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弩机从战国到三国时期的发展过程

摘要:关于诸葛亮发明的“摧山弩”是如何发射的,现在已无法知道,从《武经总要》中谈到“床弩”的发射中,或许可推测其大概。床弩射时,数张弓弩同时发射,每张弓弩的斗内又射出数十支箭,威力很大。蜀弩也是由类似的方式拉开弓弦的。

引言

弩是古代重要的狩猎和作战工具,它的前身是弓箭,据资料证实,大约在公元前一万二千年至公元前五千年已有了弓箭的使用,它的出现早于陶器。《吴越春秋》记载:“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弩的发明在我国武器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武备志·军资乘》曰:“中国之利器,曰弓与弩,惟弩之用为最”

弩,是春秋时楚国人发明的。《吴越春秋》载“当是时,诸侯相代,兵刃交错,弓矢不足以威天下……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长沙战国楚墓出土有木弩,可印证这一观点。弩为楚国人首先使用,进而传之各地。战国时期出现了铜弩机,战国末年又发明了连弩之车,弩成为古代战争中极为重要的进攻和防御武器,在两汉、三国时期十分盛行。

秦国铜弩

一、战国至秦代的弩机

四川战国巴蜀墓出土一件战国早期的铜弩机,由悬刀、望山、钩心组成。机身宽5.4厘米,通高10厘米。构件纤细,无廓,是一件较原始的弩机。至战国中后期,弩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推广,在今天的陕西、山东、河北等地均有弩机出土,共约几十余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湖南长沙、洛阳、成都等地出土的几件弓弩。战国早期至中期的弩机已具备基本结构,但还比较简陋,机身无郭,到战国后期秦统一七国时逐渐出现了木郭,紧接着出现了铜郭。

秦俑坑1号出土了大量弩机、木弓和弓囊共28件,弩机均有木郭,臂长71.6厘米,臂的前端有凹形槽,用来承弓,弓囊为棕丝编织。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又发掘出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车上放着一个铜弩,由铜弓、错金银弩机、铜弩臂等机件组成,弓干与弩臂用铜丝缚结固定。弩臂通长39.2厘米,通体满饰。秦铜兵器制作全部都是冶铸而成,弩机件这样的实心铸物是采和双合范,弩机的栓塞扭孔是浇铸时预留的。通过对秦俑坑的青铜兵器的测定,可以知道当时针对镞、矛、剑等用途不同的冶铸合金时所用配料的也各不相同,这样可以铸造出锋利实用的兵器。同时人们已成熟地掌握了合金表现处理的工艺,使器物外观变得更加精美。

秦国弓弩

秦简《工律》曰:“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秦俑组合兵器部件大小一致,制作规整,具有标准化和互换性,它把青铜制作推上了历史的新高度。另据文献记载战国弓弩的力量有“八石”、“十石”,射程从“百步”到“六百步”之外,依高奴秦石权折算:一石=61.05斤,则八石、十石奴的张力为492斤和738斤。秦时六尺为步,则射程分别合现在138米和831.1米。前者为小弩,后者为大弩,大弩多为车战所用。

二、两汉弩机

到两汉时期,弩机的结构基本沿袭前世的形制。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在河北、陕西、山西、等地至今已有大小不一的近百件两汉弩机出土,其中大部分是西汉时期的。大的郭长19.6厘米,小的4.5厘米,望山高的可达13厘米,大大高于战国时最高的6厘米。两汉弩机在战国弩机的基础上略有变化,机身大多有铜郭,望山变高、由尖形变成长方形,悬刀亦渐成长方形,有的弩机上出现了刻度,这种精确的标尺提高了命中率,使弩机的构造更为科学。

浙江长兴县出土的一件错银铜弩机,望山上有错银刻度,长9.4厘米,刻度分六又四分之一等份,每一等份又划为四小格,这件弩机出土时仍光亮如新,可板动。此外,汉代刻有字符或铭文的弩机比战国时期增多,在河南灵宝张湾出土一件弩机,其刻山上有五道刻度,郭身一侧刻:“永元六年考工所造八石钒,郭工吴孟作造二王山,大仆监右工掾令伦......”以上铭文可知汉代的弩机是由大仆监管理制造。

