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印】三晋古玺

时代背景

『三晋』之称,源自战国初期(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三晋』的前身是春秋时期五霸中的超级大国—晋。由于晋国地处中原北部,该地区成为古中华东西南北中文化激流的漩涡。它在与各国频繁的交流中,融汇了各地区的文化精华,大量吸收了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先进成果,兼收并蓄,融合升华,使晋文化达到了当时中原文化的顶峰。

文字特征

晋系文字包括韩、赵、魏三国,两周与中山国也都属于晋系文字系统。从后世遗留下来的很多三晋文字看,三晋文字的结构及特征与西周春秋金文一脉相承,说明三晋文字在早期就已经发展成熟,而且日趋稳定。

从整个三晋体系的文字特征看,三晋文字体势整饬精严,用笔纤巧细腻。但不同的材质、制作手段,所呈现出来的三晋文字也多有不同。一些三晋金文就明显受铸造工艺的影响,铸铭文字多丰盈饱满,这类风格的文字倒是与『侯马盟书』有几分相近,由于书写工具发生了质的变化,『侯马盟书』更强调书写性、实用性,文字蚕头入笔,中肥末锐,结体扁圆。

同样是书写,『温县盟书』就显得狂放不惊线条瘦劲,用笔如急风骤雨,笔势迅疾,这种笔势更接近錾刻在青铜器具及青铜兵器上的三晋文字。我们看这个时期的錾刻文字,基本上是以两种面目出现,一种是字体工丽巧致,形态修长劲健,笔法全用玉箸。

另一种则恣肆遒劲,笔势多变,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极具秩序感。这些变化显然源自于錾刻的手段,由于线质发生了变化,线与线、字与字或倚侧或挪让或张扬或收敛,来寻求文字的韵律与平衡。这样的一种文字格调既符合晋人的审美需求,也更加接近三晋文字的本真状态。

三晋玺印也基本上沿袭了这种审美格调,创造性的将三晋文字融入到方寸之中。受空间以及铸造工艺所限,三晋玺印的文字更趋整饬精严,体势也更加修长劲美。同样是铸铭,三晋玺印大量使用朱文,来表现三晋文字精巧细致的特点,精准地体现出三晋文字的特质。可以说三晋玺印在中国篆刻史上独树一帜,所开创的三晋印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三晋官玺

从历代谱录及近年新发现的三晋官玺看,数量与三晋私玺形成很大反差。三晋官玺数量少的原因,除历史因素外,主要与当时国君对官吏所持玺印的典章制度有关。随着战国郡县制和封建官僚制度的推行,玺印即成了国君授与臣下权力的信物,凡是委任官职,都要颁赐相应的玺印,解职时则收回。

《战国策·赵策三》载公孙龙对平原君说:夫君封以东武城,不让无功;佩赵国相印,不辞无能。足见战国时期国君对于玺印的授予、收回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所以,后世少见三晋官玺多少与此有关。

三晋官玺的材质多见于铜、少有玉质,金银质官玺均未见著录。玉印官玺皆白文,在见录的三晋玉印官玺中,除上博藏的『匈奴相邦』外,多为『封君』玺,如上博的『春安君』『襄安君』及日本小林斗盦所藏『襄平君』总数不过十方。

三晋官玺的纽制,多坛座鼻钮,少见平台鼻钮者。多数官玺的形制与私玺相差无几,如果仅从形制上很难区分出官玺和私玺。也有特殊者,印纽形制显得格外端庄厚重。

三晋官玺多为方形、少有长方形,圆形及特殊形状者稀见。规格以15—18毫米较为多见,规格在20毫米上下者较为少见,亦有13毫米左右的官玺,与通常私玺规格相当。规格在25毫米以上者绝少见。目前见于著录的几方大型三晋官玺均为陶文,如两枚“□阳市”,规格在35—40毫米。近年来,又陆续发现一些陶文印迹,其中规格在30毫米左右的官玺陶文印迹多有出现,说明三晋超大官玺应该还是存在的。

另外,三晋官玺中除仅见的几枚玉质白文官玺外皆为朱文,目前,尚未见到金属质地的白文官玺。有意思的是与三晋毗邻的燕玺,其中私玺的形制、规格与三晋玺极为相近,而燕系的官玺,无论朱、白文均体形硕大,相反,燕玺中绝少见到规格较小的官玺,而且官玺的印钮形制与私玺差别也很大,这些现象都与三晋玺有着巨大的反差。我想这是否与晋人的审美或典章制度、铸造工艺有关呢?

