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国策》经典51句,通古今、晓人情!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刘向编撰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描写人物形象逼真,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


-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摘自《战国策·赵一·晋毕阳之孙豫让》

男人愿意为赏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人牺牲,女人愿意为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的人精心妆扮。

感悟:士为知己者死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体现了人们为了报答知己、万死不辞的精神,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倾慕的典范。

-2-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摘自《战国策·秦三·蔡泽见逐于赵》

解释:太阳到了最高点就会向下移动,月圆之后则会慢慢变缺。

感悟:人生兴衰荣辱和日月盈亏这个自然规律一样,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唯有顺应自然规律,适应形势变化,才是圣贤之道。

-3-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摘自《战国策·中山·犀首立五王》

解释:有相同欲望的人会相互嫉恨,而有同样忧虑的人则会相互亲近。

-4-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摘自《战国策·楚一·江乙为魏使于楚》

解释:不要掩盖别人的优点,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

感悟:自己发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5-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摘自《战国策·齐四·齐宣王见颜斶》

解释:饿了再吃,粗茶淡饭味道也像吃肉一样可口。安稳走路就不会感觉到劳累,权当坐车。

-6-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摘自《战国策·赵一·张孟谈既固赵宗》

解释:汲取以前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感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善于总结他人经验教训,作为自己以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借鉴,并避免犯与历史教训中类似的错误。

-7-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摘自《战国策·魏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解释:想要打败它,一定要暂且帮助它。想要取得利益,必然要先给予一些利益。

感悟: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这是一种谋略。

-8-
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
摘自《战国策·秦一·张仪说秦王》

解释:自己不知道而信口开河,这是不明智;自己知道却故意不讲,这是不忠实。

-9-
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
摘自《战国策·楚四·楚考烈王无子》

解释:世上有意外的幸福,也有意外的灾祸。

-10-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摘自《战国策·秦一·苏秦始将连横》

解释:鸟的羽毛尚未丰满,就不可能展翅高飞。

感悟:本领或实力不够,就不能成就大事,要懂得潜龙勿用的道理,积累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11-
善作者,不必善成;
善始者,不必善终。
摘自《战国策·燕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解释:善于做事的人,不一定每次都能把事情做成;善于开始的人,不一定每次都有好的结果。

感悟:好的开头不一定好的结果。

-12-
事有所出,功有所止。
摘自《战国策·赵二·武灵王平昼闲居》

解释:事情只要开始做了,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感悟:事情很难,但只要你肯去做,就有了成功的机会。

-13-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摘自《战国策·燕三·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

解释:厚道的人不去做损害、诋毁别人的事来使自己得益,仁义的人不危害别人而为自己求取名誉。

-14-
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
摘自《战国策·齐三·楚王死》

解释:计谋提前泄露,事情就不会成功;决策优柔寡断,功名便难以成就。

-15-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摘自《战国策·秦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解释:争夺名誉地位要到官场,争夺财富利润要到市场。

-16-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摘自《战国策·韩一·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解释: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

-17-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摘自《战国策·秦四·或为六国说秦王》

解释:积薄渐厚,积少成多。

感悟:厚积薄发。

-18-
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
摘自《战国策·赵三·秦攻赵于长平》

解释:说同样的话,由于说话的人不同,人们心中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

-19-
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摘自《战国策·楚四·虞卿谓春申君》

解释:即使处在平安的环境,也要时刻想到可能会有突如其来的危险。

-20-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摘自《战国策·楚四·庄辛谓楚襄王》

解释:看到野兔再回头呼唤猎狗,还不算太晚;丢掉了羊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太迟。

感悟: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善后措施,以免酿成大错。

-21-
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
摘自《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

解释:即使是品格、智慧最高超的圣人,他也不能创造时势,时机没有把握住就不会再有。

感悟:时势造英雄。

-22-
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摘自《战国策·齐三·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

解释:一个人如果舍弃他的长处,改而使用他的短处,即使是尧这样的人也有做不到的事。

-23-
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
薪不尽,则火不止。
摘自《战国策·魏三·华军之战》
解释:割地给秦国(来求得暂时的安稳),就好像抱着木柴救火一样,木柴烧不不完,火就不会灭。

感悟:北宋时期,以岁币换和平,就使得北宋的人们懈怠,没有做到居安思危,就如同当了兵部尚书的苏轼在《乞罢宿州修城状》中曾说,“本朝承平百余年”,阻止做为通都大邑、扼汴水咽喉的宿州扩城,不注重城防,注定灭亡。

-24-
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
摘自《战国策·秦三·范子因王稽入秦》

解释:有功劳的人一定要奖赏,犯罪有过错的人一定要惩罚。

感悟:奖罚制度大到国家,小到公司、家庭都必须遵守的定律。

-25-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摘自《战国策·齐六·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解释:明智的人不违背时机而放弃有利的行动,勇士不回避死亡而埋没名声,忠臣不先顾及自己后顾及国君。

-26-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
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摘自《战国策·楚一·江乙说于安陵君》

解释:利用钱财结交朋友,钱财用完了交情就会断绝;贪图美色结为伴侣,到年老色衰时爱情就会改变。

感悟:以某种条件为媒介而与人交结者,往往都不会长久的道理。

-27-
臣无隐忠,君无蔽言,国之禄也。
摘自《战国策·赵二·武灵王平昼闲居》

解释:做朝廷的臣,应该尽忠职守勇于谏言,做百姓的君王,应该广开言路不堵塞民声,才是国家的福泽。

-28-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摘自《战国策·赵四·赵太后新用事》

解释:做父母的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得失。

感悟:父母对子女的爱,应当是理智的,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29-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摘自《战国策·秦五·谓秦王》

