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内那些泛滥的伪保险,你上当了吗?

几个月前,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在朋友圈刷屏了,作者用2万6前字详细记录了岳父从“小感冒”到去世的全过程,一个老人生病,竟可让一个精英阶层家庭,陷入如此困境。


读完这篇文章后,不少朋友开始到处打听保险...(此处不推销产品)生活有小确幸,也有预见不了的风浪,面对风浪,我们准备了多少?


上班一族,基本都有医保,很大一部分也以商业保险做补充。如今保险产品花样太多,业绩崇拜文化严重,不少人都掉进了商业险的坑了。传说中的超级万能,让人很尴尬!退保,损失已交保费,继续缴费,将损失更多!


所谓的商业保险,人家是要赚钱的!所以没有那么便宜的事!中招的人是不计其数,方式可谓五花八门。


今天,我们特地邀请了资深保险人士Dr大萌萌,从客观中立的角度给大家开一次讲座,全面解读保险里的陷阱。讲座开始前,先上一波干货。


纯干货,不推销。



来源:Dr大萌萌(drdamm)

转载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几年以来,我经常针对各种“保险误区”给大家开设免费讲座,尽管我已经用最通俗的语言去解读,但在和大家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多数人对保险还是属于一无所知的状态,提的问题经常是提不到点子上。


总有人在看完我的文章后或者听完课后问:“老师你写了那么长的文章讲解保险陷阱,为什么不直接给我们推荐一款好产品?” 抱歉我确实不能这样做,就好像医生在给患者把脉之前,不能胡乱给患者开药一样


所以今天再开个小灶~来普及一下基本的保险常识,这样大家在看产品或者是提问的时候也会更有针对性些。

01

大公司理赔快?小公司产品不靠谱?


首先说明,这里不给任何保险公司打广告。


提问最多的还是这类问题——哪家保险公司好?某个产品好不好?这个产品我能不能买?


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回答的。因为保险在中国算是一个垄断行业,虽然保险公司的数量很多,但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大概只有七八家,因为他们广告做的较多。


其他的保险公司,几乎不做广告,业务员也较少。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很多人觉知名度高的那几家才是大公司,才可以买,其它小公司都不靠谱。


保险公司的大小跟它的赔付,包括它好不好没有任何关系。

02

网上的哪些保险公司的黑料,可信吗


虽然保险公司没有绝对的好坏,但每家公司确实都有自己的特色。


有的是产品比较人性化,人性化是指对客户有好处,比如提供医院的绿色通道服务等;有些公司的产品,针对代理人会提供较高额的提成。


另外还有一种是属于这个公司的品牌听起来比较好,好产品坏产品混着卖;还有一些可能比较注重个性化的产品,比如说走偏高端路线 ;当然还有些公司偏重产品的设计,不断的去刷新这个好产品的底线。


即使是以代理人利益为重的公司,也会有一些对客户有利的产品出来。所以说不能绝对的去评价一家公司是好还是坏。


至于网上所能搜索到的那些保险公司的什么黑幕,或是一些投诉案件,其实对判断产品好坏是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的。



因为越大的公司着黑越多,多是因为体量大,所以被投诉或者是被黑的就更多一些。包括一些小公司也是一样,代理人之间相互打架不少见,各家公司都会互相黑也是常态,反正每家公司都会黑来黑去。


这些负面的言论大家看看就好,因为很多评价都是不真实的,或者是处于对立面所做出的一些偏见性的评述。


所以光看这些“黑料”对大家挑保险没有任何正面的作用。因为你现在还没有能力去识别人的话是真还是假。最科学简单的方法是根据风险缺口去挑保险。

03

别瞎花钱,挑选保险前请先定位家庭的角色


销售导向的世界里,难免会有许多吹嘘成分。首先大家不能啥都不想,有人给你推荐一产品,因为信任,二话不说就签字。


那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给家庭角色做个定位:家庭经济支柱、非支柱、孩子双方的老人父母,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范围。


