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礼貌地回复无理要求

“你行你上啊,光说有什么用?”

“他是小孩子啊,你就不能让着他点?”

“听舅妈的,这小伙子真不错,我还能害你不成?”

“你不是学设计专业的吗?帮我大概画个LOGO吧。”

“来来来,把这杯干了,不干不是爷们。”

……

是不是听着都挺耳熟的?生活中总能听到那些让我们两难的话——认了吧,憋屈;反抗吧,无力。要想明确态度还得保持风度真是需要点智慧。与其斥责对方让他们改正或者抱怨发泄让自己难受,倒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应对。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几种最近学到的“填坑”办法。


01


“你行你上啊,光说有什么用?”


分析:

这样的话很有可能是故意激怒你,如果你一时没反应过来接了一句“上就上”,那就麻烦了,不仅揽下了本来不属于你的责任,还很有可能搞砸。这句话背后隐含的其实是一种责任的推卸。


对策:

1.我就是知道自己不行才没上的,你上了,我还以为你行呢!”——高抬对方,给予明确提醒。

2. “评价一下电冰箱可我自己也不必会制冷啊。”——明确责任。

3. “就是因为你一直处在这个位置上,我才上不去的啊!你想让我上,你先下来好不好?”——指出占用资源逃避责任的核心问题。



02

“他是小孩子啊,你是大人,你就不能让着他点?”


分析:

有怎样的“熊孩子”,就有怎样的“熊家长”。大部分时候确实犯不上和小孩子生气,但有些场合孩子毫无教养,家长不问缘由地护着,就让人忍无可忍。比如你好好的在拍照,熊孩子过来要玩你的相机,你不给,他就乱抓乱丢你几千甚至上万块钱的镜头,你说气不气?家长此时要再冒出这句话就更是火上浇油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矛盾升级,比如不管三七二十一给孩子揍一顿或者和家长对骂,这都是无效的。


对策:

1. “就因为我是大人,所以小孩子做得不对时我才可以管教它,难道要小孩子自己管自己吗?”——借力打力。

2. “小孩子不懂事可以原谅,但是大人不管教小孩子就不对了,现在不管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啦?”——指出核心问题。


03

“听舅妈的,这小伙子真不错,我还能害你不成?”


分析:

类似的语句还有很多,这类句子主要应用场景是长辈以过来人的身份,出于关心对你进行说教或者规劝。这类说法的初衷是善意的,所以要留意表明立场的时候不能太生硬,一不小心操作失误就变成了大不敬。但是完全不表态像鸵鸟一样把头扎进沙子里,自己也难免憋出内伤。尤其遇见被逼婚之类的关心真是让人避之不及,解释也解释不清。


对策:

1.  “好呀,那就选他吧。万一以后他有什么问题了,我回来找您的时候您可得包退包换哦~”——明确责权关系

2. “您的经验肯定是没错的,可是经验和审美是两回事呀,咱俩主要是审美不同。您看您喜欢吃葡萄我就喜欢吃哈密瓜,葡萄和哈密瓜都好,但我非得给您吃哈密瓜您也不爱吃嘛~”——以退为进



04

“你不是学设计专业的吗?帮我大概画个LOGO吧。”


分析:

这样的要求往往让人无法拒绝,但是学设计的人都知道要做出一个符合要求的LOGO到底要做多少功课,就像学英语的人无法接受“你这么专业,就帮我随便翻译翻译就行”这样的要求一样。有一个误区就是马上回复‘罢了罢了,我水平真的一般……”之类的话,这样看起来是谦辞,反而更容易让别人觉得你不够意思,而且还不能完全拒绝掉,最后进入拉锯战就会非常尴尬。


对策:

1.“感谢信任,确实,我做这行业很久了。我们这样的工作,对质量要求非常高,出手必须是精品不能凑合。这样吧,咱们约个时间,我去了解一下你公司的背景信息和详细需求情况,按照我们单位正常流程,做一个绝对有专业水平的LOGO。”——接过对方对你“专业人士”的肯定,顺势表达专业就意味精品和收费的“专业意见”。

2. “要是随便画一下的话,那随便找一个人嘛,你自己试试,没准也画的不错。”如果对方预算不足,也要给出与之匹配的“专业建议”。


当然,这些都是在你想要拒绝对方要求的前提下使用,如果你确实有余力或者心甘情愿为值得帮忙的朋友帮忙,就不必找托词了,干就对了。

所以反过来想想,如果有人认真琢磨过言辞然后再委婉得拒绝你,你也最好珍惜这样的人,毕竟,本来不是人家分内的事,人家还给你留足了面子。


05


“来来来,把这杯干了,不干不是爷们。”


分析:

除非你嗜酒,否则遇见这样的“将军辞”往往会头大。这时候人们经常就会对身体和面子顾哪头做一番纠结取舍。可以说酒桌上类似这样的话真是让人无比讨厌。如果确实不想喝,很多人会说自己身体不舒服、酒量不行,或者稍微喝一点点之类的理由来搪塞。这样推来推去,最后喝了也不落好,不管是面子还是身子都没顾上,两头损失。


对策:

“你说的没错,我必须是纯爷们。纯爷们说一不二,说不喝就绝对滴酒不沾。”——接过高帽子主动给自己带上,借力打力。

这句话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如果确实是好朋友不会劝你喝多,你本身又有量,那就不要太矫情,喝一两杯也能调节气氛。但是,如果你确实身体有情况不能饮酒或者没有酒量,在你真诚解释清楚后,还拿这话逼你喝,甚至三番五次让你在饭桌上难堪的人,哪怕是重要领导嘉宾,也无需客气。因为只用酒量和饭桌应酬能力衡量别人工作能力的领导或者嘉宾,恐怕快要被时代抛弃了,你得慎重考虑这样的领导是否值得一直跟随、这样的嘉宾是否值得交往。

人们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内容,恐怕还不到内心的十分之一。作家卡尔诺顿在《隐性逻辑》中提到人类的语言是有陷阱的,思考也会受到语言陷阱的影响。人从开始思考到真正表达出来,经由了三个过滤程序:

“1. 我们将个体经验概括为普遍原理。

2. 个人的诠释造成了经验的错位。

3. 我们会排斥不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

这三个过滤程序导致了思维逻辑与实际表达并不相符,甚至陷入了本不应该陷入的思维陷阱。为了避免尴尬、促进更流畅的表达和更和谐的沟通,我们就必须刻意练习好好说话。

当然,即便是面对毫无逻辑无理取闹的一方,我们好好说话的目标也不是怼回去就完事了。好好说话还是要以诚恳做人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如果有更好的方法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也一定要尝试哦~ 

对于有风度的回复无理要求,您还有什么高招?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雪】说这话的男人,我觉得倍儿爷们
酒场上五种豪放义气的纯爷们
农村吃酒席,这3种人要远离,不然吃不下去,你遇见过吗?
怎样让孩子克服寒假中的坏习惯
孩子写作业为何拖拖拉拉?
小孩子看手机上瘾,有哪些好的对策和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