,特别是有了马镫,才能操控战马完成各种动作,在马鞍、马镫等所有的马具中,马镫起到决定性作用。

马镫助三燕政权军事实力大增

在冯素弗墓的马镫被发现以前,在中国的考古发现中,其实已经出现了马镫的影子。

姜洪军说:“目前所知考古发掘中纪年最早的马镫模型是在一座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的墓中发现的。墓中出土骑俑的马鞍左侧下垂了一个三角形的镫,右侧则没有,骑士的脚垂在镫以下,可见当时只有一只马镫,是为了让骑士更加迅速上马所用的,骑上马之后就不再用了。”

姜洪军表示,那只马镫模型只是马镫的雏形,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马镫,直到北燕冯素弗墓被发现后,一副成对的马镫出现在世人面前。

据介绍,这对马镫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在北票市博物馆,记者看到了按马镫1:1比例制作的复制品。其材质为木芯,制作精致。木芯为桑木,马镫通体用包钉铜片包裹,并鎏金,镫柄上方有一个横长方形透孔。

冯素弗墓出土的马镫实物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古代骑兵马镫的样子,与马镫一同出土的遗物中还有大量的铁铠甲片,说明墓里至少随葬了一件人铠甲和一件马具铠甲,特别是其中的几件大型甲片,应是马具的铠甲。

赵志伟表示,冯素弗墓出土的这对马镫,是研究中国古代马具的重要依据,标志着马镫的应用已经成熟。

姜洪军向记者补充说:“从这对马镫中还可以看出,当时的北燕政权已经特别重视重装骑兵的发展,马镫的发明,为重装骑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方面的基础。骑兵不但可以穿上笨重的铠甲,战马也都披着铠甲,还可以把马的冲击力转化到兵器上,至此重装骑兵开始在我国北方盛行,其战斗力也大大提升。北燕政权对马镫的使用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当马镫被应用之后,战争形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北朝时期,重装骑兵成了军队的主力,动辄成千上万,如发生在此时的棘城血战。公元338年,后赵皇帝石虎派以步兵为主的30万大军进犯前燕,攻击前燕国都大棘城。前燕皇帝慕容皝在后赵兵将进攻受挫时,派其子慕容恪带配有马镫的精锐骑兵尾随掩杀。慕容恪所带的骑兵只有2000人,却斩杀了后赵3万人。

公元367年,前燕名将慕容垂、慕容德面对东晋名将恒温的北伐,以不到2万骑兵,前后包抄,竟将5万训练有素的东晋大军杀得片甲不留,再次创造了一次以少胜多的奇迹。这些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由于马镫的发明和演变促成的。

此外,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在北燕政权建立之前,由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和后燕两个政权在辽西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前后百余年的三燕政权,由弱到强,问鼎中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是重要的武力保证,特别是骑兵,尤其是拥有马镫的重装骑兵一定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马镫促欧洲进入骑士时代

在古代的中国,马镫的发明影响巨大,而对于世界来说,马镫更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我国是从公元4世纪中叶开始普遍使用马镫的,随后马镫就渐渐传向了世界。

姜洪军说:“三燕政权为马镫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贡献,以马镫为代表的马具的使用也逐渐传播到东北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东北亚地区文化发展起到了深刻影响。”

日本古坟时代中期(约公元5世纪中叶)的古墓中,出土的马镫就是木芯外包铁片的扁圆形镫,显示出和冯素弗墓出土的马镫相同的特点。这些马镫是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

欧洲最早的马镫出土于公元6世纪阿瓦尔人的墓葬中。阿瓦尔人是来自我国古代北方的柔然人的后代,他们被北魏击败后(公元429年),沿草原丝绸之路西迁至欧洲的多瑙河一带定居,并对当时的拜占庭帝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然而,可能很少人知道,柔然士兵的锐不可当,就是因为他们使用了当时欧洲没有的铁制马镫。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是柔然人把中国马镫传到了欧洲。

为了消除这种威胁,拜占庭国王提比略二世对骑兵进行了大改组,公元580年他又亲自训练骑兵,特别强调必须使用铁制马镫。这是欧洲文献资料中第一次提到马镫。

对于马镫传入欧洲所起的作用,美国的罗伯特·K·G·坦普尔编写了《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一书。书中对马镫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使骑手安然地坐在马上,中世纪的骑士就不可能身披闪闪盔甲,救出那些处于绝境的少女,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如果没有马镫,骑士是不会那么神气的,因为没有马镫,负担如此沉重的骑手势必很容易跌下马来。中国人发明了马镫,并赐予我们一个骑士制度的时代。”

马镫传入欧洲后,中世纪欧洲的军队便稳稳地坐在了马鞍上,他们可以在马鞍上举起宝剑向下猛砍,也可以在马鞍上移动躲闪,它像催化剂一样,促进了欧洲马具的改进和骑兵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也对马镫的作用十分肯定:“只有极少的发明像脚镫(马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社会一样,中国的马镫在最初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正是中国人发明的马镫,才使中世纪的欧洲进入了骑士时代。”

文物档案

鎏金铜包片桑木芯马镫

1965年于北票市冯素弗墓出土。镫环以三棱体的桑木条揉成,形状近似圆角三角形,木条两端向上合成镫柄,镫柄上方开有横长方形透孔,分裆处再填以三角形木楔,镫环和柄的外表都包钉了鎏金铜片,镫环内侧则加钉了一层薄铁片,上面涂了黑漆。

马镫高23厘米、宽16.8厘米。这是世界上出土最早的马镫实物,据史书记载,冯素弗死于公元415年。以此推断,这对马镫距今已有1600多年,比发现于欧洲的年代最早的马镫还要早300年以上。

新媒体编辑:刘爽

责任编辑:符成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镫
【历史】锡伯族兄弟在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马镫
影响世界的中国发明之马镫
说马镫
被过度神话的骑兵神器马镫,对骑兵的作用其实没那么大!
【万寿宫夜话】万寿宫洪州窑专题博物馆展示器物介绍:战马与马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