其次,整体的家庭保险预算不能超过税后总收入的百分之十,这10%只能购买纯保障型的产品,而不是乱七八糟的什么万能、理财之类的。


一个家庭百分之十的保险预算去买保险,每一个人都要把保障买足。这里的“买足”是指额度都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指出了事钱要够用。苦口婆心强调一句:重疾买个十万二十万的保额,出了事是起不到啥作用的。



再次,做保障计划优先保障赚钱最多的那个人,谁赚钱最多谁就对于家庭的责任是最重大的,因为一旦他出了问题,其他的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将受到重创。


家庭经济支柱,它的保障是要最全的,花在他身上的预算自然也要最多。


具体比例要看总预算。比如说总预算只有一万五,那么对家庭经济支柱来说就要占到三分之二。如果预算有四五万,那家庭的其他成员也可以做到比较足的保障,这个时候经济支柱所占的份额就会变小。


然后大家最关心的孩子,其实给孩子买保险的量力而为就可以了。如果预算充足,可以去给他选择一个终身的、保障丰富一些的产品。


但如果预算紧张,连大人都买不足,那么千万不要在孩子身上花过多的钱。你可以先把他健健康康的保障到成年,长大了有大把机会再去补。


我就遇到过一个妈妈,年收入只有10万元,每年花1.5万元给孩子孩子买保险。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家中有突发情况,经济方面会异常吃力。


总结一句:父母健康、有收入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

04

在风险面前,有哪些是可以摒弃的鸡肋?

一个人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无非是身故、疾病。


我们在梳理成员的风险时,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举个例子,就拿刚刚强调的家庭经济支柱,他最大的风险——身故或丧失挣钱能力。


大家经常会觉得,怕死就买高额的意外险,万一意外身故了,我还有一大笔钱留给家人。


但大家可以翻翻数据,意外只占身故的百分之三不到,也就是说单纯用意外险来覆盖身故风险,是不可能的。最靠谱的还是要拿定期寿险保障。定期寿险是只要身故就都赔偿,不论是病死还是意外身亡。


第二个是健康问题,大人健康才能更好的赚钱。看病花钱方方面面:看门诊是一类,花个几千块钱的小病又是一类,还有花几万几十万那种大病,甚至各种交通费用、打点关系都要算在看病范畴里面。


一般家庭,疾病的花费超出十万,已经难以负荷,因病返贫一点都不夸张,这种情况必须注意完善保障。



几千块钱的小病和门诊,实际上根本就没必要拿保险来保障,因为这个钱大家都能出的起。


保险解决的是发生几率小,但是带来的经济损失大,导致家庭无法去承受的问题。这才去以小搏大的买保险,这样的保险才能最大作用发挥价值。


你不要说我每年的收入本来也就十几万,每年花五千买个万能险,顺带个附加的个重疾保障,保额只有十万...


那你花这个钱干嘛呢?一年能付的起五千的理财,你还付不起十万的这个医疗费吗?真的这个出了大事这赔的十万够用吗?所以这种保险就比较鸡肋。


花的钱比较多,但是在真正出事的时候又赔不到足够的钱,这就是一个买保险时典型的负面案例。

05

谈谈纠纷和理赔


买保险,最好是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去办理陪,但是这里还是有必要说说。


最大的纠纷的来源是没有如实告知。


如实告知在买保险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如果在投保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病史全部都说清楚了,那么你在理赔的时候就是一个标准件,标准件在任何公司的理赔都很快。


就算是当时服务我们的人离职了,或者是再也找不到了,你都不用担心,因为你打一个电话打到保险公司去报案,该怎么赔什么赔,所以这些问题不需要担心。


这里还衍生出来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到底什么病要报什么病不报,或者是说多少年前的病我自己都忘了怎么办呀。


这时候大部分的业务员都会说:不记得的话健康告知上就全部选“否”吧,只要2年内不出事,保险公司必须赔,这是保险法上的“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也是这么说的。


这些话,也许似曾相识,你也相信了?  只要在医院或体检公司做过检查,身体异常被记录在案,保险公司都能查到。明知有病,你要隐瞒告知?


