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学易经:《易经》的常识和理论基础概述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成书于周朝文王,易传成书于战国孔子,广义上来说,易经就是指的周易,“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经》自古被奉为群经之首,对中国文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兵法、文艺、武术、民俗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相传秦朝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后历朝代都有人研究《易经》,孔子之前,《易经》一直被认为是巫术卜筮之书,主要用作预测,《易传》的出现,人们才更多的从《易经》的义理面来解读,自此研究《易经》的大致分为两种学派:象数派和义理派,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卦象和卦辞、爻辞,以此来预测事物的变化过程,而义理派则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内涵来解释爻象和卦辞、爻辞,以其理作为入世生活的指导措施,经世济用。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义理派有王弼、程颐,象数派有京房、邵雍。

《易经》内涵

《易经》中的“易”有三义:变易、简易和不易,所谓变易,指天地万物处于循环往复,阴阳交合,不断变化之中,简易指不管事物的变化多么复杂,万变不离其宗,无非阴阳相胜,此消彼长之理,不易指万般变化皆顺道昌,逆道亡,天地之道恒长久。孔子之所以早年弃易不用,而后认为善易者不占,因为年轻时认为《易经》是卜筮之书,晚年发现易经蕴含深刻的为人处世之道,可用于指导生活,教化蛮荒,而且孔子更看重天地之间人的作为,笃信人的作为可以影响命运,因而侧重阐述易经的义理。

易学分六宗,分别为:占卜、灾祥、谶纬、老庄、儒理、史事。前三宗不脱象数范畴,后三宗侧重义理,另外易学还为医药、丹道、堪舆、星相作依据和指导。通观《易经》,始终贯彻着一个思维,天人合一之道,天地人三才各得其正则天地位而万物育,《易经》中乾、坤二卦代表天与地,万物均统之于天,顺于地,人生天地之间,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人性缺失,天地失位,三盗既宜,方才相安。

“生生之谓易”,万物生灭,生生不息,人亦当自强不辍,努力精进,甘于堕落,沉沦迷失,便是有违天道,亦当自食其果,《易经》又云:通变致久,事物发展依循天道规律,但并非一成不变,提醒我们莫要墨守成规,固执迂腐,不违天逆常,当顺时适变。

《易经》渊源

宋朝时兴起了易图的研究,流出了现在广为人知的比如河图、洛书、太极图、先天图、后天图、中天图等等,《易经》中有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四千零九十六种卦象。八卦源于河图洛书,河图内阳数不动,阴数逆行得洛书,河图为体,洛书为用,八卦又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由伏羲创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由洛书演变过来,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

《易经》常识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八卦中用阴阳二爻来表示两仪,阴阳转化,阳爻中一阳含一阳和一阴,阴爻也含一阳和一阴,生出四象,两卦相结合产生复卦,复卦共有六个爻位,称为六爻卦,八卦分别为:震卦、巽卦、离卦、坤卦、兑卦、乾卦、坎卦、艮卦,八卦相互对立又相互搭配,生出更多的变化以象征世间万物,俩俩组合,可得六十四复卦,又产生四千零九十六种不同的卦象,无穷无尽。

要学习《易经》,还必须了解干支五行,干支有对合之别,相冲害之别,还有“化”的关系,地支又有藏元,天干与地支组成六十甲子,五行之间有生克制化的关系,五行与四时、八节又有对应关系,在一年的十二个月份,五行之气表现为旺相休囚死,为五行寄十二宫,五行与五音组合又有纳音五行……总之,五行、天干、地支等知识虽然不是直接来源于《易经》,但它们确是《易经》的理论基础,分别用来表示时间、空间、环境、属性等符号,表象化的目的是使它们更易被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春林:易经的历史回眸,让您5分钟成为专家……
读点《易经》(26)~钥匙何在?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周易》
周易八卦口诀
卦术
《周易》浅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