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学好文言文?
期末考试刚刚过去,不少同学焦虑地来问我:

文言文怎么迅速提高啊?
是不是文言文要全部读懂,才能得做对题?
文言文特别差,背“五三”上面的100个实词、18个虚词有用吗?
感觉自己文言还可以,考场文言文差不多能读懂,为什么会扣一半分呢?
……

总的看来,两个问题:我的文言文基很差还有救吗?我的文言文怎么得满分?
答案是:有救。能得满分。

需要怎么做呢?还得从文言文学习的原理说起,想看方法的同学可以直接拉到最后黑体字。

首先,文言文是一门语言,因此我们可以拿外语学习的经验进行类比。
与外语学习相似的是:需要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才能够读懂文言文。
和外语学习不同的是:一个单音节的汉字,可能有几个义项,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结合语境来选择出恰当的义项。
所以说,背“五三”上的100个实词、18个虚词有用吗?
答案是:有用,但用处也有限。
所以,已经在背或正打算背的同学,可以继续坚持背完、背熟。
但光背完这个,离能读懂文言文、会做题还有很长的距离。

这个道理,周振甫先生在《怎样学习古文》(中华书局)中说得很明白:


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是不够的,因为一个字的解释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关系而有变化,一个字在不同的结构里会具有不同的用法,记住一个字的一个解释和一种用法,碰到了这个字的解释和用法有变化时就不好懂了。

所以说,背了考试范围内应该掌握的词汇,有用,但是用处有限。

那么,为什么古代私塾中的小孩儿,七八岁就能读文言文,甚至能写文言文了呢?
为什么现代学校中的我们,明明已经快成年了,看到一篇文言还是不知所云呢?
古代也没有词汇表、没有“五三”啊?那些小孩儿背什么呢?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他们背课文。

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先生,分享他小时候的读书经验:

开始读《四书》时,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师是不讲的。每天上课,只教孩子读,读会了就要读熟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课,再教会孩子读,读熟背出。到了节日,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年终的大节,都不教书了,要温书,要背书。如在端阳节要把以前读的书全部温习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终,要温习一年读的书,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终,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读的书外,还要背带书,即把第一年读的书也要连带背出。
这样一次次地背下来,像梁启超等有童子功的老派学人,基本上六岁就能背“四书五经”了,到“九岁能日缀千言”了。

可见,背诵足够量的文言文章,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是非常有用且必要的。
在对“语境”的感觉,其实是在背诵过程中不知不觉建立起来了。
有同学说,我们现在怎么会有这样的时间精力去背诵呢?
是的,确实没有。
但我们可以寻找同向任务啊,比如:北京的高考规定的45篇背默篇目,你都背熟了吗?
同学回答:我都会背了啊,我背默题都是满分啊。
注意:我问的是“背熟”了吗?而不是“会背”了吗?
所谓“背熟”,不仅指全文内容能张口就来,而且还要求:全文随便找到一句话,你能一字一句精准地翻译出来么?
拿下面几句话检测一下自己吧:

《侍坐》: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鸿门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上面随便抽取的几句,你是不是都能在准确背诵的前提下,精准地逐字逐句翻译呢?
如果能,那么恭喜你,你的文言文成绩不会太差。
如果不能,那么如果你愿意下功夫,好好背,认真翻译,相信你的文言文也不会太差。

有同学说了:如果我就是不想背呢,还有没有别的路呢?
答案是:有,还有一条路。
钱穆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章实斋》中提到章学诚学习文言的情况:

幼多病,十四岁,《四子书》尚未卒业。十五六时,读书绝呆滞,日不过三二百言,犹不能久识。为文,虚字多不当理。廿一二岁以后,骎骎向长,纵览群书,尤好史部。
章学诚因为从小多病,背诵的篇目非常少,所以十五六岁的时候,虚词掌握得还不是很扎实(和同学们现在差不多),但是因为二十一二岁后,他“纵览群书”,尤其喜欢史书,读得多了,文言文也就读通了。

这也给我们指出了第二条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路:多读。

要是时间充裕的话,选一本文言文著作——《左传》《史记》等史书或《唐传奇》《聊斋志异》等小说或《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算》等文集,扎实地读一遍,不会的就查字典,就像读外语名著一样硬着头皮啃下来,读得多了,估计文言也就通了!
但是,毕竟我们初高中了,而且是初高中下学期了,有这么充裕的时间去多读吗?
恐怕没有。
那么,还是踏实下来,好好背规定篇目吧。早背早见效哦~
毕竟,分析一下文言文的高考题型:

而从刚刚下发的《考试说明》来看,文言阅读的检测有精细化的趋势。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和相关分数,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将课内背默篇目背熟,以能否逐字逐句精准翻译为检测“背熟”的标准。
2.如果课内篇目稍显不足,可在新发布72篇增加的篇目选择5~10篇补充背熟或读熟:《季氏将伐颛臾》《屈原列传》《谏太宗十思疏》《六国论》《答司马谏议书》《项脊轩志》《过秦论》(上)《礼运》《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登泰山记》《黄冈竹楼记》《上枢密韩太尉书》《毛诗序》《典论·论文》《诗品序》《与元九书》《题画》《人间词话》。
3.善用学校日常或海淀区期中期末或往届各区及北京高考检测提供的文言篇目,课下补充进行逐字精准翻译训练。
4.平时拓展阅读文言文资料,培养文言阅读语感。推荐“读古人书”公众号,该公众号是北大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的邵老师发布的,给出的注释准确扎实,翻译精准流畅,对文章内容的“读后感”思考深入,不仅能积累文言词汇与语感,还能积累议论文论据,一举多得。(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试读关注)

总的来看,想要文言学得好,只有两条路:熟背、多读。
时间有限的初高中生,只要肯吃苦,把该背的背熟了,能精准翻译了,不愁不进步。(我们班的同学,你照着这个方法去做,如果背默篇目都张口就来而且翻译准确,还能补充熟读几篇我推荐的篇目,考试还没有进步的话,你来找我,立一个负责的flag。)

如果你不在初高中,现在开始多读文言著作,初高中就会轻松多啦啦~
方法很简单,关键是肯不肯去做,尤其是肯不肯保质保量地坚持做。
钱钟书说过:越是聪明人,越是肯下笨功夫。
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大家加油啦!
文言满分了记得回来给我来点赞哈^_^

我们在行走:


寒假每天背一段经典古文,背三个重点实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重视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作用
新初三丨暑期必背的60篇课内文言文(内附中考分值占比)!
针灸基本功:如何学习医古文
初中文言文知识丨四大特殊句式。文言文在初中考察中离不开这四大特殊句式,在理解文言篇目中是一大障碍,也...
公认最难背的九篇文言文,你能背出几篇?
公认最难背的九篇文言文,你还能背出几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