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毁掉一个孩子的,不是骂也不是打,而是......

真正毁掉一个孩子的,不是骂也不是打,而是......

文 | 徐婧英 

01

那天坐地铁,身边一个年轻爸爸带着个3、4岁的男孩。

爸爸一直低头看手机,手机屏很大,眼见网红美女在直播,爸爸看得很开心,还不时评论。男孩东张西望,无所事事,忽然,车窗外有广告牌闪过,男孩不知看到了什么,高兴地叫着,“爸爸、爸爸”,爸爸不为所动,仍低头刷手机。男孩叫了半天,见爸爸不理睬,声音越来越小,最后低下头,默默坐着。

真心为这个男孩难过。

在爸爸的世界中,此刻,手机至上,没有其它,听不见男孩的呼唤;在男孩的世界中,爸爸是他的全部,急切想和爸爸分享自己的惊喜,但是,爸爸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肯听他说,不肯分享他的快乐,男孩小小的世界孤单又寂寞。

02

总有青春期家长烦恼,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爱和家长说话——什么事都不肯让家长知道,把父母当成外人,想了解孩子的情况,还得偷偷向孩子老师或同学打听,要不然,被孩子知道就会发脾气、闹别扭。

事出皆有因,任何一个结果的形成,都是能找到原因的。亲子关系这样的状况,又是怎样形成的,又是由谁造成的呢?我想,很少有父母反思这个问题。

孩子小时,父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肯参与孩子的成长,甚至在孩子身边,也不肯关注孩子,只是忙忙忙,或者,像这个爸爸一样,明明在儿子身边,心思却不在孩子身上,“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和孩子同步,孩子的快乐不肯分享,孩子的喜悦不想了解,慢慢地,孩子大了,自然没有和父母聊天、倾诉的习惯,久而久之,亲子之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到那时,父母觉得孩子怎么这么难接近,不可理喻,无法沟通,可是,这又怪谁呢?

亲子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忽视孩子的需求,缺乏积极有效的关注,只能是孩子越大隔阂越大,感情越淡。

03

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不只破坏亲子关系,更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曾看到一个小学老师的言论:

摧毁一个孩子,只需不搭理他,三次打招呼都不理,就足够了,他就再也抬不起头来,让一个孩子自闭,也很简单,只需当着全班狠狠批评他就行了……

但愿这些,只是这个老师多年教学的感悟,并没有真的这样做,否则,真是细思极恐、后背发凉!

这也说明,一个对孩子来说的权威人物,如果,对孩子零回应、漠视或者伤害其自尊,对孩子将产生致命的伤害。

美国研究表明:冷漠型家庭长大的孩子,很难与他人接触,容易沮丧,有冲动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更有可能有学术问题和犯罪行为。

父母忽视孩子的想法、忽视孩子的需求,忽视孩子的情感,当孩子不存在,这样的结果,伤害实在大,甚至比打骂孩子还要严重,足以毁掉一个孩子。

04

我们说,爱孩子,就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想法和愿望,不是买好的吃喝就是尽到父母的职责,要明白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才会和孩子有共同话题,打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以孩子的思维”和孩子相处

在大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在孩子眼中,可能惊奇得很,这也正是孩子的可爱之处。在年幼的孩子看来,一堆沙、一个水洼都有无穷的魅力和魔力,都会玩上大半天。

为人父母,不要高高在上,要放下架子,不要以“脏”“不干净”为借口,拒绝孩子,要从孩子的视角,多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好奇心,允许这种探索无限的想法和行动,多多陪伴孩子,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时间。

陪伴孩子,不只在量,更在质

有的家长总抱怨,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没精力陪伴孩子,我想说,陪伴孩子,重在质,不在量,不是说,一刻不停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走心的,不在于时间的长短。

像上面提到的那个坐地铁的孩子,可能对飞驰而过的广告牌很好奇,想告诉爸爸,但爸爸一直在刷手机,根本没理会他。这样的爸爸在孩子身边,也形同路人,孩子不只失望,也失去了一次很好的亲子交流的机会,这样的陪伴不要也罢。

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发自内心地陪伴孩子,对孩子的想法和愿望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回应。

“看见”孩子,读懂不可爱行为

每个生命都需要被看见,不只是外在,更在于内心,孩子也一样。

即使是幼小的婴儿,来到世上,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也许不会说话,但表情、举止都会传达一些信息。

事实是,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不会表达自己或者没有自己的思想,经常用成人的经验和想法来判断孩子的行为,而这些,常常是误判,是“想当然”。

英国畅销书作者布拉夫曼说:如果没有看到理解孩子的情绪,那他们可能就会通过身体语言的方式去表达痛苦,如果做父母的愿意理解孩子的焦虑,体察孩子感受,那么很多症状都会消失。

比如,有的孩子特别淘气、打人、粘人、怕黑、爱撒谎,甚至尿床、便秘等等,常常因为父母无法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内心,孩子以外在的不可爱的行为,试图引起父母的在意和关心。

当父母真正看见孩子,体察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的焦虑,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很多问题可能就不是问题了。

就像一束光打到身上,那一刻,孩子会感到自己不是孤身一人,有人和自己作伴,生命有人在观照,情绪有人在体察,症状常常不治而愈,因为,看见就是疗愈!

亲子|心情|阅读|美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亲子教育专家

《心理育儿》专栏作者 

资深媒体人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多平台特邀家庭教育主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必知!有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决定
比打骂更伤孩子的,是父母的不理解
中国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骂,谈笑间毁掉亲子关系
家有男孩,这五句话烂肚子里也别想出来,句句像利刃
如何养出优秀的男孩?自己先别当个“熊家长”!
孩子人生当中的 3 次叛逆期,你都有了解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