诸葛连弩

从《玉海》的记载中可知,汉朝曾在南郡地方设“发弩官”,专门负责制造弓弩,并在军队里设专门的编制,其将领被称为“强弩将军”和“积弩将军”。据汉简的记录:弩有一、三、四、五、六、七、八、十石、十二石等通常以六石为常用,合今328斤,可射“六百步”之遥,约260米。从弩机的出土情况看,两汉弩机数量较多,分布广泛,这反映出它在当时已非常普及。史籍中关于汉弩的记载也有不少,如《李广传》曰:“李广以汉大黄连弩,射匈奴左贤裨数人”。

三、三国弩机

至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多种力量争斗的结果是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同时三国之间的战争仍未中断,作为先进作战武器的强弓劲弩更是被大量使用,弩机的功能更为加强,古已有之的连弩技术,在诸葛亮的巧思之下,更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损益连弩”。《魏氏春秋》曰:“亮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被称为“摧山弩”,这是军事武器制作的一大革新。

另外,三国时期弩机上镌刻的铭文基本沿袭汉时的格式和内容,有铸造年代,监铸管署,部件的制作匠人,弩机的强度,使用者的姓名等,但三个国家制造的弩机在刻铭内容上又不尽相同,各有特点:

蜀汉弩机

1.魏弩机

陕西勉县在三国时期是古战物,诸葛亮曾以此为战略基地屯兵北伐,专家在定军山一带出土了一些零星的兵器,其中有一件魏弩机,箭厢上阴刻三行文字:“黄初七年六月一日......师张倌耳师造”。“黄初”是魏文帝曹丕的年号,黄初二年即公元226年,这件弩机出于勉县有可能是蜀军抗击魏军而缴获的战利品。从魏弩机的铭文上,我们可以了解到魏国的弩机铸造机构是左尚方。弩机在制造过程中有明确的监制官吏负责管理,每一部件的制作者都标有姓名如:牙师、臂师、耳师等的名字。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作坊有系统的分工协作,管理严格,责任分明。

2.蜀弩机

四川郫县一座晋墓中出土一铜弩机,其郭上有铭文三十三字:“景耀四年二月卅日中作部左兴业,刘纪业,史陈深,工杨安作十石机....”。“景耀”为刘禅的年号,即公元261年,从蜀弩机的铭文可知,弩机的制造机构名为中作部,其分工协作的生产方式与魏国相同。蜀弩机的铭文比魏弩机的铭文更详尽之处在于它记录了弩机的发力强度,如:“十石机”、“十三石机”。以及弩机的重量。“石”是古代的衡量制,一石为120斤,这种“十石机”、“十三石机”,显然非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张弓的。关于诸葛亮发明的“摧山弩”是如何发射的,现在已无法知道,从《武经总要》中谈到“床弩”的发射中,或许可推测其大概。床弩射时数张弓弩同时发射,每张弓弩的斗内又射出数十支箭,威力很大。蜀弩的十石机、十三石机可能也是由类似的方式拉开弓弦的。

东吴弩机

3. 吴弩机

湖北江陵出土一件刻“黄武元年”铭文的弩机,其弩臂全长54厘米,臂面最窄4.4厘米,在距尾端4厘米处嵌入铜机郭,望山的后侧标有刻度,共6度,每度分四等分,刻度总长8.2厘米。弩机上有四处铭文,笔画纤细,字形稚拙,郭面后端刻:“黄武元年七月作师陈香臂师”黄武”为东吴孙权年号,即公元222年,比较魏、蜀、吴三国弩机,其制作结构和工艺是相同的,差异在于弩机铭文的内容各有特点。关于制作年代、官署、监造吏、匠师方面的内容有致性,反映出三个国家在生产弩机时采取的分工协作的方式相同,与汉制一样。相异之处在于:蜀弩机刻有弩机的强度和重量,吴弩机刻有上级指挥官的官职或使用者的姓名,而这两点都是魏弩机没有的。另外,从已发现的吴弩机上没有监作部门的名称。

参考文献:

《后汉书》

《三国志》

《六韬》

《荀子·议兵》

《孙膑兵法·势备》

《历代战车叙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将军铜弩机——“以武而昌”的历史见证(上)
铜车马的弩和承弩支架
震慑重骑兵的投射利器汉弩为何失传?
《湿仓铜斛》
东汉铜尺辨识
啥叫五张弓?道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