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堂堂奥匈帝国 为何在一战败得如此之惨?

整整100年前,奥匈帝国在一战的硝烟中,轰然倒塌。在此之前,它的面积在欧洲排行第二大,仅次于俄国。人口排欧洲第三,略逊于俄国和德国。军工业虽然不是顶尖,却稳定的徘徊在世界中上游水平。可谁也无法预料,帝国在战争中的走向。

一战前线的奥匈帝国士兵

看似强大的奥地利陆军,在1916年的布鲁西洛夫攻势中被俄军打的兵败如山倒。不仅伤亡超过50万人,更有约40万人投降。

毫无建树的奥匈帝国海军舰队

奥地利海军也同样悲惨。他们引以为傲的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圣·伊斯特万”号与“联合力量”号,竟然分别被MAS鱼雷艇和蛙人击沉,成就了萨尔瓦托雷·托达罗艇长与蛙人的传奇。

到底是哪些原因,让奥匈帝国在战争中一败涂地的呢?

决策失误

一战中的奥匈帝国战争大臣

在1914年8月总动员完成前,奥匈帝国参谋部已经制订了相应的作战计划。这份计划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将两个主力集团军部署在加利西亚,配合德军东线的一个集团军,横扫俄属前波兰立陶宛的领地。在巴尔干以一个集团军结合地方防卫军压制塞尔维亚。

第二个方案,是把主力的两个集团军用于塞尔维亚,在加利西亚仅用一个集团军进行防御。

开战后,奥匈帝国急匆匆地执行了第二个方案。他们满心地以为,在俄国人完成总动员前就可以歼灭塞尔维亚。然而奥军占领了贝尔格莱德后却无法跨过多瑙河。而此时的俄国已经完成集结,120万俄军兵锋直指加利西亚,那里的奥军兵力只有100万。在1914年的林堡战役中,俄军轻松粉碎了加利西亚半数的奥军,自己的伤亡不过是奥军的2分之1。

来源复杂的奥匈帝国各族士兵

士兵语言不通

正在接受授勋的波斯尼亚籍士兵

众所周知,奥匈帝国是二元制国家,建立在中世纪数十个地方实体之上。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当代政治运动”问题,德语从未能很好地普及到非传统德语区的帝国省份。

而奥匈帝国国内的民族不比当时欧洲的国家要少。包括有日耳曼人、意大利人、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波兰人等等十数个。这些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议会,他们排斥德语热爱本民族语言。

当帝国国防军数量尚保持在30万时,帝国诸民族的沟通问题,还不至于集中暴露。但当总动员令下达后,有将近200万的各族青年突然涌入军营,语言问题便加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虽然,精英军官不仅通晓本民族语言,也会熟练使用德语。但这些老兵很快就被彻底吞没。频繁的战事,没有时间让奥军在军中普及德语。到了战争后期,仍然有非常多的奥军士兵不懂得简单的德语战术指令。

试想一下,把这么一大群乱哄哄的士兵推上前线,结果可能会好吗?

正在前线的奥匈帝国骑兵

战前准备严重不足

年迈的奥匈帝国皇帝 弗朗茨

事实上,萨拉热窝事件爆发的是那样突然,以致于奥地利人根本没有意料到这会挑起一场世界大战。老皇帝弗朗茨在接到继承人死讯后的几天内,没有任何向塞尔维亚宣战的意图。因为他的帝国尚未做好开战准备。若非德国皇帝为他强行注入一剂春药,奥匈帝国的解体会延后N年。

这并不是说奥匈帝国没有相应的备战计划,但维也纳在战前每一次试图扩军和购买新军备的提案,皆被另一君主国匈牙利的议会所否决。到战争爆发后,奥匈军队的后勤完全无法供应骤然扩大的国防军。前线什么都要,后勤什么都没有。

一战中的奥匈帝国步兵

举一个例子,临时入伍的士兵,穿着便衣呆在军营里,只靠一条特殊布条区别他们和老百姓。要知道过去奥匈帝国的纺织业可是供应了整个中东的非斯帽。不太完善的铁路网络也完全不顶用。在复杂的战场上,驮畜往往比火车头更管用。协约国舰队迅速封锁亚得里亚海出海口,更让奥匈帝国制造业后劲不足。

1910年的帝国铁路分布图

雄心勃勃的运河计划图

在奥匈军所有匮乏的军需品中,最需要的是火炮。以至于奥匈军不得不把一些已有数十年使用历史的老古董运上前线。

如此种种,奥匈帝国焉有不败之理?一战刚结束,这个迈着中世纪步子的国家便就此烟消云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奥匈帝国
沙俄都不敢招惹的奥匈帝国,为何一战过后一蹶不起?
战役揭秘——第一次世界大战,多国矛盾挑起的非正义战争(下)
这支欧洲大帝国打仗比意大利还弱,曾被意大利军队虐到崩溃
七周战争:普奥战争
此国是侵华的八国联军之一,如今早已经灭亡,分裂成4个国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