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富民‖书房——安顿心灵的地方

书房——安顿心灵的地方


袁富民


半生漂泊,游移不定,文革初的厄运,使我频繁调动,居无定所。捱到1982年终于平反昭雪,调到县志办公室,结束了16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竟然定居于老爷大堂(县政府),住进原县政府办公室的后楼。1983年父亲病逝,就把孤苦无依的母亲也接来同住。一家三代总算团圆了,一间屋圆满了三代人的温馨。


时隔一年,妻也调到城内的高庙小学,除了一间破旧的平房,还有半间简易的厨房。于是儿子们住政府后楼的房子,我们就住在高庙小学。


寄人篱下的生活过了10多年。1994年,55岁的我,终于在县城偏东的小青龙附近买了一院宅基地,靠着亲戚朋友帮助,自己建起两间二层小楼,从此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这里虽然偏僻,道路泥泞不堪,但毕竟还算城之近郊,倒也落个清静,也就心安理得了。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晃20多年过去了!谁知福银高速路乾县出口引线从我家门前经过,这里一下子繁华起来,车水马龙,店铺林立,我的邻居们都在自己门前建起门面房出租,那时我还在咸阳,老伴和老大商量,也在门前建起两间门面房出租出去,同时在主楼后面为我改建了22平米的书房。买了8开门的书柜,做了一个很大的全柏木的书画案,地板砖上铺了地毯,我回家一看,这可把我乐坏了!于是辞了咸阳的工作回家了。


从此以后,这书房就成了我的福地。我把我的书房命名为“了庐”,百事好,也就是百事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一生中没有置下什么家产,最多的就是书了!原来这些书散乱的堆在几个房子,要找,得花很大工夫,有了书房、书柜,书装进书柜,找起来方便多了。老大见还有好多书堆着,就又做了一个3.8米长,五层高的大书架,我的那许多备受委屈的书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


转眼间我已成为奔八的老人了!但值得庆幸的是,我有了一方安妥自己心灵的净土。书房除了有书柜、书架、书画案,还有沙发、电脑桌、空调,夏天不热,冬天也不算冷。我就在我的书房里看书、编书、写文章、会客。用得着鲁迅先生《自嘲》里的两句诗:“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一方温馨的净土,让我安逸并变得懒惰起来。去年一个冬天,除了参加县上一些大的活动,几乎就足不出户。白天整天坐在电脑前敲键盘,晚上就睡在沙发上。一天24小时,呆在书房的时间竟20个小时。弄的椎间盘突出,腰疼的连皮带都紧不住。一个一直热爱运动的人,却很少去运动了。身体不免生出毛病来。


春暖花开了,这才迈开双脚走出家门,接触大自然。看青草葳蕤,看柳枝摇曳,看菜花洒金,看桃杏绽红。才知道季节更替,冬去春来。于是决定把自己从书房中解放出来,让衰老的生命接受自然风雨的洗礼。


我跟乾州朗诵者群的朋友们去乾陵牡丹园,开展文化旅游活动,搞诗词朗诵会,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从牡丹园回来,再回到我的书房,就觉得神清气爽。我打开窗户,放春风进来,放春阳进来,放春天的雨点进来,感受大自然的韵味,感受大自然给生命带来的喜悦和温暖。


当我带着对春天的憧憬静静地望着我满架的书籍,便有一种陶醉溢满心田,那许许多多我看过的和没看过的书,似乎都如暖阳下融化了的春水,丝丝缕缕沁入我的肌肤,注入我的血脉,穿越我的骨髓,让我的心灵安妥得如一泓清泉,清澈见底,波澜不惊。


我期望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不是在病床上,而是在我的了庐。在我书桌前的椅子上安然入睡。



袁富民,笔名袁舟,陕西乾县人。曾任乾县县志办公室主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地方史志协会理事,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993年出版诗集《纯情的诗恋》,《独守宁静》是他的第一部散文结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事别搬书
经典国外书房16例
【江苏】戴书扬《书房“小导游” 》
美美姥姥的慢生活:书房·茶台和咖啡
小书房设计指南:用一处宁静去对抗全世界
30套书房样板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