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慢性腹泻久治不愈?

平日收到不少亲们反应:大便常年不成形,腹泻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到底应该怎么办?

其实,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癌等疾病引起的慢性腹泻患者越来越多。据报道,我国每年慢性腹泻发病人次已达8000万,许多慢性腹泻患者几个月甚至几十年得不到有效治疗。

长期慢性腹泻不仅会损伤消化道,引发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问题,还会严重影响人体免疫力,许多人因此经常感冒。大多数患者虽长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诊疗不规范造成的。具体包括以下4方面原因:

(1)传统消化医学理论的局限性

现代国际前沿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的肠道菌影响着肠黏膜的再生和修复、营养的消化吸收,以及黏膜免疫力的形成,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之前受到科学技术的制约,人们对于肠道菌群了解甚少,不论是在消化专著还是在医学教科书中肠道菌群都很少被提及,绝大部分都在讲有害菌感染问题,造成广大医生既不了解肠道菌群对人体消化、免疫及抗病力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腹泻的密切关系,所以也不会想到通过更没有认识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来治疗慢性腹泻了,这是历史的局限性所致。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随着基因和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诸多作用不断被发现,开始逐渐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近期出版的一些消化专著、教科书已将肠道微生态学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论述,大量学术会议上肠道菌群也被作为重点问题讨论,这对于提高医生科学诊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2)临床上对慢性腹泻病因的诊断尚缺少有效手段和科学指标

实际上,目前大部分消化科医生对慢性腹泻病因的诊断还是停留在问诊和一些传统的检查上,如大便培养细菌法、粪便涂片法、肠镜等,这些只能帮助医生排除是否感染了寄生虫、致病菌等,不能提供是否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指标。因此,不能对慢性腹泻的病因做出快速、全面、准确的诊断。这也是众多消化科临床医生头痛的地方。

目前肠道微生态学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基因检测公司可以提供大便样品检测服务,而且价格越来越便宜,科学家预计在未来的5~8年内,肠道菌群将成为一项常规的体检及诊断指标,为慢性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合理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3)误用抗菌药治疗慢性腹泻

由于以前的消化医学理论的不完善,导致一些医生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认为慢性腹泻一定是细菌感染所致,就给患者处方抗菌药;一些患者也想当然的把慢性腹泻当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自己乱买、滥用各种抗菌药,造成肠道菌群更加紊乱,多数患者不仅没有治好,反而还越来越严重了。

(4)使用抗菌药治疗其他疾病诱发慢性腹泻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率高达80%,远远高于国外的30%。目前,由于部分医生和患者不了解人体微生态知识,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没有序贯联用益生菌,而长期单用一种或几种抗菌药,造成患者肠菌群紊乱,诱发慢性腹泻,这也是造成我国慢性腹泻高发的原因之一。

英国医学专家Maxwell在《AmJGastroenterol》杂志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用抗生素治疗非肠道感染性疾病4个月内,会有48%患者发生肠功能紊乱。

抗菌药不仅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损伤肠黏膜,诱发慢性腹泻等肠病的高发,破坏肠道的先天免疫力,抗感染力下降,造成200多种疾病的发生。

特别注意:为防止抗生素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应在服用抗生素时,序贯使用微生态活菌制剂,与抗生素间隔两小时以上服用。

慢性腹泻,益生菌来帮忙

搞清楚慢性腹泻其实是肠道菌群失调后,我们就要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有效治疗慢性复性。补充益生菌能够增加肠道中益生菌数量,同时益生菌能通过占位和营养竞争以及分泌细菌素等方式,抑制或者杀灭肠道中的有害菌,从而保证有益菌的优势地位,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同时,益生菌还可以使肠粘膜中的促炎因子减少,消除肠道炎症。另外,像酪酸梭菌还可以分泌酪酸,直接营养修复因长期腹泻受损的肠粘膜,有效解决慢性腹泻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腹泻久治不愈的原因
慢性肠炎
慢性腹泻的治疗
常用止泻药选择
腹泻不可滥用抗生素
当腹泻时,若你身边有这几种药,或能缓解当下窘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