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西陈姓家族曾3900多人聚居一堂皇帝颁旨分家

江西陈姓家族曾3900多人聚居一堂 皇帝颁旨分家

陈氏宗族文化2016-03-28

江州义门陈始祖陈旺墓

江州义门陈始祖陈旺墓

聚族同居300余年家族兴旺

据《德安县志》记载,江州义门的创建者是南北朝时的南朝皇帝陈霸先后人,南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有个封为宣王的弟弟陈叔明。朝代灭亡后,陈叔明率众避难到福建莆田县。陈叔明的五世孙陈兼,由福建、浙江移居江西庐山,时间已经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陈兼的第七代后裔孙陈旺后来由庐山龙潭窝迁至九江郡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陈旺由此成为江州义门陈的始祖。

陈旺定居义门后,开始以儒家的忠孝节义为本,勤俭耕读传家。这个家族与当时任何一个家族不同的是,从来不分家,实行聚族合炊,一同劳作,财产共有,俨然一个桃花源式的社会。《德安县志》记载的“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故事更是“江州义门陈”的一个象征。据记载,义门陈氏养了一百只狗,吃饭时若有一只没到,其余的狗都不会吃。当时的宋朝皇帝昭宗听说后,十分惊奇,派人做了一百个米馍送往义门试验。一百个米馍放在地上后,来了九十九只狗,其中一只含起一个米馍径直向一间柴房走去,其他的狗原地不动。后来,人们发现柴房里有只拐了腿的狗,拐腿的狗拿到米馍后,其余的九十九只狗才一起分享米馍。

陈旺以儒家的忠孝节义为本,聚族合炊的生活模式适合当时农业自然经济的社会形势,很快就使整个家族兴旺起来。到了宋仁宗嘉八年(公元1063年),江州义门陈氏建庄合炊已历时322年,聚居18代,人口发展到3978人,田庄300多处。“18代人同居共饮食,就是历代受到统治者褒扬的孔子后裔孔氏家族,也无法达到如此规模,实在是世界的一大奇观。”

义门陈宅居写意图

义门陈宅居写意图

一夫一妻制婚姻家族包办

义门陈聚族同居300多年,在封建制度下,义门陈还出现了男丁不许纳妾、只娶一个老婆的现象。义门陈的一夫一妻制是如何出现与维持的?“关键还是义门陈的家法。”江西江州义门陈文化研究学者陈述之告诉记者,在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义门陈第三任家族负责人陈崇制订了《义门家法三十三条》,字里行间处处体现忠恕孝悌的思想。根据33条家法,义门陈家族内部管理有序,上上下下各有分工,无一闲人。家族内拥有学校、藏书楼、接待所、医室、祠堂、田庄管理部门。家法规定,义门陈男子“皆只一室,不得置畜仆隶及娶妾养俾”,一旦娶妾养俾将视为义门陈家族不肖子孙。

义门陈的家法连婚姻所用礼物也规定了统一的项目和数量。男婚女嫁由家族操办,这是家族当权者的义务,也象征着他们的权力。另外,财产统一管理。青年在经济上不独立,就不会有婚姻上的自主。因为财产的家族所有制,所以三妻四妾被禁止。否则,私房膨胀必会导致矛盾复杂尖锐,家族破裂。陈述之表示,义门陈的一夫一妻制与现代人的一夫一妻制有很大差别。严格的一夫一妻制是陈氏家族的特点,也是其稳定聚居的重要条件。婚姻上的父母之命上升为族长之命,包办色彩强烈。

创立我国最早的私办大学

“义门陈的家法不仅成就了义门陈稳定的聚居,也成就了江西教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江西教育学院教授、中国古代书院史研究会会长李材栋告诉记者,“义门陈氏”是我国古代最重视教育的家族,在义门陈的家法中,第七、第八条明确规定,在东佳山下(即今德安县爱民乡)创立东佳书院,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私办大学,这也说明江西是书院文化的发源地。

