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用了五天时间,他们从好人变成了暴徒


文/菩提

▓ #银幕凶案# 第77辑 ▓

今天,咱们来看一部德语电影。

电影开头,一辆汽车飞驰在路上。

一个男子一边开车一边唱歌,气氛很高涨(不是小编截糊了,是他太high了~)。

男子下了车,看背景是一所学校,原来刚刚唱歌的男子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刚到学校,这位老师才知道自己的无政府主题的课被另外一位老师“抢占”了,自己只能上独裁主题的课。

虽然不满,但课还是要上的。老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讲讲什么是独裁。

最后老师总结了独裁的定义。

老师问学生是不是认为独裁不可能重演?学生都表示毋庸置疑。

老师说每一个专制体系都应该有一个领袖,在学生的选举下,老师成了大家的领袖,并让大家称呼他为文格尔先生。

文格尔先生很快发布了他的第一项规定,只有得到他的允许,学生才可以发言,另外,发言的人必须起立。

学生们对文格尔先生的实验充满了好奇。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主动按照文格尔先生的规定问好。

文格尔先生又宣布了新的规定,他让学生们在着装上也保持统一的风格——白衬衫、牛仔裤。

学生们没有反对,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换上了文格尔先生要求的统一着装,之后,因为好奇来参加这门课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

于是,有学生主动提出,要给这个小集体取一个名字。

在投票选举下,组织的名字诞生了——“浪潮”

看到这里,怕是有读者要问了,这不是和我们中国所有的学校都一样吗?穿校服,主动和老师问好,举手起立发言……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一开始,“浪潮”组织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统一着装,带来的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身份认同感。原本在生活里没有什么交集的人,也因为进入了同样的组织而变得关系亲密了。他们聚在一起开party,在比赛场上同心协力,当有“组织外”的人试图欺负他们中的一员时,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替“浪潮”的成员出了头……

每个人都试图证明自己是“浪潮”的一份子,试图证明“我们”和“他们”是不同的。

但事情渐渐一发不可收拾。

“浪潮”成员们的热情需要更多途径地宣泄,经历了那么多集体的活动,他们感觉到“浪潮”似乎无所不能。他们不再满足于将这种狂热停留在校园之中,开始希望让更多人看到“浪潮”的力量。

于是,他们策划了一个秘密行动,“浪潮”组织全体出动,一夜之间,将“浪潮”的标志散播到城市的角角落落。

“浪潮”最忠实的拥护者蒂姆,原本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也被这样的浪潮所席卷,甚至不顾安全,爬到了一座正在建造的大楼上,将“浪潮”标志的涂鸦留在了上面。

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种熊熊的“燃”意。

但也有保持怀疑的声音。

从始至终,都有学生希望停止“浪潮”的活动。他们认为“浪潮”是一种胡闹,文格尔先生不应该任由学生越陷越深。他们先是用言语劝说,后来又印刷传单来散播自己的主张,但是在“浪潮”的激情面前,这些声音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很快,一周的课程结束了。文格尔先生将所有的学生聚集到礼堂。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地看着这位组织的领袖,期待他说些什么。

文格尔先生提出,把反对“浪潮”的学生带上讲台。

和往常一样,学生们听从文格尔先生,默默地执行了这个要求。

当几位“叛徒”上台之后,文格尔先生向在场的各位学生提出了一个惊人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处置叛徒?绞死?砍头?还是折磨他直到他向我们屈服?”

看到这里,小编吓了一跳,以为文格尔先生真的已经疯了。

但接下来文格尔先生说的话,更让人震撼。

“这些都是专制政府会做的事——你们意识到你们刚刚都做了些什么吗?你们还能记起上个星期课堂上的问题吗?这样的独裁统治是否可能在今天重现?这正是我们现在在做的——法西斯主义。”

在学生们的震惊中,文格尔先生宣布,“浪潮”结束了。

但对“浪潮”的忠实拥护者蒂姆来说,这句话不亚于晴天霹雳。

他崩溃地喃喃着:“不,“浪潮”没有结束!”然后掏出了一把枪。

在绝望的疯狂之中,他开枪打伤了自己的同学。

然后饮弹自尽。

“叛徒”们所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然而,“浪潮”已经不仅仅是一场闹剧,更成了一场无法逆转的悲剧。文格尔先生一直以为自己掌控着“浪潮”的一切,直到此刻才发现,“浪潮”的力量,早已脱离了自己的预想。

电影的最后,当了一周“文格尔先生”的老师终于被警察带走。

他的脸上不再有电影之初开车哼歌的那种轻快,取而代之的是难言的凝重和迷茫。

他或许在想:这一切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崩坏了?