另外、高血压高血脂尿酸高很普遍了,这都不算什么病了,医生也说没啥大问题,不用告知了?事实上因为隐瞒三高情况而导致拒赔的案例,多得枚不胜举。



所以大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病史考虑清楚,这些东西是要坚持的,不然到时候真的出了个事,还要花精力和时间去跟保险公司扯皮。我们最好是把这些纠纷的小火苗全部都消灭在买保险之前。


另外我还看到群友问,要先去体个检然后再去买保险,千万不要!万一体检出来什么疾病你不告知也不行啦,没办法因为有了证据。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小小知识点,文章内容不算长,认真看完的话,相信你会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套路。


每一次开课后,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提问,这些问题都是基础层面,因此给大家整理出以上五点。之所以未能直达保险问题关键所在,那是因为大家没有时间和机会系统地学习,才屡屡跳坑,屡屡花冤枉钱。

公开课预告

随着风险意识的提高,保险也开始逐步被认可,无奈仍然是陷阱重重,基础知识不过关,被套路的可能性就更高。为此我准备了一节新讲座《保险知识大扫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继续来与我探讨。


收听提示:


保险是最具争议的金融产品,到底在保什么?

于行外人而言,连重疾险、医疗险都无法区分,如何避免跳坑?

那些特有的专业名字,蒙的就是你?

于普通人而言,什么样的保险,才能做到真正有效保障?

你所听过的保险说法,哪些才是谣言?

为什么你买的保险,总是那么贵?

如何才能用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最全面的保障呢?


【公开课主题】

主题:保险知识大扫盲

【主讲人介绍】

大萌萌,资深保险人士,从中山大学保险专业毕业,在从事金融和保险的同时,先后取得长江商学院金融MBA、瑞士IMD商学院EMBA等学位,在家庭理财、尤其是家庭保险配置等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


【讲座详情】

   讲座时间:2018年4月26日(周四)晚7点

讲座地点:保险公开课微信群

讲座类型:0元科普型讲座

听课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入群

【免费答疑】

大家有任何关于保险的疑问,都可以在群内提出,届时,大萌萌老师和团队小伙伴们都会认真回答大家的问题,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

//讲座常规问题//

Q:讲座在哪里进行?是什么形式?

A:本次讲座以微信群的形式举行,我们的主讲人将以文字(语音)、图片的方式授课。 

Q:为什么加“微课助理”为好友后,他一直不拉我进群?

A:因为需要手动拉人进群,微课助理没有办法做到24小时在线及时处理讲座报名请求,一般集中邀请进群。总之,一定会邀请的,所以记得一定要及时关注微课助理发送给你的入群邀请哦!

Q:入群之后能说话吗?

A:可以。在讲座开始前,如有讲座相关的疑问,可以发起话题,与群内的工作人员互动。讲座正式开始前10分钟前为禁言期,除了管理员以外,群员都需要保持禁言哦。

Q:哪些人可以进群?

A:欢迎对讲座感兴趣的朋友进群。但为保持专业客观的交流氛围,本次课程不欢迎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进群。如果有代理人进群或有代理人私下加微信,请拒绝及举报,如因私加代理人而造成个人财产损失,我们与蜗牛保险医院均不承担任何责任。违规者将会被警告,严重违规将会被管理员移出群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广丨孩子妈,我为什么不建议你买保险?这些圈套先避开!
这些坑人的儿童保险你了解吗?买了就能解决感冒发烧大病住院问题?
20岁白血病女孩的一封信:爸妈,我恨你们!这个时候亲情到底算什么?
为什么不建议你买保险?
1年薪水=63粒药,一位癌症晚期病人告诉你:别乱买保险 ​
保险知识普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