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杂环境中的易步行性——轨道交通枢纽站中特殊人群的路径探索及环境设计


李  斌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导语:本文从宏观、微观的层面,揭示了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交通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主要关于轨道交通枢纽中的特殊人群,包括老年人在内的路径探索及环境设计问题。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今天的中国,城市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问题,其中交通和轨道立体化带来了很多路径探索问题。轨道交通的利用者有很多,除了身体健全者、认知上没有任何障碍的人,还有携带行李者、聋哑人老年人、柱拐杖者,推婴儿车的人,以及外国人、孕妇和坐轮椅的人。我们具体考察了坐轮椅者、携带行李者、聋哑人和柱拐杖者。这些特殊人群在轨道交通中的表现有两方面:外在表现为着急、东张西望、步行缓慢等;而内在的心理活动表现则是焦虑、紧张和不安。这些都会对步行环境产生评价和影响,包括舒适度、易达性等等。


我们希望研究特殊人群从进入轨道交通枢纽到离开的全过程;研究特殊人群认知站内环境、分析和确定行进目的方向、路径探索、求助工作人员、使用服务设施等行为。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把握特殊人群的路径探索行为特点,寻找轨道交通枢纽站步行环境设计方面的问题,对特殊人群的步行环境改善提出建议。


初步结论
1.
调查对象


我们选择了上海的几个地铁枢纽站:

人民广场站:1号线和8号线在地下二层,地下三层则是2号线,三线在一个中心三角区域内进行立体换乘。


图一:人民广场站无障碍设施分布图

 

世纪大道站:作为一个四线换乘车站,2号线、4号线、9号线分列于地下,6号线则在地面。6号线站厅分有A、B两个区域,中间有一个小的换乘层。


图二:世纪大道站无障碍设施分布图

 

上海火车站站:1号线位于地下,而3号线、4号线并线共站于地上,三线通过一个较长的通道连接,可通向地面和无障碍设施。



图三:上海火车站站无障碍设施分布图

 

宜山路站:3号线位于车站三层、4号线位于二层,通过二层的连廊相连接,但十分复杂。稍晚通车的9号线也在第三层。


图四:宜山路站无障碍设施分布图

 

2.
调查内容


在对这四个车站进行了基础跟踪和访谈调查之后,可以发现出行者中,有不少“轻微出行障碍”的人,他们可以独立行动或携带一定重物。而出行障碍较严重的则较少独立出行。


关于无障碍设施的使用情况,据调查显示:肢体残障者对无障碍设施的依赖度最高,之后是老年人和携重物者,孕妇则不会特意选择无障碍电梯。


还有关于“超越步行率”的情况。什么叫超越步行率?它一个专业术语,就是你实际步行路径长度/最合理的路径。例如:到达一个目的地的基本长度为100米,但实际上有一部分人因为某些原因多绕了一点路,走了150米,那这个超越步行率就是1.5。从调查中可以看到:肢体残障者的超越步行率值远高于其他人气,达到了3.13之多;其次是老年人和携重物者,分别为1.62和1.25;而聋哑人和外国人对路径的探索相对顺利,只有1.09和1.06,较为接近最短路径。


关于探索中使用的信息的情况:使用标识者最多,使用站内陆图和问讯处则相对少一些,极少有向行人问路的。其中,肢体残障者、携重物者和老年人相对愿意求助问讯处和路人。


3.
调查结论


特殊人群的路径选择和路径探索特性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自身的身体障碍的程度以及负重情况、自身对环境的熟悉程度、是否有随行人员以及随行人员的经验、经历等。


同时,特殊人群还对路径探索信息获取不充分,包括标识和站内的地图以及工作人员、同行的乘客等等。特殊人群对这些信息的需求可能比健全者的要求更高一点。


另外,特殊人群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和使用也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是自身是否负重等原因产生的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程度;二是受本身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和安全感等产生的内在因素影响;三是经营管理模式,尤其在中国,经营管理模式对特殊人群的路径选择和路径探索,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实验研究-世纪大道站

我们安排了五组人,在人民广场站、世纪大道站、火车站、宜山路站做了一个真实空间的实验,其中:第一组是由残联介绍的身体残障二级,需靠轮椅出行者;第二组是需靠拐杖出行者;第三组是听力障碍者,听不见报站信息;第四组是携带行李者,配置了20公斤行李箱;第五组是身体健全者。


