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刚发布的新款小米笔记本,我拆开研究了下
在 2017 年,小米不仅为小米笔记本 Air 升级了新的硬件,而且还发布大屏版的小米笔记本 Pro。

但是由于硬件的限制以及发布会的措辞,小米笔记本 Pro 的性能一直被网友们诟病。

得益于英伟达的 Max-Q 技术, 在今年的 ChinaJoy 展览上,小米发布了小米笔记本 Pro「GTX 版」,将显卡升级成了 Nvidia Geforce GTX 1050 Max-Q,官方宣称显卡性能提升 72%。

那么这款「GTX 版 」性能表现怎样呢?接下来就通过详细的评测,给大家一个答案。

外观

新版的小米笔记本 Pro「GTX 版」在外观上与前作并没有任何区别。A 面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任何装饰。

B 面玻璃覆盖的全贴合 IPS 显示屏,上方是摄像头,下方则是小米的 LOGO。

C 面带有背光的键盘,键帽的尺寸很大,两个键帽的间隔也比较宽,打起字来误触机会很少,不过键程较短,好在回弹适中。

下方是可按压的触摸板,右上方还有指纹识别模块。

指纹识别速度还是挺快的,但是由于模块面积过小,使用时对手指的放置要求也比较高。

D 面脚垫 ×5,扬声器开孔以及进风口均有防尘网覆盖。

I/O 方面,左边是 HDMI,两个 USB-A 和 3.5mm 耳机接口。

右边是电源指示灯,两个 USB-C 和 SD 读卡器。

最大开合角度大概为 150 度。

电源适配器最功率输出为 90W。

与小米手机 18W 快充头大小比较。

配置参数与性能

CPU: i7-8550U

GPU:GTX 1050 Max-Q 4GB

内存:16GB DDR4 2400MHz

硬盘:256GB NVME SSD

屏幕:15.6 inch 72%NTSC IPS

我们拿到的小米笔记本 Pro「GTX 版」是顶配版本,搭载了 i7-8550U 处理器。默频 1.8GHz,单核最大睿频 4.0GHz,全核最大睿频 3.7GHz。我们采用 CPU-Z,国际象棋以及 CineBench R15 来对 CPU 性能进行测试。

在 CPU-Z 的测试当中,与同为 KabyLake 架构的 i7-7700K 相比较,单核性能相当,多核性能落后 19% 的水平。

而在 CineBench R15 的测试当中,多线程 745cb 的成绩也与同为 4 核 8 线程设计的 i7-7700HQ 标压处理器相差无几。

但是由于英特尔在第 8 代低压处理器当中提供了一个 TDP 设置范围,于是 8 代低压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则与笔记本的散热水平和厂商的调教机制息息相关。

然后我们进行了连续 10 次 CineBench R15 的跑分测试。

我们可以发现,经过两次的测试之后,R15 的成绩就会下降到 700cb 以下,第 6 次的测试甚掉到了 584cb 的成绩。

通过打开 HWINFO 观察 CPU 的频率以及功耗,在后几次的 R15 测试当中,CPU 功耗会从 45W 下降到 15W 再恢复到 25W。

频率也从 3.7GHz 到 2.0GHz 最后到 3.0GHz。

▲跑分过程中 CPU 频率降至 2.2GHz

所以,小米笔记版 Pro「GTX 版」的这颗 i7-8550U 处理器相比四核标压 i7 在性能发挥上并不能混为一谈。

在持续需要 CPU 满载运行的任务当中还存在一定劣势。

至于显卡,GTX 1050 也有 Max-Q?于是我们打开了 GPU-Z。发现 Max-Q 版的 GTX 1050 的核心频率与 Boost 频率相比标准版都有下降。

默频从 1354MHz 下降到 1190Mhz,而 Boost 频率从 1493MHz 下降到 1329Mhz。

我们在 3DMark11 的 P 分、X 分与 3DMark 中的 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Time Spy 项目。

除了 3DMark FireStrike 项目中落后大概 13% 的性能,而其他项目当中小米笔记版 Pro「GTX 版」的显卡并没有太过明显的性能下降。

与搭载 MX150 显卡的小米笔记本 Pro 相比,在 3Dmark11 X 分与 3DMark FireStrike 项目中分别提升 96% 与 66%,基本符合官方的宣传。

然后我们发现小米笔记本 Pro「GTX 版」的固态硬盘变成了海力士的产品,而不是三星。至于什么性能,我们跑了 AS SSD 与 CrytalsDiskMark 软件,供大家参考。

持续读取速度高达 2539MB/s,写入则为 644MB/s,属于主流的 NVMe 固态硬盘性能。

当然,对于一款笔记本产品来说,续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 PC Mark8 的 Home conventional 续航测试当中坚持了 4 小时 31 分钟,实际办公环境下连续使用 6-7 小时是没问题的。

游戏性能

跑分软件的理论测试成绩并不能代表实际的使用体验,作为搭载 GTX 级别游戏显卡的笔记本电脑,游戏性能的测试也非常重要。

由于 GTX 1050 Max-Q 的性能偏弱,所以我们只测试了三款游戏,分别是《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绝地求生:大逃杀》以及《GTAV》。

在《反恐精英:全球攻势》与《GTAV》中特效开到高,FSAA 抗锯齿开到 X4 的级别。而《绝地求生:大逃杀》中由于高特效游戏体验比较差,只有 30 帧,所以我们将特效调到中来进行测试。