《浪潮》背后的真实故事

《浪潮》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1967年4月,美国一位历史老师琼斯(Jones)给学生上了一堂关于纳粹德国的课程。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内容,他决定进行一项大胆的实验——就在教室范围内重现纳粹德国。

周一,他命令学生坐好,发言的人必须起立,并称他为“琼斯先生”;

周二,所有的学生都认真听课,没有人再吵闹,并且设置了问候的手势;

周三,他随机任命了3个学生作为检举者,举报那些不遵守规矩的人;

周四,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学生甚至逃了原来的课;

周五,超过200名学生齐聚礼堂,做着一样的问候动作,所有的学生学会了服从,即使琼斯先生没有说话,也没有人发出响声。

几分钟后,终于有人问道:“不存在什么领袖,对不对?”礼堂里炸开了锅。

琼斯开始讲话:“没错,但我们差一点就成为了优秀的纳粹。”

庆幸的是,现实中的结局并没有像电影中的那样,所有人还保持着一份理性,没有发生不能挽救的事情。

那么,从民主演变为独裁真的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吗?这个演变需要多长时间?在电影和现实中,答案都很明显:没错,只需要短短五天。

甚至对一些狂热拥护者来说,可能一两天就够了。

这么可怕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浪潮”是怎么“成功”的?

小编试着分析了一下,“浪潮”之所以会在短时间内造成这样的凝聚力,主要的原因大概有下面几点:

1. 通过统一名称、统一标志、统一着装、统一行为规范,“浪潮”组织迅速成型,组织成员迅速融合到了一起,成员之间的距离感也在这样的仪式化过程中很快缩小了(这样想想,传销组织里面穿制服、喊口号的行为也如出一辙啊);

2.“浪潮”作为一个团体,为所有成员提供了保护,只要你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员,你就不会受到欺负,他们受到了原本没有的尊敬,自我感觉也越来越良好,渐渐地,“浪潮”成员就会将“我们”和其他人区别开来,巩固了组织的归属感;

3.“浪潮”里的“领袖”是组织的核心,所有成员都追随同一个“领袖”,通过反复强调仪式感,让“领袖”的威严不断增加,“领袖”也会对成员进行“恩威并施”的管理,逐渐得到所有成员心理上的绝对服从。

所以,这项运动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看到电影中学生们对文格尔先生如此服从,小编不禁想到了另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也称权力服从实验。

1961年6月,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以每小时4美元的报酬找来了1000名志愿者作为他的实验对象,然后在耶鲁大学开始了他的实验。

这些志愿者的年龄、职业和学历都不相同,当每一个志愿者走进实验室时,会有人告诉他们,这个实验是为了检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志愿者将通过抽签决定自己扮演的是老师还是学生,如果抽到了老师的角色,志愿者将负责向学生提问单词,而抽到学生角色的则负责回答。如果答错了,老师就要给学生一点惩罚。

如何惩罚呢?这些老师面前有一台满是按钮的仪器,按钮上依次写着15伏、30伏⋯⋯450伏。与这台仪器相连的,是一张放在隔壁房间的电椅,答题的学生坐在电椅上。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互相看不见,只能通过声音交流。

如果学生答错第一道题,老师就要按下第一个按钮,用15伏的电击进行惩罚,如果学生又答错了,就依次递增,用30伏的电击作为惩罚,惩罚的最高电压是450伏。

除了老师和学生,在这个房间里,还有一个重要角色——穿着白大褂的“专家”,他会全程坐在老师身边,督促老师去实施电击惩罚。

实验开始后,学生开始一次次犯错,而志愿者扮演的老师则在“专家”的监督下一次次加大电压。刚开始,学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但是随着电压升高,学生所在的房间开始传来惊叫、抗议甚至是哀求,此时老师们普遍出现紧张、担忧、焦虑、恼怒的情绪。但是,一旁的“专家”则会一次次冷静地提醒“请继续”、“实验必须继续”等,于是,这些老师又会继续进行提问和惩罚,直至电击为最大值,学生尖叫后不再发出声音。

看上去这是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

但实际上,学生的角色是米尔格拉姆的助手扮演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答错题,当然,遭受电击后的反应也是装的。可是扮演老师的志愿者并不知道隔壁房间的猫腻,他们以为自己按下按钮,学生真的就会遭受到电击。

米尔格拉姆设计这个实验,真正的目的当然也不是为了检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而是为了测试惩罚升级到多少伏电压时,志愿者会拒绝服从“专家”的提醒,停止电击。

实验的结果出乎意外。

尽管隔壁传来学生“痛苦不堪的嚎叫声”,有三分之二的志愿者依然按下了最高450伏的电压。而在升级到300伏电压之前,没有志愿者拒绝继续进行实验。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实验结果呢?

