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几个方法教你解决耳机听诊器效应

大家戴着耳机听歌时,有没有遇到过耳机偶尔会发出“砰砰”、“呲呲”或“沙沙”的声音?

本来听的正嗨,突然出现一阵不和谐的噪声,声音虽不大,但也够扫兴!

这时,你或许以为,耳机必然是坏了的!

实际上,这种噪音其实只是耳机常见的一种现象 — 听诊器效应。这种声音特别像医生戴着听诊器听到声音的那种感觉,所以这样叫。

并不是所有耳机都会有听诊器效应,最常见于入耳式耳机。

现在市面上小耳机中最受欢迎的,就属入耳式耳机了,因为它密闭隔音很好,音质好,也不会漏音。

比如坐公交时,戴上它,基本就与世隔绝了。。。

有利自然也有弊,入耳式耳机佩戴起来可能会有胀痛感,最重要的是会有听诊器效应。

听诊器效应产生的原因是,耳塞线或者单元处,受外界碰撞或者空气摩擦,产生的振动通过耳塞线直接传递到耳道内,产生让人很不愉快的摩擦声。(入耳的线一般硬度较大,有利于传导振动)

一般线材越硬,听诊器效应越明显既然这样,为什么耳机厂家还要用硬线呢?

很简单,通常好的线材,比较硬,能更好地保护里面的铜线芯。

而线材对音质影响比较大,所以换线不但不能完美解决听诊器效应,还可能会让音质变差,实在得不偿失。

听诊器效应主要原因是耳机与衣服的摩擦,而我们又不可能在听歌时一动不动的。摩擦是必然会有的,所以我们只能想办法,通过减少摩擦,来缓解听诊器效应。

好了,说到这必须来点干货了,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办法,可以有效减小听诊器效应,下次耳机再出现噪音,大家可以试一试。

1.使用耳挂

现在好多耳机里面都配有耳挂,耳挂是用在绕耳式戴法上的,正常戴法不需要耳挂哈。

它不仅可以改善听诊器效应,还能使佩戴更牢固。(徕声入耳式耳机都配有耳挂哦)

Just like this

2.使用线夹

买耳机时,有时你会发现耳机配件中有一个小夹子,这个夹子不是让你做装饰的,它是用来将耳机线夹在衣服上的。

当然也不是夹着好看,而是将耳机线往衣服上一夹,就固定住线了,你晃动,线随你动,有效减少了线与衣服的摩擦。

当然,除了夹子外,用橡皮筋绑住线的终端也可以。

又或者在线的终端打上一个结,绳结打的越紧,听诊器效果越不明显。

3.缩短耳机线的长度

不是要你把耳机线剪短!!!

你可以将靠近播放器一段的耳机线向上提,拉近与耳塞的距离,比如将播放器放在胸前衣袋里,这样减少了线的长度,避免了过多的接触和摩擦。

4.改变走线

一般我们佩戴耳机都是从前面走线,如果你的耳机线够长,你可以试试像运动式耳机那样的走线方式,背后走线,这样也有助于缓解听诊效应,而且还不容易拉扯到线材。

或者将耳机线从衣服内绕出来,也能有效地减少晃动。

5.使用C套

全称Comply套,简称C套,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海绵套。我们知道C套可以改善耳机的听感,其实它对耳机的听诊器效应也有一定的缓解哦。

6.改变衣着

这个方法一般用在跑步运动时。你去跑步时,穿无领的衣服,就减少了衣服与耳机线的摩擦;穿防震鞋,整个身体的振动减小了,摩擦也会减少。(所以穿背心不只是为了凉快。。。)

摩擦减少,听诊器效应自然也减少啦。

下次耳机再出现摩擦声,不要急着换了,也不要忍着听,试试这些简单的方法。

不过如果这些方法都试过一遍还是木有用,你的耳机可能是真的坏了,那就只能换新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完美解决入耳式耳机的“听诊器效应”?
浅谈蓝牙耳机的听诊器效应、佩戴方式、蓝牙耳机类型
这种错误的耳机戴法,小心影响听力
小小耳机危害大,常戴耳机带给用户7大危害
耳塞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有什么区别 耳塞式耳机推荐
初烧必读丨关于耳机选购和保养的哪些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