根据研究,当时的义门书院规模宏大,图书有数千卷,还有20顷良田的收入作为教学经费,学生来源于陈氏子弟及四方学子。当时书院的生徒广聚,声名远播。“应该说东佳书院和创建者陈崇,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东佳书院已列入《中国教育大典》条目和江西地方初中教课本《江西历史》之中。另外,东佳书院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只是,古时的东佳书院早已不见踪影,只有一堵义门陈大院的残墙静静伫立,不能不让人怅然喟叹。所以,李材栋感慨:“东佳书院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实在可惜,它应成为江西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奉旨分家族人遍布全国

聚居300多年的辉煌令人感慨,但义门陈氏最终还是走向了“解体”。

据义门陈族谱记载,自唐代以来,一直到宋仁宗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义门陈一直受到统治阶级的褒奖。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还赐予义门陈“忠孝世家”匾额。到了公元997年,太宗又御书义门陈“真良家”。

余庆华告诉记者,义门陈得到一次次褒奖的同时,危机也在一步步靠近。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义门陈的合族同居自然成为统治阶级传播忠孝伦理的典型和样板。但是到了宋仁宗嘉七年(公元1062年),义门陈氏已历时300余年,全家3700余口,田庄300多处,成为当时人口最多的一个家族。这么大的一个家族,精诚团结,显得势力过于膨胀,朝廷开始害怕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当文彦博、包拯、范师道等重臣建议皇帝对义门陈实行分家时,正中了宋仁宗的下怀。于是,宋仁宗嘉六年(公元1061年),颁旨义门陈分家。

拆散义门陈氏让当时的朝廷“一箭双雕”。一是采取赐编号分家,以抑制义门陈氏过于集中,朝野太盛的现象;二是下旨褒奖义门陈氏,把义门陈氏作为封建家庭的样板,教化全国农民维护封建王朝。同年7月,宋仁宗还派了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率众官,亲自到场监护义门陈氏分家。

分家让义门陈氏家族成员十分痛苦,但圣旨无法违抗。根据宋仁宗的御赐编号,义门陈家族财产列为291份,人口分流至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广东、福建、山东、上海、天津等16个省125个县市。随后,江州义门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家族大迁徙。

就这样,一个存在了300多年、18代同堂的义门陈家族彻底瓦解了,其成员在大半个中国居住繁衍开来,“天下陈氏出义门”的说法也由此而来。陈述之告诉记者,义门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奉旨分家的家族。徙居新址后,家家门口都遵照祖训挂起“义门”灯笼。

古义门陈家的断墙

古义门陈家的断墙

后记 让义门陈延续辉煌

义门陈现存旧址遗迹还有旺公夫妻合墓及陈墓、一堵明代残墙、义门陈唐宋时期的建筑图及散落民间的御书真迹等。余庆华告诉记者,义门陈300多年的传奇佳话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宗族文化的一个闪光点,恢复宋代义门陈原貌,挖掘其人文资源、物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对今天的德安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余庆华的说法得到了世界陈氏宗亲总会会长、著名艺术家陈果夫先生的嫡亲外孙女陈梅月女士的认同,她在参加“义门陈文史馆”开馆典礼时对记者说:“义门陈是天下第一家,有着深沉的文化底蕴,研究、挖掘一笔丰富的财富,有利于当地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前来寻根问祖的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大络也认为:“义门陈是和谐家族、文明样板,在中国家族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地位,挖掘义门陈文化,有利于凝结两岸的陈氏宗亲之情。”

陈述之向记者透露,目前,德安政府部门已经在对义门陈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与开发;另外,还有意向以义门陈为背景,筹拍一部类似《大宅门》的影视剧作,使“义门陈”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毛江凡 洪怀峰)(来源:信息日报)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一家”德安义门陈揭秘(图)
陈义门
为什么说江州义门陈氏这么了不起?
颍川陈氏与义门陈氏:两大陈氏家族,影响了中国历史
义门陈氏---天下第一家
宋朝最大家庭,大到令皇帝深感不安,经包拯等人建议被强制拆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