三晋官玺的文字笔画,普遍比一般私玺略粗而且字腔均浅,这些特征可能与官玺使用比较频繁,避免磨损有关。曾见过一些三晋官玺实物,印体及印面四周棱角,因为长期使用而磨损成圆弧状。

三晋官玺的文字构成,基本以地名加官职名为主,也有官名和地名分开使用的。三晋官玺的文字排列主要以右行竖读为多,多字官玺右行分两列或三例顺读,每例一字或二三字不等,两字官玺多横读,亦有做上下排列者,三、四字官玺中有做横排横读处理的,有特殊者文字做反书。

三晋私玺

三晋私玺中朱文明显多于白文,白文皆有边栏。三晋私玺的规格都普遍较小,以10-14毫米大小较为常见,也有不足10毫米的私玺,20毫米左右的私玺极为少见,珍秦斋藏有一方36毫米的私玺就极为罕见。

三晋私玺多以铜质为主,少有银质,金质绝见,玉质、琉璃、骨质、绿松石等材质均较为少见。三晋私玺的形制以坛座鼻钮最为多见,印体嵌有金、银图案的极稀少,特殊形制的私玺如穿戴、带钩钮、柱钮、亭钮等均较为少见。

三晋私玺中,以单姓单名的两字玺最为普遍,单姓双名和复姓双名的私玺均较少。三晋私玺中,复姓单名的私玺有一定数量,其中复姓“司马”出现的频率最多,同燕系私玺中出现最多的复姓“公孙”有所不同,再如,三晋中的“郭”姓私玺以及只有燕系中出现的“乔”姓私玺,说明姓氏、人名存在着一定的地域性,其透漏出的历史文化信息,对研究族氏的来源、分化及当时的社会思想、习俗、信仰、道德观、文化、美学观念,具有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史上的研究意义。

三晋私玺中,姓名以两字右行横读为多见,有特殊者做竖列上下读,两字姓名私玺后加“鉨”或“私鉨”者极为少见。三字和四字私玺,大多为复姓单名或单姓双名和复姓双名的组合,复姓多做合文,复姓、双名文字在玺印中多有合文符号。排列形式有右行竖读,也有做右行横读排列的。

三晋私玺在铸造、打磨、修整工艺上,普遍优于官玺和吉语类玺。边栏内角四周及文字笔画在借助放大镜下观察,刀刻痕迹十分明显,在一些特定的角度上,刀刻痕迹有其规律性,而且文字笔画越精细刻痕越清晰,这些特征对于玺印的真伪鉴别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看了这么多

是否对三晋古玺印充满了兴趣?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三晋古玺印的内容?

想要学习三晋古玺印?

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堂课!

唐茂轩3天带你解密三晋古玺

开课时间:3月7日-9日晚19:00

古玺印式的风格多样化,其主要根源是由于入印古文字的地域国别不同所造成的构形风格和特点上的差异。赵魏韩三个国家文字相似故合称“三晋”,因其印面精致,结字严谨,风格醇雅而闻名于世。

唐茂轩传统功力深厚,创作经验丰富,在各大展览上屡次获奖,通过三节课临习与创作,脚踏实地的带领我们学习三晋古玺。

通过本次课程我们将解决:

1. 三晋古玺的用字问题

2. 三晋古玺的临习要点

3 三晋古玺的细节表现

4. 三晋古玺的创作理念

第一节 三晋古玺初步解读与临习

1.三晋古玺的文字特点

2.三晋古玺经典的解读

3.三晋古玺的临习

4.临习演示(多组视频演示)

第二节 三晋古玺深入解读与临习

1.三晋古玺的线质特点

2.三晋古玺线质的刻制

3.三晋古玺的作印法

4.临习示范(多组视频演示)

第三节 三晋古玺的延伸创作

1.金文文字的三晋化

2.三晋古玺的写稿与排布

3.创作的入古与新意

4.创作示范(多组视频演示)

扫二维码即可进入课程

唐茂轩

篆刻得李积先先生发蒙。

后亲炙岘居戴文先生。

重庆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2015年结业于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新秀”篆书篆刻研修班。

  作品获奖  

2014年 重庆文联“书法、美术、摄影”联展

2015年 中国篆刻网“十年”篆刻征稿比赛

2015年 中国书法网“清韵小室”篆刻征稿比赛

2017年 重庆文联“书法、美术、摄影”联展

  作品入展  

2013年 重庆市第二届篆书篆刻展

2014年 “金石永固”全国篆刻展

2015年 重庆市第八届书法篆刻展

2016年 全国第八届“新人新作”书法篆刻展

2016年 重庆市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2017年 “百年西泠·金石弘源”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暨第九届篆刻艺术评展

2017年 “西部新秀研修班”作品展

2017年 重庆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2017年 重庆市首届大字书法作品展暨重庆市隶书篆书篆刻作品展

篆刻作品欣赏

—— 唐茂轩 ——

释文:觀自在菩薩

释文:曼陀罗

释文:秀胆

释文:诸行无常

释文:超以象外

释文:不以万法为侣

释文:虚心求太和

释文:修福

释文:近墨者

释文:锦堂

释文:有万喜

释文:随心所欲

释文:吉事尚左

释文:永遇乐

注 意  事  项

1、在线课程属于知识型虚拟商品,如无特殊情况,全额购买之后不支持退款;

2、本课程结束后会上线“回放”,可课后购买,永久反复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玺印—三晋古玺杂说 金印
古玺文字研究述略
逸雲軒第一期過眼精粹
清风说战国古玺之三晋系白文玺(下):三晋私鉨
这位女同学天资聪慧,“提刀”就入了国展
穿越时空长廊: 中国印学博物馆(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