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序:为人生插上智慧的翅膀(“中外哲学漫话”之一)

在我们的古汉语中,原本没有“哲学”这样一个词汇,它是日本人为翻译西文philosophy一词而创造的,然后才又译成了中文。philosophy源于希腊文philosophia,愿意是“爱智慧”,而对于“哲”字,中国古代的字书《尔雅》解释为“智”。由此可见,这样一种译法,倒是非常准确。我们也由此可以知道,哲学原本就是智慧之学,而哲人原本就是智慧之人。据说孔子在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仰天长叹道:“哲人萎乎!”他坚信自己的智慧超过常人。


然而,对于什么是智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必然有不同的理解。在古希腊,一位名叫泰勒斯的人预言了公元前585年的一次日食,梭伦和克利斯第尼为雅典订立了良好的法律,这些在当时都被看作是智慧的体现。如此一来,以“爱智慧”为内容的哲学岂不是要无所不包了吗?


事实也正是如此。西方哲学诞生于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它是一个集哲学、科学、宗教、伦理学、逻辑性、政治学等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因为所有这些领域都充满了人的智慧。不过,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希腊人越来越倾向于对“智慧”作一种狭义的理解,即智慧不应等同于人们关于个别事物的感性认识,而应体现为关于各种事物之间普遍原理的理性认识。这种看法终于被公元前4世纪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提了出来。他说:“我们不认为感官感觉是智慧,虽然它们确实能给我们以特殊事物的最可信知识。但它们不能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为什么’,例如,为什么火是热的。它们只说火是热的。”他给智慧下的正面定义是:“智慧是关于某些原因和原理的知识。”一种学术,它所研究的对象越是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它就越能体现智慧。而最高的智慧应该是体现在对宇宙“第一原理和原因”的探索之中。这,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哲学,它反映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与社会)的根本观点。探索世界的本原,追求人生的真谛,可以说是哲学的两大使命。对此,古罗马的哲学家西塞罗讲得好:“啊,哲学!你是生活的向导,宇宙的探索者,邪恶的驱逐者!”“你揭示法则,你是道德和秩序的导师!”


哲学起源于原始宗教和神话。宇宙的本原是什么?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对于哲学反复探讨的这两个基本问题,早在哲学诞生之前,人们在神秘的宗教和美丽的神话中就已经开始了想象和思考。或许是受到了自身生殖现象的启发,史前人类往往相信世界万物也都有它们的父母,也都是由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交媾而生的。在埃及、巴比伦以及其他许多地区,人们认为太阳是阳性的,大地是阴性的,世界是它们互相结合的产物。在巴比伦,大地女神伊什塔尔在众多的神祇中享有最崇高的地位。在希腊,公元前7世纪的诗人赫西阿德写过一篇《神谱》来叙说奥林匹斯众神的世系。他说,最先出现的是混沌,然后出现的是胸怀宽阔的大地女神盖娅。盖娅首先产生了闪烁着繁星的天空乌拉诺斯来同自己交配,从而又产生了高山、大海、水流之神。总之,天空为父,大地为母,世界万物都是他们的子女,这种拟人观的宇宙起源论同样存在于远古时代的中国。有人曾考证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和黄帝,都是太阳神,而女娲和嫘祖则是月亮神,他们分别是华夏民族的父神和母神。汉语中的“阳”和“阴”,其义既分别是太阳和月亮,又分别为男女的生殖器。《周易》中以——代表阳,以- -代表阴,它们互相结合而成的“八卦”,其中象征天的乾卦()是纯阳的,象征地的坤卦(),而阴阳结合便产生了分别代表雷、火、风、泽、水、山的其他六卦——震()、离()、巽()、兑()、坎()、艮()。这里我们仍可看到远古时期以天地为父母而以其他自然物为子女的拟人化宇宙观的痕迹。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哲学都不能完全摆脱这种形象的表达方法,例如战国末年的思想家荀子就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交而变化起。”


如果说在史前人类的自然崇拜中蕴含着对于宇宙本原的探索,那么在这一时期的祖先崇拜中就蕴含着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祖先崇拜尊崇祖先的亡灵,认为它们具有生命力,并能对儿孙保佑赐福。在这里,人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同自己氏族是永恒存在联在了一起。每个人都尊崇自己的祖先,而自己也将成为永远为子孙所尊崇的祖先,有限的个体生命于是汇入了无限的氏族生命之中。


人们用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形式寄托自己对于宇宙本原和人生真谛的想象和探讨,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许多年。随着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终于有一天,人们开始用抽象的概念提出了这个古老的问题。他们问道:“在千变万化的世界背后,那个不变的本原是什么?”于是,哲学便产生了。这件事在希腊发生在公元前7~6世纪。在中国,虽然人们提出这个问题不如希腊人那么直截了当,但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1世纪商周之际的《周易》和《尚书·洪范》,用阴阳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已经摆脱了以人格神为特点的神话和原始宗教。应该说,它们标志着中国哲学的诞生。


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都是人类文明诞生前夕的文化现象。如果继续向前追溯,我们便发现了在原始人类中普遍存在的图腾崇拜,即一个氏族相信自己同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有着亲属关系,因而对它实行崇拜仪式并遵守一些禁忌(如禁杀、禁食)。甚至在这种更为原始的宗教观念中,同样包含着人对自然和自然本原的探索,包含着最初形式的道德观念。哲学在其诞生之前,其根源竟然如此久远地蕴藏在远古的文化之中,以至我们完全可以说,最初的哲人其实正是那些茹毛饮血的原始人。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一个问题:哲学果然如现在有些人所认为的,只是少数哲学家们的癖好,只是知识阶层饭后茶余的消遣,而同一般常人没有关系吗?哲学诞生的历史显然已经告诉我们并非如此。哲学思维毋宁说是人类之为人类的一个本性。动物靠本能活着,而人类却要思索。一个婴儿呱呱落地,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必须在自己的头脑中为这个世界建立一种秩序,一以便使它变成一个自己熟悉的世界,这种秩序就是他的世界观;他必须为自己可以预见的短暂一生设立一个目标,以便摆脱浑浑噩噩的动物自然状态,这种目标,便是他的人生观。


不过,对于如此重要的问题,终日须为生计而奔波劳作的芸芸众生,却无力获得一个自觉的解决,而只能在心灵中形成某种朴素的观念。这时,哲人们走了出来。他们聚集众人智慧的松枝,用自己天才的思想火花点燃了一堆又一堆的篝火,将人类思想的长空照得通红。当人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去迎接这一堆堆哲人思想的篝火时,他心灵中那混沌朴素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会在这光焰的照耀下升华为一个奇异美丽的光环。它会使人看清自己的人生目标,因而变得坚定,任风云变幻、潮涨潮落,不会迷航;它会使人看清自己世界的秩序,因而变得聪慧,临事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哲学以此向人们显示它无愧于智慧之学的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究竟是什么?
人类认识世界的三个阶段,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说起
浅论、商朝的神话传说
常旭旻:古希腊哲学第一讲《前苏格拉底哲学的起源及其基本问题》
研读孙正聿笔记(2)论哲学(上)
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人文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