解释: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开始一半而已。

感悟:往往最后的坚持才是最难的。

-30-
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
摘自《战国策·东周·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解释:国家每做一件事必然是有毁谤也有赞美,忠臣把毁谤都加在自己身上,而把赞美都归于君主。

-31-
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
摘自《战国策·燕一·苏秦死其弟苏代欲继之》

解释:连续地打仗,人民就会感到劳苦;长期的打仗,会使士兵感到疲惫。

-32-
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
摘自《战国策·齐三·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

解释:看见美丽的容貌就心悦,是人之常情。

感悟:短视频中,有位大爷的视频很火,他说每天看美女,只是为了愉悦心情,这确实是人之常情,人人都爱美的事物。

-33-
市,朝则满,夕则虚,
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
求存故往,亡故去。
摘自《战国策·齐四·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

解释:市场早晨人满满的,晚上就空荡无人,这不是人们爱早市而恨晚市,而是想要买东西,所以早晨去,要买的东西晚上没有,所以离开。

-34-
夜行者能无为奸,不能禁狗使无吠己也。
摘自《战国策·魏四·白珪谓新城君》

解释:走夜路的人可以保证自己不做坏事,但却没有办法让狗不对着自己乱叫。

感悟:人可以行得正、做得端,但却不能阻止别人的议论。

-35-
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
摘自《战国策·齐五·苏秦说齐闵王》

解释:圣贤做事,无不借势而为,顺天而动。

-36-
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摘自《战国策·秦一·张仪说秦王》

解释:斩草要除根,不要与祸乱沾边,就不会有祸。

-37-
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图毁誉。
摘自《战国策·秦三·蔡泽见逐于赵》

解释:不说苟且附和别人的话,不做苟且讨好别人的事,行正义之事不必计较别人的诋毁或赞扬。

-38-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摘自《战国策·齐六·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解释:注重小节的人不能成就大的威名,不能忍受小的耻辱的人不能建立美名。

-39-
两虎相斗而驽犬受其弊。
摘自《战国策·秦四·顷襄王二十年》

解释:两虎相斗而劣狗趁机得到好处。

-40-
善为国者,顺民之意。
摘自《战国策·齐五·苏秦说齐闵王》

解释: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应该顺应民心。

-41-
人之饥所以不食乌喙者,以为虽偷充腹,
而与死同患也。
摘自《战国策·燕一·燕文公时》

解释:人饿的时候,之所以不吃乌头毒药,是认为即使能填饱肚子,但是会马上死去。

感悟:饮鸩止渴,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是不对的。

-42-
指大于臂,臂大于股,
若有此,则病必甚矣。
摘自《战国策·秦三·应侯谓昭王》

解释:手指粗于胳膊, 胳膊粗于大腿, 病情必然很重。

-43-
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
此王业也。
摘自《战国策·秦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解释:把周天子控制在手里,用天子名义号令天下,天下各诸侯没有一个敢不听从,王霸之业,就此建成。

感悟:“挟天子以令天下”是一个高明的谋略,无论谁先做到,都会拥有绝对优势,在战略、策略上占尽先机,比如东汉末年的曹操,挟持汉献帝,号令天下诸侯。

-44-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摘自《战国策·魏一·魏公叔痤病》

解释:愚者最大的弊病,就是误把聪明人当糊涂人糊弄。

-45-
三人成虎,十夫楺椎。
摘自《战国策·秦三·秦攻邯郸》

解释:三人谎传市上有老虎,人们就真的以为有老虎了,十个人揉铁锥,就能把铁锥弄弯曲。

感悟:一个谎言言传的人多了,人们就当真了。

-46-
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
摘自《战国策·韩三·或谓韩公仲》

解释:对于一件事情的利害得失,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分辨清楚。

-47-
日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
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摘自《战国策·赵四·客见赵王》

解释:日月的光辉照亮了大地,可它们的内部仍然有黑点,人们谨慎地看待自己憎恶的人,而祸患常常发生在溺爱的人身上。

-48-
因其强而强之,乃可折也;
因其广而广之,乃可缺也。
摘自《战国策·燕二·客谓燕王》

解释:齐国是强国,利用它的强大进攻宋国,让他逞强,燕国就可以乘机打败齐国;齐国是大国,利用它的大国野心吞并宋国,增加土地,燕国就可以乘机进攻。

-49-
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
摘自《战国策·赵二·武灵王平昼闲居》

解释:过去和现在风俗不同,为什么一定要效仿古代?

感悟:要善于结合历史和现实,有所取舍地发扬传统,创新发展,避免守旧僵化,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50-
怀重宝者,不以夜行;
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摘自《战国策·赵二·秦攻赵》

解释:怀揣珍宝的人,不要在晚上行走;担负大任的人,不能对敌人掉以轻心。

-51-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摘自《战国策·秦一·卫鞅亡魏入秦》

解释:惩罚违法者不回避强宗大族,奖赏有功者不偏袒亲属近臣。

感悟:只有奖罚分明,才能得到大众拥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2句《战国策》经典名言,通古今,晓人情,可谓字字珠玑!
《战国策》经典名句和解释
《战国策》中50句经典名言名句,句句属实,受益匪浅
《战国策》名句精选: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名言
上党之战:一个人和三个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