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浅论汉代儒学独尊地位形成的原因

每一个统一的王朝,在思想上都会形成高度统一。秦朝建立后,“法治”思想占主流地位,为了维护加强思想专制,实行了“焚书坑儒”,儒学极大受损。而汉初,则实行“黄老之学”,但后来又实行董仲舒的“新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把儒学列为正统思想,对国家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经济凋零,社会动乱,百废待兴,统治者急需恢复发展经济,安定人心。这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轻徭薄赋、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之学”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重视。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逐渐恢复发展,百姓生活安定,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但是,繁华的表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内有诸侯,外有匈奴

孔子

西汉建立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了郡国并行制,这就导致了在休养生息的过程中诸侯国的势力也逐渐膨胀,土地兼并严重,逐渐形成了割据势力。《汉书》有云:“ 乃令民得卖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诸侯并起,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而外部的匈奴也是虎视眈眈,即使是和亲,也是经常性骚扰,时刻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后来的“文景之治”给汉武帝留下了让他尽情发挥的舞台。“文景之治”解决了“王国问题”,稳定了国内的政治秩序,为后来汉武帝讨伐匈奴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满足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适应统一形式的进一步发展、汉武帝的好大喜功,“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显然不能满足汉武帝的需要。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理念和君臣伦理显然与汉武帝所面临的形势相适应。

但是,又为什么偏偏挑上儒学呢?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仅适合建国初期的休养生息,恢复发展;法家的“严刑峻法”则适合战乱时期,例如春秋战国这种社会混乱时期,秦朝奉行法治,才得以赢天下;而相较前两个而言,儒家思想的“仁义礼”则适合国家政治稳定时期,即已经过了恢复发展时期的迈入正轨时期。这就很符合汉武帝继位以后的时期,开始国家的发展阶段

董仲舒

二、新儒学的问世

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后,“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国家经济上是强盛了,但是政治上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汉武帝召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吏来商讨自己的治国大略。董仲舒“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听从并在全国实行。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指出,不在六经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该被罢黜。

并且,董仲舒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来维护君主专制。君主的权利是上天赋予,作为臣民必须要听从,否则就是违背上天的意愿,这就更加完善了“天子”的概念。而所谓的“天人合一”则是儒家讲究“道德”的一种形式,这同样告诉君主,不能失德,其实不单单是针对君主,也对普通人有了一定的规范。

又提出了“三纲五常”,来规范社会行为。“三纲”就是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五常”,就是儒家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是为了规范社会秩序、形成正常社会伦理道德,从而巩固统治。

汉武帝

董仲舒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紧密结合,形成了严密的帝制神权体制,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董仲舒为儒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汉代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长足的推动作用。

三、儒学确立独尊地位

汉武帝首当其冲,将新儒学运用到治国理政当中。他起用了许多儒者参与国家政治,也将儒学纳入了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这就在社会上掀起了勤奋好学、读经论道的学习儒学的风尚。

君权神授的思想运用到政治领域中后,引申出了“忠君”思想,这是统治者所乐意看到的,在朝廷之上便形成了浓厚的“忠君”氛围,谏言献策的人多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到了提升。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把儒家经典定为官方教材,还设立专门研究和教授“五经”的“博士”。所有贵族子弟也都要到太学学习儒学并且考试合格才能入朝为官,而非贵族子弟也可以通太学资格在朝廷做官,考试不及格者,即使是官宦世家,也不能入朝为官。这足以体现了儒学在当时的重要性,并且,太学考试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源”的情况,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让真正有才能的人能够真正的在朝廷之上有所作为。

后来,汉武帝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专门讲授儒学,儒学在民间兴盛起来,这更加助推了儒学走向独尊地位。所以说,太学的兴办,彰显了国家对儒学的高度重视。提高了官员质量,让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道、勤奋好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总述

儒学在汉代确立了独尊地位的确立,取决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经济发展繁荣;政治上内忧外患,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黄老之学已经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

董仲舒的新儒学刚好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在政治上“以儒治国”,在中央设立“太学”、设“博士”,在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这都体现了他是如此的重视儒学。

儒学给他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儒学的独尊地位有效的巩固了统治,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中央集权制度,而儒学的进一步传播也促进了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占据思想主流,同时也抑制了文化的多元发展。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接遏制了学术争论,学术界没有了“百家争鸣”,这就达到了统治者想束缚人的思想的目的。“天人感应”学说,又时刻提醒君主要实施“仁政”,这就有效减少了暴政的发生。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后世在治国理政中也将儒学列为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乃至对今天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法律等层面也有着深刻影响。但其总体上还是服务于封建社会的,所谓“物极必反”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儒学独尊也是有一定消极性的——那就是思想文化专制。

任何一种历史行为都会有利有弊,但是汉武帝得这一举措在当时显然是利大于弊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课稿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8董生对策
用罢黜百家_独尊儒术
鲍欣欣《两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优质教育课件PPT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设计
必修3第二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知识点总结!快来看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