实验者被安排从世纪大道站2号线站台走到6号线站台,随后乘车去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站”。全程需独立完成路径探索任务,调查员暗中则跟随在后,记录路径轨迹和场景,不干涉、不帮忙,待完成后再进行访谈。


根据实验记录的路径探索轨迹显示:轮椅组辗转多次乘坐无障碍电梯,并经地面中转。其余四组则都被自动扶梯误导进入站厅B区,后各自经不同途径成功到达A区目的地。对比各组的耗时:轮椅组时间最久,其中有大量的等候时间,包括等待工作人员开启无障碍电梯和站外中转的时间;其余四组则用时差距不大。但就“超越步行率”来看,各组均有因不了解站厅A、B两区的布局,而导致“超越步行率”过大的现象,所以差别则较大。整体上来看,“超越步行率”呈一个递减状态,这个递减状态,跟障碍程度有关,健全者的平均超越步行率小于其他各组。


根据实验中对各组人群路径探索行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首先,在看标识和地图中,各组均倾向选择简单、难度较小的信息来源;看标识平均次数为6.97次,大大超过看地图的平均次数0.70次。其中,听障组格外关注视觉信息,看标识和地图的次数均高于其他组,分别为9.75次,0.75次。其次是停顿、张望和折返:各组平均停顿、张望和折返次数为2-3次,但轮椅组迷茫和困惑的几率更高。原因主要是引导的标识字比较小、无障碍电梯的位置比较隐蔽、电梯通往何处的说明也不清楚。

 

基础调查
1.
比较特殊人群和健全者群的路径探索特征


步行行为方面,特殊人群可能舍弃便捷而选择较为安全的路线。健全者则倾向选择便捷路线。但特殊人群受惯性影响,容易忽略对无障碍设施的依赖,与健全者都倾向最短路线,但稍远距离的省力设施对特殊人群有较大吸引力。


信息获取方面,特殊人群对标识依赖性强,但信息获取渠道不足或效果不佳。特殊人群广泛关注路径探索信息且区域广泛,除了重要节点之外,还关注无障碍设施的附近,且需要反复查看。


站点空间方面,站体分离时候,特殊人群往往需要通过地面换乘;健全者则可在站内进行换乘。但特殊人群和健全者群,都会对非直角转折产生混乱,例如人民广场这样的非直角换乘,常会带来混乱;而两条相交路径也容易被人自动感知为直角,带来方向的混乱。


无障碍设施方面,特殊人群对设施设置的要求较高、依赖性极强,有时候也会依赖于工作人员。


2.
特殊人群无障碍环境设计建议


实验案例的无障碍流线及导向设计的较为薄弱,并将建议以剖面图(如图五)为示意:

在人流组织方面,首先,为减少特殊人群寻找无障碍设施的困难,故建议:特殊人群流线与健全者流线应尽量保持一致;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内无障碍电梯分段设置。第二,为减少差别对待感,便于提供帮助,建议无障碍电梯尽量靠近健全者流线的出入口、自动扶梯和楼梯。如果特殊人群和健全者走不同的通道,还可能带来一种被歧视的感觉,反而不利于给有特殊人群提供帮助。

 


图五

 

在空间方面,站台在中间,轨道在两侧的岛式站台有利于换乘和出站。对于特殊区域,应相对独立并提高其视觉形态和装饰装修的特殊性,换乘线路应简单且避免非直角,重要空间转换节点应开敞明亮。


在无障碍及其它设施方面,注重无障碍设施的使用说明和无障碍设施设置逻辑的宣传,并配套布置平开式闸机或特殊通道检票口。


在标识、地图等路径探索信息设置方面,站内标识、地图表达方式应简洁明了,并加强特殊人群路径探索关键区域的标识设置。

 

本文根据“同济-日建系列规划论坛”听录整理,并经主讲人确认;

素材提供: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交流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再让无障碍出行“步步惊心”|手机广西网
餐饮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生活环境
论居住区无障碍设计
【便民】坐火车时,看到这些标识请注意→
合肥南站多部门回应“吐槽点” 增设投诉电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