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寒汀笔下的鸟类姿态与构图
鹤冲霄 音乐: 李家祥 - 鹤冲霄

江寒汀(1904-1963),名获,学名庚元,学画后改名石溪,字寒汀,后以字行,号寒汀居士,斋名“获舫”,江苏常熟人。其父江锡州从事醃腊业,母亲艾氏则不见记载,共有弟妹二人。江寒汀系近现代海上画坛花鸟画大家,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同时也是一位美术教育家,与张大壮、陆抑非、唐云并称海上“四大花旦”。

江寒汀《百鸟百卉图》之一

在“四大花旦”中,江寒汀尤以禽鸟见长。其笔下的禽鸟鲜活而灵动,这与他种花养鸟的癖好密不可分,其挚友李咏森曾言:“我去他家时,常见他不是对着笼鸟凝视入神,就是持弄着花木盆栽。”正是这样朝夕相对的观察和呵护,使他对禽鸟的造型动作、生活习性烂熟于心,放笔自然胸有成竹。

江寒汀《百鸟百卉图》之一

当然,讨论江寒汀的艺术,不能忽略其师承脉络,正所谓“写生、仿古两不敢忘”。他自小已展现出对绘画的天赋和兴趣。然其父觉画师生活清贫,希望他以后从事教育。故其少时并未接受师徒授课式的系统学习,但江寒汀执意走绘画之路,最终在十六岁时拜同里陶松溪先生为师,学习中国画。陶氏名鉴,是常熟当地的花鸟画名家,擅画禽鸟,时有“陶鸡”之誉。陶松溪的画风为典型的晚清花鸟画,出自任伯年一脉,亦兼有华喦风格。其笔墨温润平和.但规整有余而灵气不足。这种平淡的风格非常适合学习,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标准的学习范本,而且提供给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陶氏对江寒汀赞赏有加,除倾囊相授外,还在1920年带他来上海接触各界人士观摩历代名迹,这一经历对江寒汀之后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另一位“老师”则与中年时的变故有关。

江寒汀《百鸟百卉图》之一

1931年,江寒汀的父亲去世,赡养母亲及家庭的重担便落到他的身上。经好友张石园介绍,江寒汀与大收藏家钱镜塘结交为其作画。在这过程中,他近距离地接触了大量的古代名家绘画,并对钱镜塘收藏的虚谷画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临摹虚谷作品的过程中,他全面掌握了虚谷风格的神髓,以至人戏称其“江虚谷”。嗣后经由蕉雨、苏小松这一脉络,使得虚谷的画风得以传承下来。

江寒汀《百鸟百卉图》之一

最终,江寒汀将前人的技法、风格不断融合,结合其大量饲养、观察、写生自然界中真花、真鸟的经历,又在张石园的引导下学习了花鸟画中配景山石的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花鸟风格,时称“江家样”。他的花鸟画既有小写意清新可人的笔墨,又注重对禽鸟的观察与写生,极大地丰富了传统花鸟画中禽鸟的品种、造型,代表了当时主流的花鸟画审美。张大壮对此有“寒汀笔下鸟,天下到处飞”之感叹。

江寒汀《百鸟百卉图》之一

除了创作之外,江寒汀还积极投身于艺术教育事业。他因材施教,收徒不计身份,在1949年前便已有了众多门生。自1948年起,他历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花鸟画教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花鸟画教授。其门下弟子众多,如乔木、杨邨、郭鹰、富华、邱受成、房介复、孙悟音、钱行健、杨正新等人都在画坛享有一席之地。由于江寒汀并没有留下艺术上的相关著述,仅有蔡耕、富华进行过初步的技法总结,可惜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法理论体系。

江寒汀《墨牡丹图》

江寒汀 花鸟画谱 之一

禽鸟姿态

鸟的姿态、造型在构图中具有重要作用。江寒汀在构图布局时,往往考虑禽鸟与点景植物走势的关系,审时度势地调整其姿态,使得花卉与禽鸟相映成趣。旧时画鸟注重点晴,如画快中言:“亦如写人肖,全在点双睛。点睛贵得法,形采即如真。”这段话将鸟类的喜怒哀乐,飞悟宿路全部归结于点晴手段的高低。事实上,点睛虽能够引导观者随着画家的构思移动视线,亦能赋予绘画对象一些拟人的特质,但要将禽鸟刻画得生动自然,关键还在于如何处理其姿态,使得头、身、尾以及翅膀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而又灵动自然。