所有游戏均采用 1920×1080 分辨率运行,关闭垂直同步,测试结果如下。

而在《绝地求生:大逃杀》当中,最高 52 帧,最低 35 帧,平均 43 帧的成绩对于电竞游戏来说纯粹属于 ' 能玩 ' 级别的水平,实际游戏下来大部分场景保持在 45 帧左右,流畅度只能说差强人意。

对于 2015 年的神优化大作《GTAV》来说,就不是问题了,最低 52 帧,平均 84 帧的成绩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游戏体验。

总结,小米笔记版 Pro「GTX 版」的游戏性能处于能流畅玩电竞网游与一些优化好的旧单机大作游戏,仅此而已,毕竟它只是个轻薄本。

散热测试

对于任何一台 PC 来说,散热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只有良好的散热水平才能正常发挥硬件应有的性能。

在烤机环节,我们采用 AIDA64 的系统稳定性测试的 FPU 选项来对 CPU 进行负载,而 GPU 负载则采用 FurMark 来进行。

待机情况下,CPU 48 度。

C 面最高 33.3 度,最低 27.9 度,表现正常。

CPU 单烤测试 30 分钟后,CPU 稳定在 63 度附近,此时功耗为 15W,核心频率保持在 1.9GHz-2.1GHz 范围内跳动。

双拷 30 分钟后,CPU 稳定在 88 度左右,功耗与单烤时同为 15W,核心频率也同样维持在 2.0GHz 附近。而显卡温度则保持在 80 度左右,核心频率 1215MHz,与 Boost 频率稍有差距,在 GPU-Z 中则显示功耗墙限制。

此时 C 面最高温度 55.7 度,最低温度 31.8 度,D 面最高 46.9 度,最低 29.6 度。高温保持在键盘 U 键的附近以及转轴出风口两边,而 WASD 键位与掌托位置影响不大。

那么实际的游戏温度表现怎样呢?下表就列出了三款游戏时的温度表现:

与双烤时有所不同的是,显卡的最高温度达到了 90 度附近,完整游戏过程中显卡温度也保持在 85 度以上。而表面温度方面则与双烤时差别不大,WASD 键位 45 度,左手掌托 36 度,还是比较暖手的。

拆解

采用了更高规格的显卡,小米笔记版 Pro「GTX 版」的内部构造会不会会对散热模组有改造优化呢?接下来就通过拆解告诉大家答案。

拆开 D 面后就可以完整看到小米笔记版 Pro「GTX 版」的内部构造,上方是串联的散热模组,下方是 60Wh 的电池,中间则有两个 M.2 固态硬盘接口,其中一个已被占用。

固态硬盘采用的是海力士 PC401,M.2 2280 规格,单面双颗粒,主控为 Marvell 88SS1093。

左上方则是英特尔 AC-8265D2W 网卡,板载双天线设计,支持 2.4GHz 与 5GHz WIFI 信号,最大速率 867Mbps,集成蓝牙 4.2。

散热模组采用双风扇设计,与之前的小米笔记本 Pro 相比增加了一根 6mm 热管,贯穿显卡供电与核心,连接到右边的风扇。

将散热模组拆下,发现背部在显存与显卡供电部位都有硅胶导热垫。

拆除散热模组后的主板,左边是 i7-8550U CPU,右边则是 GTX 1050 Max-Q GPU。上方周围分别是内存颗粒与显存颗粒,均来自海力士。

总结

早在两年前,在笔记本市场中买一台万金油型的笔记本产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戴尔 XPS15 高达 1W+ 的售价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此时小米进入笔记本市场,给我们带来了小米笔记本 Air 与 Pro。或许两款产品,性价比不是最高的,但 ' 质价比 ' 却不低。

其实在许多消费者的眼里,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笔记本产品,外观好看,不厚也不重,每天奔波于两地之间刚刚好,性能也够用,回到家 LOL 两把完全不是问题。

USB-C 充电接口,全贴合 72%NTSC 色域屏幕,都是亮点。

而这次小米笔记本 Pro GTX 版,升级 GTX 1050 Max-Q 显卡,则是性能的一个提升。

对于有这部分需求的用户来说,从不能吃鸡到能吃鸡就是一个质变,而且对 Adobe 等创意者工作有也有会一定的帮助。

6299 元起步的售价,对于这类型的 15 英寸「万金油本」来说,其实并不贵。

戴尔 XPS15-9570 售价 8999 元起步,还是 i5 + 核显的版本,联想 Yoga 720-15 虽然售价 5999 元,但搭载的是上代标压 i5 处理器,只有四核四线程。

可以说,对于没有明确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入手一台 ' 万金油 ' 笔记本也是不错的选择。

机哥的 4000 元以下笔记本推荐,快要写完了,想看的点赞��� �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查看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米这个价格屠夫,这次确实有点狠
升级的不止是GTX1050!小米笔记本Pro GTX评测:满血的i7有多强
小米发布2款笔记本 其中1个配置藏坑
小米游戏本升级Intel 8代CPU,Pro GTX版搭载GTX 1050 Max-Q
三分钟学习如何选购笔记本电脑,选购最全指南,不迷路
聊一款最近非常火爆的中高端游戏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