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沙龙|支教分享—— 当今教育的思考

去大凉山支教的阿福。在结束了他半年的支教生活后,今天下午来到南图读书沙龙与大家一起分享他支教生活的点滴以及亲身体验引发他对教育的思考。




作为一个职业公益人,有着4年的公益行业从业经验的阿福,在2015年3月初前往四川省大凉山的一所村小——前所小学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支教生活。

听阿福介绍,前所乡位于四川省大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这里群山环绕,是两省(云南省、四川省)三县(盐源县、木里县和宁蒗县)交界处,临近旅游胜地泸沽湖,同时也是进入大凉山的入口(距离稻城亚丁200余公里),彝族、摩梭族和汉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2012年6月24日,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地震,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也介入其中,支持震后重建,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积贫积弱的面貌。



远离都市的偏远山区支教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有趣与离奇,作为支教老师的阿福说,每天的工作基本内容就是:

1.教书+煮鸡蛋+做饭+开展文化活动(老师基本要做的)

2、助学(与当地学校老师走访+筹款+助学金发放)




阿福分享他的亲历、亲眼所见之点滴,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件小事,但他走的每一步都是他确实用行为一点一滴的行出来的,说真的,很令聆听者佩服阿福言出必行的勇气与一颗坚持公益的热心。




阿福还分享了在支教即将结束时发起了带着山区几十名孩子“看大海”的活动,与大家聊起了支教体验后他个人对教育的几个方面的反思:

1、认识社会,认识教育

2、感受自然,感受传统与乡土,陶冶性情

3、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信息桥梁

4、参与改变,推动教育公平




就象阿福在反思中谈到的那样:或许每个人对当下的中国教育都有一个美丽的憧憬,或向往启蒙+自由平等,或向往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彬彬有礼,然后君子。


但事实上,教育从来不是一个高耸在空中楼阁中的孤立问题,它是深深地嵌入在复杂的社会形态中的。我们的憧憬和向往,必须基于社会现实的思考,才有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宇:我在大凉山支教这半年,那些理想、现实、困难、改变
一个CEO决定去支教,和俞敏洪捐建了一座教学楼
蔡兵:“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新青年公益:促成改变不是少数人做很多,而是人人都做一点
行故园访徐修海老师
孩子们狂奔追车,这一幕太戳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