难道这些扮演老师的志愿者缺乏同情心吗?

米尔格拉姆从扮演老师的志愿者角度做了分析,志愿者们的心态主要有这么几种:

1. 我是志愿者,我要尽力配合来完成好实验。

2. 学生和老师的角色是抽签决定的,我也可能会抽到学生,这很公平。

3. 他们给了我报酬,我就应该尽力做好。

4. 他们告诉我,电击是痛苦的,但没有生命危险。

米尔格拉姆在实验室里模拟出了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的时候,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人为什么服从?服从出于人的本性,就是避免受到惩罚或者寻求奖赏的欲望。

就像电影《浪潮》里一样,即使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同伴——反对“浪潮”的同学带上讲台,但他们为了避免自己受到惩罚,还是那么做了。如果作为权威代表的文格尔先生真的要求他们对“叛徒”们实施惩罚措施,他们也很有可能会跟着照办。

当你站在浪潮中时,你还能保持原来的前进方向吗?

看到这里,或许有读者会觉得,服从权威只是一部分人,很多人才不管什么权威不权威呢,但“浪潮”可以让所有人都目标一致,乖乖听话,莫非真的有什么特殊的“魔力”吗?

其实不然。你回想一下,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讲完一个知识点,会询问大家懂了吗?底下的同学多半都是回答“懂了”。即使你有不懂的地方,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会和同学们一样回答“懂了”。其实这就是“从众现象”。

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招募了来自3所大学的123名大学生,每组7人参加测试。其中,这7个人里只有最后一个回答问题的才是真正的学生,其余6个人都是阿希的助手。阿希拿出了18套卡片,每套2张,左边1张上面画着一条直线,右边1张画着长短不一的3条线。阿希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视觉感知实验,让大家判断右边哪一条直线和左边的一样长。

展示前6次的时候,大家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第7 次开始,阿希的助手们就开始“使坏”了。他们故意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实验记录了真正学生做出的选择。

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没有随大流,做出了正确选择;75%的人至少有一次会随从前面测试者错误的答案回答。实验结束后,学生们普遍反映在实验中会感觉到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内心冲突。

当人们面临群体压力时,从众的心理普遍存在。这是个体适应团体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个体适应陌生的环境,迅速融入其中,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当然,从众心理也有负面的影响。如果不分是非黑白的从众,这就变成了盲从,盲从会导致人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人云亦云,附庸他人。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说,当一个人为了群体受到奖励或者避免惩罚的时候,他就会做出和大家一样的行为,“简单服从”产生了;当一个人认为大家的观点和行为是正确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内心接受”;当一个人想要保持和大家一样的行为、模仿大家行为的时候,“认同”就产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就会持续下去。

说到这里,对电影《浪潮》的心理分析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里,每天都有无数的信息冲刷着我们。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热点话题,也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舆论和站队,就好像浪潮一样,当你被卷入其中时,你很难看清自己原本想要前进的方向。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抵抗住环境的压力,做出真正属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呢?

欢迎在留言区聊聊你曾经遭遇的“浪潮”,聊聊你做过的最自豪的“反浪潮”的决定吧。

◆ ◆ ◆

本期资料来源

1.豆瓣《浪潮,Die Welle,故事原型,发生在1967年的真实事件》.

2.《“浪潮”之下的从众心理》——《百科知识》2017年第15期32-34,共3页.

3. 王楠 单棣斌 许存 岳婷《解读“平庸之恶”——从米尔格拉姆实验分析人的服从行为》.

4. 宋官东 杨志天 崔淼《服从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1期.

5. 王晓东《论传销洗脑的表现形式、成因及对策》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6. 电影《浪潮》2008.

7. 壹心理《洗脑有术:如何防止被洗脑》.

8. 项光勤《关于认知失调理论的几点思考》《学海》2010-11-20

9. 边玉芳《人为什么『随大流』?--谢里夫和阿希的从众实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20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浪潮》:一个“独裁体制”试验
看《浪潮》---独裁是怎样形成的
电影《浪潮》让你感受教育的力量
纳粹主义的魔力是什么?
电影 | 浪潮
浪潮(2008)纳粹主义恐怖的魔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