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紫禁城的祭月赏月
userphoto

2023.09.29 加拿大

关注


明清时期,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均有中秋节夜祭月的习俗。

京城百姓中秋祭月的场景,可见于清代文人让廉撰《京都风俗志》:“至望日(月圆日),于月下设鲜果、月饼,鸡冠花,黄豆枝等物。人家妇女拈香先拜,男子后拜,以妇女为属阴,故祭月以先之,此乃取义之正也。礼毕,家中长幼咸集,盛设瓜果、酒淆,于庭中聚饮,谓之团圆酒”。从这段文字可知,民间祭月过程简单:月下设供桌,女、男主人分别焚香之后,全家在月下聚饮,享食月饼及瓜果。

相比而言,紫禁城里的祭月仪式较为隆重。如溥仪的弟弟溥杰在《清宫习俗见闻录》(刊载于《湖南文史》2001年第1期)中,回忆了溥仪于某年中秋夜,在宫中供月的场景:在月亮东升的时候,在养心殿院内朝东摆放一架木屏风;屏风前摆放一两张八仙桌,屏风两侧挂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物;桌上供有一个七八斤重的大月饼,上印“广寒宫前玉兔捣药”图案;月饼前有糕点、水果等供品;供品前为香炉和红蜡烛。祭月仪式有赞礼官引导:首先南府的太监念祭月表文,且使用了京剧念白的声调;随后溥仪派总管太监替他烧香行礼;接下来是焚表文环节,由行礼者从桌上取下,恭敬捧着走出院子焚化,期间有南府乐工奏乐;之后,赞礼人员跪下高呼“礼毕”,太监们向皇帝跪喊“老爷子吉祥”;最后,将大月饼按人数分成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吃一口,寓意吃“团圆饼”。

中秋月夜,大人祭祀月神,小儿则祭祀兔儿爷。古人认为,兔儿爷是天宫中捣药的玉兔,为治病救人的兔神。唐代诗人杜甫撰《杜工部集》,其中卷十之“月”载:“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相应的,古人祭拜兔神,以保祛病平安。

“八月十五夜,都下人家皆祀兔儿神”。明清时期的京城里,兔儿爷为儿童在中秋节祭拜的神灵,且还是手中的玩具。“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搏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类似的,宫里亦有祭祀兔儿爷习俗。“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禁中亦然”。故宫藏有清代兔儿爷泥塑,人形兔耳,身着红色官袍,正襟危坐莲花宝座之上,端庄中不乏萌趣。该兔儿爷为宫中从民间市场购入,供小皇室成员祭月赏玩所用。由此可知,宫中祭祀兔儿爷的习俗,很可能为受民间影响而形成。

祭月之后的重要活动即为赏月。“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下,谓之'团圆节’”。类似的,宫中亦有多种赏月活动,且通过丰富的形式体现出来,如赏月诗、赏月画、赏月宴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抛不开的兔爷文化的老北京中秋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原来有这么多,你未必都知道!
中秋和明月的传奇故事
中秋节习俗的演变,古人与现代人过中秋时,都有何异同?
刚过去的中秋节你是怎么过的?
中秋节???老天津的犄角旮旯(五百九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