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江口之战, 一场一万唐军屠灭七万日军的战役

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世人称为:白江口之战。此次战役倭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

在此次战役中,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堪称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此次战役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唐朝、新罗联军取得胜利,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此战的起源还要从公元7世纪中叶说起,此时朝鲜半岛有新罗、高句丽、百济,百济因受到另外两国的威胁,想借日本之力进行对抗,而日本则企图借此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统治势力,朝鲜半岛纷争开始升级。公元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660年,唐高宗派大将率水陆联军13万前往救援,大败百济,俘获其国王。同年九至十月间,百济遗臣两次遣使日本朝廷,请求援助。此时刚刚经历大化改新后的日本,为了转移国内守旧势力的锋芒和人民群众的不满,借机出兵朝鲜半岛。于是,朝鲜半岛的纠纷扩大为东亚地区的国际争端。

从公元661年正月,日本齐明女皇和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公元668年即位)亲赴九州,八月,中大兄皇子监国,令先遣部队及辎重渡海,九月,5000日军护送百济丰璋王子归国即位。公元662年正月,日本向百济赠送大批战备物资,同年五月,日本将军率舟师170艘增援,日本本土则'修缮兵甲、各具船舶、储设军粮',随时准备渡海作战。公元663年三月,日本又增兵2.7万人,而作为回应唐朝也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统舟7000艘进驻熊津城(今韩国公州)。于八月十三日包围了百济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韩国扶安)。至此,惨烈的白村江海战拉开序幕。

公元663年八月十七日,唐将刘仁愿、孙仁师与新罗王率陆军团团围住周留城,而唐将刘仁轨、杜爽与百济降将扶余隆则带领战船170艘列阵白村江口,等待前来支援的日军。八月二十七日,日本援军万余人,分乘战船千艘,与等候多时的唐朝水军不期而遇。《三国史记》中描述道:'此时倭国船兵,来助百济。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新罗骁骑,为汉前锋,先破岸阵'。翌日,日军诸将与百济王依仗兵力优势,妄言'我等争先,彼应自退',遂未加整顿部署,便草率进攻。此时虽然唐军军船在数量上占绝对劣势,但隋唐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还处在世界一流,船壁高而坚,设计精良,与之相法自大的倭奴还未从中国偷师学艺,日本的兵船简陋寒酸,技术落后,兵将甲胄质量不好,面对在唐军箭雨之下,倭兵倭将被射了个透心凉。这时,自大的倭奴犯了一个致命的低级错误,四百多艘简陋木船挤在一起,唐将刘仁轨命唐军连发火箭,顺风投火,《旧唐书·刘仁轨传》史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海上的大败,直接导致日军增援失利,百济、倭奴陆军也抗不住唐、新联军的进攻,被杀得人仰马翻。周留城内拒守的百济王室扶余忠胜、扶余忠志兄弟知道大势已去,率城内守军、士女以及未被杀掉的倭奴兵将选择投降。此次战斗,七万左右倭奴军,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跑的跑。

白村江战役,基本上决定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此战之后,百济灭亡,公元667年,唐朝和新罗联军乘机进攻,翌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丽灭亡。白村江之战,迫使日本退守本土,900余年(至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间未敢再大规模入侵朝鲜半岛。而当时的日本中大兄皇子深恐唐朝军队进攻日本本土,于是从664年起,花费巨资,先后构建了四道防线。同时为了保险,公元667年,日本将都城从飞鸟迁至近江大津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战风云-- 白江口海战(唐朝)
唐朝时期,中日打了史上第一仗,直接让日本服了几百年
白村江之战
从《孙子兵法》中看白江口战役,日本失败的原因
是什么,给了你如此这般的勇气!? | 循迹晓讲
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战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