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婚生子女的准正

    非婚生子女的准正,是指已出生的非婚生子女因生父母结婚或司法宣告而取得婚生子女地位的制度。即非婚生子女因其生父与生母在其出生后结婚,而被婚生化,使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的身份,被赋予与婚生子女相同的地位。

  1、准正的概念

  非婚生子女的准正是指已出生的非婚生子女因生父母结婚或司法宣告而取得婚生子女资格的制度。

  准正制度始于罗马法。寺院法和日耳曼法也设有准正制度。

  现代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大都设立有准正制度,将尊重正式婚姻与保护非婚生子女的理念相连结。但各国的具体规定,略有区别。

  准正的目的——为了使非婚生子女取得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法律地位。

  2、准正的形式

  准正的形式有两种:

  (1)婚姻准正

  指因生父母结婚而准正。

  婚姻准正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仅以生父母结婚为准正的要件

  如,德国民法典1719条规定:“生父同生母结婚者,非婚生子女成为婚生子女。”比利时的民法典、秘鲁的家庭法、我国台湾地区的亲属法等,都有相似的规定。

  ②以生父母结婚和认领为准正的双重要件

  如日本民法典789条规定:“经父认领的子女,因其父母结婚而取得婚生子女的身份。”“婚姻中的父母认领的子女,自认领之时起,取得婚生子女的身份。”瑞士、法国的民法典,也都采用此种制度。

  我国婚姻法对非婚生子女的准正未作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生父母在子女出生后补办结婚登记的,该子女便可视同于婚生子女。

  (2)宣告准正

  宣告准正——也叫官宣告准正,指男女订立婚约后,因一方死亡或有婚姻障碍存在,使婚姻准正不能实现时,可依婚约一方当事人或子女的请求,由法官宣告子女为婚生子女的制度。德国、法国、瑞士等国的民法典,均有此规定。

  3、准正的要件

  根据外国立法例,准正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1)须有血统上(事实上)的非婚生父母子女关系。

  (2)须有生父母的婚姻或司法宣告。

  (3)准正为法律事件,非法律行为。

  准正是结婚的附随效力,基于生父母的结婚而当然发生。

  4、准正的效力

  根据世界大多数国家民法典规定,两种准正均使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资格,但准正的效力发生时间则有所不同。有的国家规定从父母结婚或法院宣告为婚生子女之日起算,如法国民法典(332条)。有的则规定有溯及力,自子女出生之日起就发生婚生效力,如瑞士民法典(259条)、日本民法典(784、789条)和德国的民法典,都是这样规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婚生子女抚养问题在审判实践中的思考
近现代意大利家庭法的发展阶段与借鉴
分娩者为母?丧偶式育儿?《民法典》成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利剑
同居生娃后被「抛弃」,要求对方出抚养费,法官这么判!| 非婚生子女如何维权
私生子是否具有继承权
养子女是否有赡养义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