江寒汀 花鸟画稿

当然,王概《画鸟全诀》中记载了相当数量的样本供读者参考:“飞扬势在翅,舒捷且轻。昂首须开口,闻枝上声。歇枝在安足,稳踏静不惊。欲飞先动尾,尾动便高昇。得其开展勢,跳枝如不停。”这段话直白地阐述了鸟在做动作时,身体会产生何种反应。《芥子园画谱》则将鸟的姿态分为暗枝式、飞立式、浴波式、水禽式、翻身飞斗式,以及多只禽鸟的并聚式。江寒汀则在课徒稿中描绘了不同禽鸟的姿态,有飞翔、站立,亦有正面、侧面、背面种种,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参考。

江寒汀 百鸟百卉 局部之一

鸟类姿态与构图

禽鸟姿势看似千变万化,实则可分为站、动、戏三种姿态。

站姿为禽鸟最基本的造型,飞鸟择木而栖,鸡鸭走地觅食,均是立姿,其中又可分为正面、反面、俯视、仰视四种角度。至于背身回视、搜翎搜足的姿态,则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变体。其技法在传统技法书中多见,以《马骀画宝》为例,称正面站姿:“露腹翎……腹部中心多一虚线,以便分毛两边…唯背不能露,只稍露翅膀二三翅毛而已。”指出在胸腹正中添加虚线,其后左右分毛便能使得笔下翎毛拥有立体感,不至于如剪影般扁平。反之,如背面站姿:“少见胸腹,两翅全露。”至于嚎爪细节则因鸟不同,在后文中叙述。

江寒汀 百鸟百卉 局部之一

江寒汀 百鸟百卉 局部之一

俯、仰两种角度,在正反站立的基础上,赋子了禽鸟更复杂的姿态。艺术创作均讲求一个“势”,用如今的说法,类似于绘画中的动态线。而头向正前方直立的禽鸟,往往缺乏“势”而显得较为呆板,因此通过俯仰、回头等动作的描绘便可极大丰富其姿态,使得画面更为生动。仰头姿态,又称为“仰头见胸画法”“眼珠点于上际,上嘴壳微露,下嘴壳见全,头顶不能得见,而下颌之毛至于胸腹要弯曲自然…其翅膀与尾与反面之图法同。”而俯身姿势又称“俯头露顶背富法”“先画上嘴壳,点鼻孔于侧,下嘴壳微露。而眼珠点于下嘴壳之旁,头脑全现……下頜之勾一笔可也。其背毛与双翅俱全露,胸腹略见些。”此类动作的应用使得画面中禽鸟高低左右彼此呼应,极大地丰富了画面,增添了叙事感。后人在此基础上又组合演变出了“仰望露脑背式”“俯视露胸腹式”等。

江寒汀 百鸟百卉 局部之一

江寒汀 百鸟百卉 局部之一

而戏姿是前二者的进阶,鸟儿不再站立在树木或地上,而是凌空腾飞或随波上下,包含了上下飞鸟,双鸟飞斗,水中浴波等禽鸟游戏的姿态,除去展翅的共通点之外,皆各具特色。上下飞乌是其中的基础,通常分为上飞、下飞、平飞、侧飞四种造型,看似复杂其实亦不离一个“势”字:“翅上展者头向下垂,头向上者而翅下垂,两足拳曲腹下。”双鸟飞斗则设计为两只鸟儿“上一下,一正一反,两喙相对,一啄其头,一啄其胸······足各拳曲”,水中浴波需“两翅半展,尾翅向上”艺术家在此物理、物情基础之上,再加观察学习,以个人审美添加各种物态。

来源:艺苑南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寒汀:欢迎来到水墨花鸟的世界
萧朗画鸟(88幅)
写意花鸟画之鸣禽画法大全,超级简单!值得收藏学习!
比翼连枝百鸟集,在萧朗的世界里姿态万千
大匠之园—萧朗艺术作品展(十九)
花鸟画技法秘诀,全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